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727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桥梁外侧进行钻孔,人工对桥梁外侧钻孔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危险系数高,并且钻孔时的稳定性差,导致钻孔的误差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包括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下方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的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钻孔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横板右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推板、设置于所述推板上的第一光滑块、位于所述推板左侧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四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上的第五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左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侧的推动块、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第六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上的弹性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下方的第一支架、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下端的竖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连接杆,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孔机、设置于所述钻孔机上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钻孔机上的拉线、设置于所述拉线上端的输出轴、位于所述钻孔机上方的电机。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第五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推动块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顶靠在所述竖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钻孔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所述钻孔机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能够方便的对桥梁外侧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效率高,并且无需人工爬到桥梁外侧,安全系数高,钻孔的稳定性好,减小钻孔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上的第二固定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下方的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推动装置4、位于所述支架装置3下方的移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5上的钻孔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横板11、位于所述横板11下方的第一固定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的第一固定块13、位于所述横板11右侧的第二固定杆14、设置于所述横板11上的第三固定杆15。所述横板11呈长方体,所述横板11顶靠在桥梁上。所述第一固定杆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上端与所述横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13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上端与所述横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4呈长方体,所述横板1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15的上端与所述横板1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电缸21、位于所述第一电缸21左侧的第一推动杆2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22左侧的推板23、设置于所述推板23上的第一光滑块24、位于所述推板23左侧的第二固定块25。所述第一电缸2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2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缸2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2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2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2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2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2的左端与所述推板23固定连接。所述推板23呈长方体,所述推板23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31,所述第一通孔231呈方形。所述第一光滑块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光滑块24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31内且与所述推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2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横板11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24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板23及第一光滑块24可以在所述横板1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固定块2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与所述推板2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固定板31、位于所述固定板31下方的第四固定杆32、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32上的第五固定杆3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1上的第一定位杆34。所述固定板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14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21与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固定杆3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五固定杆33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第二电缸41、位于所述第二电缸41左侧的第二推动杆4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42左侧的推动块43、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42上方的第六固定杆44、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44上的弹性杆45。所述第二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41与所述第五固定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4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推动杆4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4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42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42贯穿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杆3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42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42的左端与所述推动块43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43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推动块43的上表面呈斜面状。所述第六固定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六固定杆44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3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45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45的上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杆4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45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推动块43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弹性杆4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第二定位杆5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51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51下方的第一支架52、第二弹簧5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2上的第二光滑块5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2下端的竖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52左侧的连接杆55。所述第二定位杆5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51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3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定位杆5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51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5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54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5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杆55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2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架52的下端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45顶靠在所述竖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钻孔装置6包括钻孔机61、设置于所述钻孔机61上的升降杆62、设置于所述钻孔机61上的拉线63、设置于所述拉线63上端的输出轴65、位于所述钻孔机61上方的电机64。所述钻孔机61为市面上常见的钻孔机,其上设有开关,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升降杆6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升降杆62的下端与所述钻孔机6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62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5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杆62可以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杆6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4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64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64与所述连接杆55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65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65的一端与所述电机64连接,使得所述电机64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65旋转。所述拉线63的下端与所述钻孔机61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3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6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使用时,首先将横板11放置在桥梁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3顶靠在桥梁上。然后打开第一电缸2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2向左一端,所述推板23向左移动,所述第二固定块25顶靠在桥梁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3及第二固定块25的配合可以将本发明固定在桥梁上。然后打开钻孔机61的开关,使其可以正常运行。然后打开电机64的开关,使得所述输出轴65旋转,所述拉线63的上端在所述输出轴65上缠绕,所述拉线63向上拉动所述钻孔机61,使得所述钻孔机61向上移动,直至将其调节至需要的高度。然后打开第二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42向左移动,所述推动块43向左移动,所述弹性杆45的下端向左移动,所述弹性杆45弯曲变形,所述弹性杆45向左推动所述竖板,使得所述竖板及第一支架52向左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杆51向左移动,所述第一弹簧被拉伸,所述第一支架52向左移动带动所述升降杆61及钻孔机61向左移动,直至钻孔机61对位于其左侧的桥梁钻孔完毕。至此,本发明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用钻孔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