一种极片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69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作锂电池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叠片式电芯的锂动力电池需要先把极片切成一个一个单体,再将正负极片依次叠放。传统的极片成型系统采用取料机械手对成型后的极片进行抓取,由于机械手在运行过程中单次循环的动作点较多,包括机械手前进-下降-上升-后退-下降-上升等,导致极片成型系统的速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60pcs/min),不能满足当前客户对生产产量的需求。

为此,有厂商开发出了一种极片成型系统,使模具的冲切能够匹配极片成型系统整机的速度要求,该极片成型系统将极片的成型方式改为两次冲切成型,即先切出极片所需的外形毛坯料,再切除极耳和圆角,这样成型后的极片四周存在尖角,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外形的需求。

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极片成型系统,该极片成型系统切片速度快,生产出来的极片质量好,并且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极片成型系统,该极片成型系统切片速度快,生产出来的极片质量好,并且便于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片成型系统,包括切片系统和出料系统,出料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横向滑移装置,所述横向滑移装置包括基板、横向滑板和传送支撑架;所述传送装置设于传送支撑架上;横向滑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传送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板上,横向滑板相对于基板的滑动方向与传送支撑架相对于横向滑板的滑动方向垂直;切片系统包括动力源和冲切装置,所述冲切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动力源驱动上模朝靠近或远离下模的方向运动,上模上设有冲切刀具,冲切刀具包括切断刀、极耳刀和圆角刀,极耳刀和圆角刀位于切断刀的同一侧且极耳刀与圆角刀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间隙对应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隙,所述传送装置部分伸入所述收容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冲切系统将极片一次冲切成型,成型后的极片四周皆为圆角,不会出现尖角,有利于提高极片质量;成型后的极片可以通过伸入到冲切装置收容槽的传送装置快速传送出切片系统,让冲切装置无需等待就能再次切片,大大提高了切片效率;横向滑板相对基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能够靠近或远离冲切装置,传送支撑架相对于横向滑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与冲切装置的相对高度是可调的,有利于极片成型系统的维护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中切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切片系统中冲切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出料系统中的横向滑移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出料系统的横向滑移装置中的上下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出料系统中的传送微调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细节B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极片成型系统的出料系统中的极片下传送机构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中细节C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细节D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传送装置;11、极片上传送机构;12、极片下传送机构;13、传送微调机构;131、框架组件;1311、竖板;1312、第一横梁;1313、第二横梁;1314、底板;132、传送微调组件;1321、上连接板;1322、下连接板;1323、上连接板微调组件;13231、第一调节螺钉;13232、第一防松螺母;1324、下连接板微调组件;13241、第二调节螺钉;13242、第二防松螺母;1325、导向组件;13251、直线轴承;13252、导向杆;2、横向滑移装置;21、基板;211、限位块;22、横向滑板;221、限位板;23、传送支撑架;24、横向滑移导轨组;25、上下滑移导轨组;26、上下微调机构;261、微调座;262、微调螺杆;263、微调螺母;31、传送架;32、驱动件;33、主动辊;34、传送带;35、第一从动辊;36、从动辊组件;361、从动辊固定板;362、第二从动辊;37、过辊;38、真空吸气系统;381、真空泵;382、真空接头;383、真空板;39、极片极耳过渡板;4、防松动弹簧;5、预紧组件;51、预紧螺钉;52、预紧块;61、键;62、键槽;7、动力源;8、冲切装置;81、上模;811、冲切刀具;8111、切断刀;8112、极耳刀;8113、圆角刀;812、模具压板;813、冲模夹板;814、压片板;815、精密导杆;82、下模;821、收容槽;822、模具垫板;8221、开槽;823、凹模板;8231、凹陷部;824、冲切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传送装置伸入冲切装置中,极片一次冲切成型后能够立即被传送出冲切系统,大大提高了冲切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11,一种极片成型系统,包括切片系统和出料系统,出料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和横向滑移装置2,所述横向滑移装置2包括基板21、横向滑板22和传送支撑架23;所述传送装置1设于传送支撑架23上;横向滑板2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传送支撑架2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板22上,横向滑板22相对于基板21的滑动方向与传送支撑架23相对于横向滑板22的滑动方向垂直;切片系统包括动力源7和冲切装置8,所述冲切装置8包括上模81和下模82,动力源7驱动上模81朝靠近或远离下模82的方向运动,上模81上设有冲切刀具811,冲切刀具811包括切断刀8111、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位于切断刀8111的同一侧且极耳刀8112与圆角刀811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模82上设有与所述间隙对应的收容槽821,所述收容槽821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隙,所述传送装置1部分伸入所述收容槽821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冲切系统将极片一次冲切成型,成型后的极片四周皆为圆角,不会出现尖角,有利于提高极片质量;成型后的极片可以通过伸入到冲切装置收容槽的传送装置快速传送出切片系统,让冲切装置无需等待就能再次切片,大大提高了切片效率;横向滑板相对基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能够靠近或远离冲切装置,传送支撑架相对于横向滑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与冲切装置的相对高度是可调的,有利于极片成型系统的维护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81包括模具压板812、冲模夹板813、压片板814和精密导杆815,冲模夹板813与模具压板812连接固定,冲切刀具811设置在冲模夹板813上,压片板814吊装在模具压板812上并沿上模81运动方向可活动设置,压片板814与冲模夹板813之间设有弹簧,模具压板812上设有导向孔,精密导杆815设于冲模夹板813上;所述下模82包括模具垫板822、凹模板823和冲切导杆824,凹模板823和冲切导杆824分别设于模具垫板822上且位于模具垫板822的同一侧,冲切导杆824与所述导向孔相适配,凹模板823上设有冲切刀槽、凹陷部8231及与精密导杆815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冲切刀槽与所述冲切刀具811相适配,所述模具垫板822上设有开槽8221,所述开槽8221与所述凹陷部8231配合构成所述收容槽821。

