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732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组装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盒的结构通常如图7所示,接线盒7的其中两侧设有用于安装铁扣的安装槽71。

通常,铁扣安装于接线盒两侧,若要实现自动插铁扣的工作,就必须要保证接线盒方向位置的准确性。但是接线盒通常呈方形结构,无法在进料时采用常规的导向结构实现位置定位,而若通过人工手动操作,使得在进料时摆正位置,又比较麻烦,操作慢,且易出错。因此如何实现接线盒的位置准确性,是实现其自动化生产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实现接线盒在插铁扣之前,对其方向位置进行自动检测并调整,解决人工操作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依次设置检测工作凸台、调整工作凸台;

所述检测工作凸台上对应设置用于检测开关盒摆放方位的检测机构;所述调整工作凸台上对应设置能将开关盒旋转90°调整至指定方位的旋转调整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与旋转调整机构之间设有用于传递开关盒的输送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定位凸台、检测气缸;所述检测定位凸台固定在检测工作凸台上,并与开关盒相适配;所述检测气缸设置在检测定位凸台的其中一侧,所述检测气缸的输出轴指向检测定位凸台一侧侧壁,所述检测气缸还设有感应输出轴伸出长度的感应器。

所述旋转调整机构包括旋转块、旋转轴;所述旋转块设置于调整工作凸台上方,并与开关盒相适配;所述旋转轴一端连接旋转块,另一端连接能驱使旋转轴旋转90°度旋转驱动组件。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调整气缸;所述调整气缸驱动连接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安装在旋转轴上。

所述调整工作凸台内设有放置齿轮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侧边水平设置供齿条活动的矩形通槽,所述容置腔中心位置竖直设置供旋转轴活动的圆形槽。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能带动接线盒横向移动的横向输送组件、将接线盒从横向输送组件下压至检测工作凸台或调整工作凸台的下压组件,以及将接线盒从检测工作凸台或调整工作凸台向上推至横向输送组件的上推组件。

所述横向输送组件包括横板、驱动横板往复运动的输送气缸,所述横板上设有与接线盒对应的定位爪。

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分别与检测工作凸台、调整工作凸台对应的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下压块。

所述上推组件包括上推气缸,所述上推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支撑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检测机构能够准确检测出接线盒的摆放位置,若与所需要的位置不符,在接线盒输送至旋转调整机构时旋转90°进行调整,若与所需要的位置相符,则不动作,从而实现检测、调整的自动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位调整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位调整装置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调整机构的爆炸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工作凸台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线盒装配铁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检测工作凸台,12-调整工作凸台,121-容置腔,122-矩形通槽,123-圆形槽,2-检测机构, 21-检测定位凸台,22-检测气缸;3-旋转调整机构,31-旋转块,32-旋转轴,33-齿轮,34-齿条,35-调整气缸,4-输送机构,41-横向输送组件,411-横板,412-输送气缸,413-定位爪,42-下压组件,421-下压气缸,422-下压块,43-上推组件,431-上推气缸,432-支撑平台,7-接线盒,71-安装槽,7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的测位调整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依次设置检测工作凸台11、调整工作凸台12;所述检测工作凸台11上对应设置用于检测开关盒摆放方位的检测机构2;所述调整工作凸台12上对应设置能将开关盒旋转90°调整至指定方位的旋转调整机构3;所述检测机构2与旋转调整机构3之间设有用于传递开关盒的输送机构4。

检测机构2能够准确检测出接线盒的摆放位置,若与所需要的位置不符,在接线盒输送至旋转调整机构2时旋转90°进行调整,若与所需要的位置相符,则不动作,从而实现检测、调整的自动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如图7所示,接线盒7为了加工安装槽71,其对应的两侧均设有凸台72,以此增加厚度,方便加工安装槽71,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凸台72来检测接线盒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定位凸台21、检测气缸22;所述检测定位凸台21固定在检测工作凸台11上,并与开关盒相适配;所述检测气缸22设置在检测定位凸台21的其中一侧,所述检测气缸22的输出轴指向检测定位凸台21一侧侧壁,所述检测气缸22还设有感应输出轴伸出长度的感应器。检测时,通过检测气缸22推出的推出距离,感应是否存在凸台72,若距离远,不存在凸台72则位置已摆正,若距离近,存在凸台72,则位置错误,此时感应器感应到信息,传递给旋转调整机构3,进行位置调整。上述检查机构2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检测准确,有效实用。

如图2、4-5所示,所述旋转调整机构3包括旋转块31、旋转轴32;所述旋转块31设置于调整工作凸台12上方,并与开关盒相适配;所述旋转轴32一端连接旋转块31,另一端连接能驱使旋转轴32旋转90°度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齿轮33、齿条34、调整气缸35;所述调整气缸驱动连接齿条34,所述齿条34与齿轮33相啮合,所述齿轮33安装在旋转轴32上。当感应器感应到位置不正时,调整气缸35推动齿条34动作,齿条34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带动旋转轴32旋转,旋转轴32通过旋转块31带动接线盒7旋转。通过调整气缸35的往复运动,能带动旋转块31正转或反转,实现90°旋转,不仅结构简单,调整效率高。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调整工作凸台12内设有放置齿轮33的容置腔121,所述容置腔121侧边水平设置供齿条34活动的矩形通槽122,所述容置腔中心位置竖直设置供旋转轴32活动的圆形槽123,将所需要的转轴32、齿轮33、齿条34均放置在调整工作凸台12内部,不仅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对转轴32、齿轮33、齿条34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如图1-2所示,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能带动接线盒横向移动的横向输送组件41、将接线盒从横向输送组件41下压至检测工作凸台11或调整工作凸台12的下压组件42,以及将接线盒从检测工作凸台11或调整工作凸台12向上推至横向输送组件41的上推组件43。

其中,所述横向输送组件41包括横板411、驱动横板往复运动的输送气缸412,所述横板411上设有与接线盒对应的定位爪413;所述下压组件42包括分别与检测工作凸台11、调整工作凸台12对应的下压气缸421,所述下压气缸421的输出轴上设置下压块422;所述上推组件43包括上推气缸431,所述上推气缸431的输出轴上设置支撑平台432。

工作时,首先,接线盒在定位爪413的定位下,与各个工作凸台相对应,下压气缸421能将接线盒打入对应的工作凸台上,然后定位爪413在转移气缸412及横板411的带动下后退一步;当完成相应作业后,上推气缸431通过支撑平台432使得接线盒脱离工作凸台,进入对应的定位爪413内,然后定位爪413在转移气缸412及横板411的带动下前进一步,使各个接线盒对应下一个的工作凸台,如此不断重复,从而实现各个接线盒的不断转移传递。不仅结构简单,传递快速,定位准确。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