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焊机单线双信号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819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机的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逆变焊机中其人员操作焊接部位与逆变焊机主体之间信号传输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焊机其中的逆变焊机,其中气保焊调节焊接电压,以及其送丝机调节送丝速度;手工电弧焊远距离调节焊接电流、推力电流、电弧吹力即弧长;氩弧焊远距离调节电流、前后气时间等多个参数时,需要从操作人员位置控制开关连接多芯控制线到逆变焊机,传统不同信号传输线普遍分别采用不同控制线,需要多芯控制线,鉴于该控制线有时长度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逆变焊机信号传输电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条线传输二个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逆变焊机单线双信号控制电路,包括震荡电路、跟随电路和峰值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路调节信号即调节信号A和调节信号B;所述跟随电路一端经电阻与震荡电路输出端间接电气连接,跟随电路另外一端一是经过峰值保持电路输出调节信号A,二是依次经反向放大电路、峰值保持电路输出调节信号B;所述跟随电路与震荡电路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控制调节信号A和调节信号B的控制调节器。

上述产生峰值正电压和负电压方波信号的震荡电路包括运输放大器及外围器件。由运输放大器和其外围器件组成的振荡电路在运输放大器的输出端产生一个峰值-15V和+15V的方波信号。

上述震荡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过电阻通过远控连接线到控制调节器,控制调节器包括调节方波正半周峰值的控制调节器件,以及调节方波负半周峰值的控制调节器件。

上述控制调节器包括两个滑动电阻和两个二极管;震荡电路输出端经电阻后经过滑动电阻、二极管正极连接后接地,震荡电路输出端经电阻后同时经过滑动电阻、二极管负极连接后接地。震荡电路输出端即外部输入正电压经过滑动电阻、二极管正极连接后接地,外部输入负电压经过滑动电阻、二极管负极连接后接地。当调节滑动电阻时,只有方波正半周峰值变化,当调节滑动电阻时只有方波负半周峰值变化。

上述跟随电路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设置有π型RC滤波电路,同时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经过二极管与外部正电源连接。

上述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连接外部输入端的滤波二极管,以及设置在二极管输出端的稳压电容及放电电阻。

上述反向放大电路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外部负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条连接线传输的两个控制信号被提取分开为2个单独的直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不同参数,可以尽量少的多芯线控制多个不同参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震荡电路;2、控制调节器;3、跟随电路;4、反向放大电路;5、峰值保持电路;6、调节信号A;7、调节信号B。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逆变焊机单线双信号控制电路,包括震荡电路21、跟随电路23和峰值保持电路25,还包括多路调节信号即调节信号A即26和调节信号B即27;所述跟随电路23一端经电阻R4与震荡电路21输出端间接电气连接,跟随电路23另外一端一是经过峰值保持电路25输出调节信号A即26,二是依次经反向放大电路24、峰值保持电路25输出调节信号B即27;所述跟随电路23与震荡电路21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控制调节信号A即26和调节信号B即27的控制调节器22。

产生峰值正电压和负电压方波信号的震荡电路21包括运输放大器U1A及外围器件。由运输放大器U1A和其外围器件组成的振荡电路21在运输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产生一个峰值-15V和+15V的方波信号。

震荡电路21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过电阻R4通过远控连接线到控制调节器22,控制调节器22包括调节方波正半周峰值的控制调节器件W1/D1,以及调节方波负半周峰值的控制调节器件W2/D2。

控制调节器22包括2个滑动电阻W1、W2和两个二极管D1、D2;震荡电路21输出端经电阻R4后经过滑动电阻W1、二极管D1正极连接后接地,震荡电路21输出端经电阻R4后同时经过滑动电阻W2、二极管D2负极连接后接地。即震荡电路21输出端即外部输入正电压经过W1、二极管D1正极连接后接地,外部输入负电压经过滑动电阻W2、二极管D2负极连接后接地。当调节滑动电阻W1时,只有方波正半周峰值变化,当调节滑动电阻W2时只有方波负半周峰值变化。

跟随电路23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U1B;差分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设置有π型RC滤波电路,同时差分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经过二极管与外部正电源连接。

峰值保持电路25之一包括连接外部输入端的滤波二极管V3,以及设置在二极管V3输出端的稳压电容E2及放电电阻R9;峰值保持电路25之二包括连接外部输入端的滤波二极管V4,以及设置在二极管V4输出端的稳压电容E1及放电电阻R10

控制调节器22调节后的方波信号经跟随器U1B后,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正半周信号经过二极管V3,同时二极管V3、电阻R9、稳压电容E2也是一个峰值保持电路,从电阻R142后得到一个通过滑动电阻W1调节的直流控制信号即调节信号A。

反向放大电路24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U1D;差分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与外部负电源连接。控制调节器22调节后的方波信号经跟随器U1B后,另一路经电阻R7、电阻R8组成的反向放大器从U1D的输出端输出,这时方波原正负半周反向,正半周变负半周,负半周变正半周,只有原负半周信号通过反向放大器变正信号后可以通过二极管V4输出,二极管V4、电阻R10、稳压电容E1同时是一峰值保持电路,从R141后得到一个通过滑动电阻W2调节的直流控制信号即调节信号B。

从而,通过一条连接线传输的两个控制信号被提取分开为两个单独的直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不同参数。

上述实施例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或手段做出的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