由上述描述可知,吊装在模具压板上的压片板可以起到压紧极片卷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极片的质量。具体的吊装方式可以是利用一带凸环的导柱连接压片板和模具压板,在切片系统未工作时,弹簧推动压片板远离模具压板,导柱的凸环卡在模具压板上,以让压片板不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板22上设有朝向基板21的限位板221,基板2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221配合的限位凹槽或限位块2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对横向滑板进行限位,防止横向滑板脱离基板,引发意外,保证生产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221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套设有螺钉。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横向滑板滑移到一定位置时,螺钉与限位凹槽的底部或限位块接触,从而对横向滑板进行限位;螺钉能够调节横向滑板可到达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的,横向滑移装置2还包括横向滑移导轨组24,横向滑板22通过横向滑移导轨组24与基板21相连,横向滑移导轨组24包括横向导轨和横向滑块,所述横向导轨或横向滑块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横向滑移导轨组能够让横向滑板相对于基板实现滑动。采用其他方式也能够让横向滑板相对于基板实现滑动,例如直接在横向滑板上设置楔形滑块,在基板上设置楔形滑槽也是可行的。

进一步的,横向滑移装置2还包括上下滑移导轨组25和上下微调机构26;传送支撑架23通过上下滑移导轨组25与横向滑板22相连,上下滑移导轨组25包括竖向导轨和竖向滑块,所述竖向导轨或竖向滑块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撑架23上;上下微调机构26包括微调座261和微调螺杆262,微调座261上设有与微调螺杆262相适配的螺孔,微调座261固定设置在横向滑板22上,微调螺杆262可转动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或者上下微调机构26包括微调座261、微调螺杆262和两个与微调螺杆262相适配的微调螺母263,微调座261上设有直径大于微调螺杆262直径且小于微调螺母263外径的通孔,微调座261固定设置在横向滑板22上,微调螺杆262可转动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两个螺母分别设置在微调座261相对的两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下滑移导轨组能够让传送支撑架相对于横向滑板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滑动;上下微调机构能够让传送支撑板保持与横向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且能够很方便的对传送支撑架与冲切装置之间的相对高度关系进行微调。

