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8341发布日期:2019-07-03 03:3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棒材矫直工艺都是对直径单一的棒材进行矫正,而对于汽车悬架弹簧和汽车稳定杆产品而言,其所用到的棒材有些为变径棒材,因此亟需对现有的等径棒材矫直工艺进行改进,使其能满足对变径棒材进行矫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变径棒材进行矫直的矫直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其特点是,将待矫直的棒材通过上料机构送入双轧辊矫直抛光机中进行矫直,其中,所述的棒材为变径棒材,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和下轧辊均为双曲面轧辊,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能够根据待矫直的棒材的外径进行自适应调整,上轧辊的轴心线与下轧辊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β可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本发明采用了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能够根据待矫直的棒材的外径进行自适应调整的双轧辊矫直抛光机,并合理地设置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的夹角β,实现了对变径棒材的矫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与下轧辊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待矫直的变径棒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是将待矫直的棒材3通过上料机构送入双轧辊矫直抛光机中进行矫直,其中,棒材3为变径棒材,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1和下轧辊2均为双曲面轧辊,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能够根据待矫直的棒材的外径进行自适应调整,上轧辊1的轴心线与下轧辊2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β可调。

上述的变径棒材可以是汽车悬架弹簧用变径棒材或汽车稳定杆用变径棒材,但不限于此。

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夹角β的具体大小根据变径棒材的外径以及机械性能来确定。当变径棒材为汽车悬架弹簧用变径棒材时,上轧辊1的轴心线与下轧辊2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β满足:11°≤β≤23°。

优选地,上轧辊1为凹面轧辊,下轧辊2为凸面轧辊。

前述的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能够根据待矫直的棒材3的外径进行自适应调整是指,当变径棒材3按照外径从小到大的顺序通过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时,则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也会相应地从小变到大,而当变径棒材3按照外径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时,上轧辊1与下轧辊2之间的间隙也会相应地从大变到小。图2中所示的变径棒材3是以汽车悬架弹簧的变径棒材举例说明,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小直径段31、第一过渡段32、大直径段33、第二过渡段34以及第二小直径段35,第一过渡段32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加,第二过渡段34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各过渡段的形状呈截头圆锥形。图2中所示的变径棒材3的形状仅仅为示例而非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1和下轧辊2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上轧辊支撑平台和下轧辊支撑平台(图中未示出)上,上轧辊支撑平台和下轧辊支撑平台均可上下浮动,以实现上、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调整。在具体的应用中,上轧辊支撑平台可采用垂直调节齿轮电机驱动,下轧辊支撑平台可由液压机构支撑,以根据棒材变径特点自动调整。上轧辊支撑平台和下轧辊支撑平台的驱动方式也可采用其它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双轧辊矫直抛光机所能矫直的变径棒材的连续变径量的上限值为15mm。连续变径量的上限值指的是外径连续变化量的最大允许值,以图2中的第一过渡段32举例来说,假设第一过渡段32的左端的直径为6.5mm,则第一过渡段32的右端的直径不能超过21.5mm。

在本实施例中,变径棒材的外径为6.5mm~25mm。变径棒材可以是剥皮料或精密磨光料。变径棒材的长度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设置,汽车悬架弹簧用变径棒材及稳定杆用变径棒材的长度通常为1米~3.5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中,是对汽车悬架弹簧的变径棒料进行矫直,汽车悬架弹簧的变径棒料的矫直送料生产速度为6米/分钟,矫直后的变径棒料的直线度小于等于1mm/m,同心度小于等于1mm/m,表面粗糙度w+rmax为1.5到3µm,rz为0.8到1.6µm,ra为0.15到0.3µm。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材的矫直工艺,其特点是,将待矫直的棒材通过上料机构送入双轧辊矫直抛光机中进行矫直,其中,所述的棒材为变径棒材,双轧辊矫直抛光机的上轧辊和下轧辊均为双曲面轧辊,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能够根据待矫直的棒材的外径进行自适应调整,上轧辊的轴心线与下轧辊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β可调。本发明实现了对变径棒材的矫直。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6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