进一步的,传送装置1包括极片上传送机构11、极片下传送机构12和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的两个传送微调机构13,传送微调机构13包括框架组件131和传送微调组件132,框架组件131包括两个竖板1311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横梁1312、第二横梁1313和底板1314,两个竖板13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1312两端并连接第一横梁1312、第二横梁1313和底板1314;传送微调组件132包括上连接板1321、下连接板1322、上连接板微调组件1323、下连接板微调组件1324和导向组件1325,上连接板1321和下连接板1322分别设于第一横梁1312的两侧且下连接板1322位于第一横梁1312和第二横梁1313之间;导向组件1325包括直线轴承13251和套设于直线轴承13251的导向杆13252,所述直线轴承13251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梁1312上,导向杆132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板1321和下连接板1322;上连接板微调组件1323包括设置在上连接板1321上的第一调节螺钉13231和设置在第一调节螺钉13231上的第一防松螺母13232,第一调节螺钉13231的一端抵持在第一横梁1312上;下连接板微调组件1324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梁1312上的第二调节螺钉13241和设置在第二调节螺钉13241上的第二防松螺母13242;极片上传送机构11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1322上,极片下传送机构12固定设置在第二横梁1313上,且极片上传送机构11与极片下传送机构1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横梁1312与第二横梁1313之间的间距。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连接板微调组件用于对上传送机构的位置向上微调,即增大极片上、下传送机构之间的间隙;下连接板微调组件用于对上传送机构的位置向下微调,即缩小极片上、下传送机构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上、下连接板微调组件使得出料系统中的两根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是可调的,有利于出料。

进一步的,极片上传送机构11和极片下传送机构12分别包括传送架31、驱动件32、主动辊33、传送带34、第一从动辊35、从动辊组件36和两个过辊37,驱动件32、主动辊33、传送带34、第一从动辊35和两个过辊37分别设置在传送架31上,从动辊组件36包括从动辊固定板361和设置在从动辊固定板361上的第二从动辊362,从动辊固定板361上设有滑动凹槽,从动辊组件36通过所述滑动凹槽利用螺栓与传送架31相连;第一从动辊35和第二从动辊362分别位于传送架31的两端,主动辊33位于第一从动辊35和第二从动辊362之间,两个过辊37分别位于主动辊33的两侧,驱动件32与主动辊33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主动辊两侧分别设有过辊,使得主动辊与传送带的包角大大增加,从而增大了主动辊与传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的打滑现象的出现。通过在从动辊固定板设置滑动凹槽,使得第二从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进而使传送带的松紧程度是可调的。

进一步的,主动辊33的圆柱表面设有滚花。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主动辊的圆柱表面设置滚花能够进一步避免主动辊与传送带之间出现打滑现象,有利于保证传送带正常、平稳地运行。具体来讲,所述滚花可以是菱形花纹,也可以是直条形花纹,还可以是其他样式的花纹。

进一步的,极片下传送机构12还包括真空吸气系统38,真空吸气系统38包括真空泵381、真空接头382和设于传送架31上的真空板383,真空板383为中空结构,真空板383靠近极片上传送机构11的一侧设有通气孔,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带34上设有与通气孔对应的吸气孔,真空接头382分别与中空结构和真空泵381相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极片下传送机构上设置真空吸气系统,在传送的过程中,真空接头接入负压,可通过传送带表面的吸气孔将极片吸附在传送带上,从而使极片传送更稳定。

进一步的,极片下传送机构12还包括极片极耳过渡板39,极片极耳过渡板39设在传送架31靠近从动辊组件36的一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极片极耳过渡板能够托正极片,避免传送过程中极片的极耳出现耷拉现象。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请结合图1至图4,一种极片成型系统,包括切片系统和出料系统,出料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和横向滑移装置2,所述横向滑移装置2包括基板21、横向滑板22和传送支撑架23;所述传送装置1设于传送支撑架23上;横向滑板2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传送支撑架2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板22上,横向滑板22相对于基板21的滑动方向与传送支撑架23相对于横向滑板22的滑动方向垂直;切片系统包括动力源7和冲切装置8,所述冲切装置8包括上模81和下模82,动力源7驱动上模81朝靠近或远离下模82的方向运动,上模81上设有冲切刀具811,冲切刀具811包括切断刀8111、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位于切断刀8111的同一侧且极耳刀8112与圆角刀811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模82上设有与所述间隙对应的收容槽821,所述收容槽821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隙,所述传送装置1部分伸入所述收容槽821中。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模81包括模具压板812、冲模夹板813、压片板814和精密导杆815,冲模夹板813与模具压板812连接固定,冲切刀具811设置在冲模夹板813上,压片板814吊装在模具压板812上并沿上模81运动方向可活动设置,压片板814与冲模夹板813之间设有弹簧,模具压板812上设有导向孔,精密导杆815设于冲模夹板813上;所述下模82包括模具垫板822、凹模板823和冲切导杆824,凹模板823和冲切导杆824分别设于模具垫板822上且位于模具垫板822的同一侧,冲切导杆824与所述导向孔相适配,凹模板823上设有冲切刀槽、凹陷部8231及与精密导杆815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冲切刀槽与所述冲切刀具811相适配,所述模具垫板822上设有开槽8221,所述开槽8221与所述凹陷部8231配合构成所述收容槽821。

本实施例中,压片板814在切断刀8111、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所围成的空间内活动;切断刀8111、极耳刀8112和圆角刀8113上分别设有圆角,以便冲切出来的极片的角都为圆角;冲切刀具811通过冲模夹板813的限位抵持在模具压板812上;压片板814利用一带凸环的导柱连接到模具压板812上,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在切片系统未工作时,弹簧推动压片板814远离模具压板812,导柱的凸环卡在模具压板812上,以让压片板814不掉落,并且切片系统未工作时,压片板814与凹模板823之间的间距小于冲切刀具811与凹模板823之间的间距,在;动力源7与模具压板812连接并可带动模具压板812靠近/远离下模82。

如图4所示,横向滑板22和基板21之间设有横向滑移导轨组24,横向滑板22通过横向滑移导轨组24与基板21相连,横向滑移导轨组24包括横向导轨和横向滑块,所述横向导轨或横向滑块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本实施例中,横向导轨螺接(螺钉连接)在基板21上,横向滑块螺接(螺钉连接)在横向滑板22上。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横向滑移装置2还包括上下滑移导轨组25和上下微调机构26;传送支撑架23通过上下滑移导轨组25与横向滑板22相连,上下滑移导轨组25包括竖向导轨和竖向滑块,所述竖向导轨或竖向滑块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撑架23上;请结合图4和图5,上下微调机构26包括微调座261和微调螺杆262,微调座261上设有与微调螺杆262相适配的螺孔,微调座261固定设置在横向滑板22上,微调螺杆262可转动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或者上下微调机构26包括微调座261、微调螺杆262和两个与微调螺杆262相适配的微调螺母263,微调座261上设有直径大于微调螺杆262直径且小于微调螺母263外径的通孔,微调座261固定设置在横向滑板22上,微调螺杆262可转动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两个螺母分别设置在微调座261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微调机构26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也就是用两个微调螺母263对传送支撑架23进行高度调节及高度锁定的。

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滑板22上设有朝向基板21的限位板221,基板2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221配合的限位凹槽或限位块211,所述限位板221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套设有螺钉。具体到本实施例,限位板221是一金属板,限位块211是一凸块,横向滑板22滑动到某一位置时,限位板221与限位块211会发生干涉,进而阻止横向滑板22继续滑动。螺钉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对横向滑板22进行限位,缩短横向滑板22的滑动距离。当然,横向滑板22上还设有横向锁定装置(图未示),当横向滑板22滑动到生产所需要的位置时(横向滑板22上的螺钉与基板21上的限位凹槽或限位块211抵持时),横向锁定装置就可以用来锁定横向滑板22与基板21,从而让横向滑板22与基板21保持相对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中,横向锁定装置为一设置在横向滑板22上的锁定螺杆,调节好横向滑板22的位置后,拧紧锁定螺杆,将锁定螺杆的一端紧紧抵持在基板21上。

请结合图1和图6,传送装置1包括极片上传送机构11、极片下传送机构12和设置在传送支撑架23上的两个传送微调机构13,传送微调机构13包括框架组件131和传送微调组件132,框架组件131包括两个竖板1311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横梁1312、第二横梁1313和底板1314,两个竖板13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1312两端并连接第一横梁1312、第二横梁1313和底板1314;传送微调组件132包括上连接板1321、下连接板1322、上连接板微调组件1323、下连接板微调组件1324和导向组件1325,上连接板1321和下连接板1322分别设于第一横梁1312的两侧且下连接板1322位于第一横梁1312和第二横梁1313之间;

请结合图6和图7,导向组件1325包括直线轴承13251和套设于直线轴承13251的导向杆13252,所述直线轴承13251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梁1312上,导向杆132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板1321和下连接板1322;

请结合图6和图8,上连接板微调组件1323包括设置在上连接板1321上的第一调节螺钉13231和设置在第一调节螺钉13231上的第一防松螺母13232,第一调节螺钉13231的一端抵持在第一横梁1312上;

请结合图6和图7,下连接板微调组件1324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梁1312上的第二调节螺钉13241和设置在第二调节螺钉13241上的第二防松螺母13242;

请结合图1和图6,极片上传送机构11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1322上,极片下传送机构12固定设置在第二横梁1313上,且极片上传送机构11与极片下传送机构1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横梁1312与第二横梁1313之间的间距,即极片上传送机构11和极片下传送机构12分别从下连接板1322、第二横梁1313和两个竖板1311围成的矩形框架中穿过,且极片上传送机构11位于极片下传送机构12和第一横梁1312之间。

如图6和图7所示,为防止出料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下连接板1322的位置发生微小变动,在下连接板1322和第一横梁1312之间设有两个防松动弹簧4。

请结合图1和图9,极片上传送机构11和极片下传送机构12分别包括传送架31、驱动件32、主动辊33、传送带34、第一从动辊35、从动辊组件36和两个过辊37,驱动件32、主动辊33、传送带34、第一从动辊35和两个过辊37分别设置在传送架31上,从动辊组件36包括从动辊固定板361和设置在从动辊固定板361上的第二从动辊362,从动辊固定板361上设有滑动凹槽,从动辊组件36通过所述滑动凹槽利用螺栓与传送架31相连;第一从动辊35和第二从动辊362分别位于传送架31的两端,主动辊33位于第一从动辊35和第二从动辊362之间,两个过辊37分别位于主动辊33的两侧,驱动件32与主动辊33相连。本实施例中,极片上传送机构11的传送架31与下连接板1322螺接(螺钉连接),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架31与第二横梁1313螺接(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为电机。

设置两个过辊37能够让主动辊33与传送带34之间的接触面接变大,从而防止传送带34出现打滑现象,具体来说,传送带34在主动辊33处会呈现出一个U型甚至是一种开口小腹部大的瓶子的截面的形状。本实施例的主动辊33的圆柱表面设有滚花以进一步防止传送带34打滑。

请结合图9和图10,还可以在传送架31上设置预紧组件5,预紧组件5包括预紧块52和设置在预紧块52上的预紧螺钉51,预紧螺钉51一端抵持从动辊固定板361,预紧块52固定设置在传送架31上,预紧组件5的作用在于防止紧固从动辊固定板361与传送架31的螺栓松动引起传送带34的松紧程度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出料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预紧组件5还能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将从动辊固定板361安装到传送架31上。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传送架31上还设有键61,从动辊固定板361上设有与所述键61相适配的键槽62。

极片上传送机构11和极片下传送机构12最大的区别在于极片下传送机构12还包括真空吸气系统38,真空吸气系统38包括真空泵381、真空接头382和设于传送架31上的真空板383,真空板383为中空结构,真空板383靠近极片上传送机构11的一侧设有通气孔,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带34上设有与通气孔对应的吸气孔,真空接头382分别与中空结构和真空泵381相连通。真空泵381可以选择设置在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架31上,也可以选择设置在传送支撑板上,还可以设置在其他地方。

具体的,真空板383靠近输送极片的上表面开有矩形通气孔,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带34的表面开有直径为2mm的吸气孔,在极片下传送机构12的传送过程中,吸气孔与通气孔是对齐的。

如图9所示,极片下传送机构12还包括极片极耳过渡板39,极片极耳过渡板39设在传送架31靠近从动辊组件36的一端,即出料系统出料的一端。设置极片极耳过渡板39能够防止极片的极耳出现耷拉现象。

在出料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横向滑移机构将极片上、下传送机构的传送带34的一端(远离出料系统出料的一端)伸入到冲切装置8的收容槽821中,成型后的极片由传送带34夹住一端,并在极片上、下传送机构运送下将其送出(极片是在极片上传送机构11和极片下传送机构12之间运送的);当设备需更换冲切装置或进行维护时,可通过横向滑移机构将传送带34拉离冲切装置,让维护人员能够很方便的对极片成型系统进行维护。

本实施例的极片成型系统每分钟至少可以冲切出120个极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极片成型系统,冲切系统将极片一次冲切成型,成型后的极片四周皆为圆角,不会出现尖角,有利于提高极片质量;成型后的极片可以通过伸入到冲切装置收容槽的传送装置快速传送出切片系统,让冲切装置无需等待就能再次切片,大大提高了切片效率;横向滑板相对基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能够靠近或远离冲切装置,传送支撑架相对于横向滑板可滑动设置使得传送装置与冲切装置的相对高度是可调的,有利于极片成型系统的维护和调整;传送带运转平稳,不会出现打滑现象;极片上传送机构与极片下传送机构之间的间隙是可调的,适合不同厚度的极片运输,适用范围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