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330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焊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顶盖总成与车身焊接过程中,顶盖先是通过吊具吊到顶盖夹具上夹紧,再通过平推机构到达指定的打点焊接位置,最后实施打点作业。要完成上述工作需要一个顶盖预装工位。一个预装工位需要占据很大的空间,而且需要工人来完成装配工作,在生产制造上需要耗费的成本很高。一方面通过人力安装夹具可能会造成夹具位置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通过人为操作来吊装顶盖有可能导致顶盖安装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车顶安装精度,严重的可以会引起顶盖发生变形。

而且如果在预装工位和吊动过程中有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白车身的整体形状,授权公告号为CN 202780321U名称为一种汽车顶盖吊夹具的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顶盖吊夹具包括由两根侧杆、前端杆和后端杆构成的主体框架、多个分别均布在两根侧杆上的吸盘,所述两根侧杆的前端分别设有一对前侧导向销和前侧面定位销,所述前端杆的底部设有一组伸缩式前端定位组件和两组夹紧组件,所述两组夹紧组件位于伸缩式前端定位组件的两侧,所述两根侧杆上还设有多对对称设置的压紧定位组件。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仍旧需要一个预装工位来进行顶盖安装工作,而且虽然设有导向销和定位销,但仍旧通过人力来对顶盖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仍旧有可能存在定位销在定位销座内晃动的情况,导致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在安装汽车顶盖过程中需要一个顶盖预装工位,占据空间大,需要成本高,在吊装顶盖过程中他、容易发生顶盖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顶盖安装精度高,占据空间小,耗费成本低,省去顶盖的预装工位,并能防止顶盖变形的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包括:

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滑槽,在所述的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滑槽方向平行,所述的活塞杆与滑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定位销座,所述的定位销座包括第一定位销座和第二定位销座;

滑动机构: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平台和顶盖夹具安装板,所述的滑动平台底部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的定位销座匹配的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顶部设有升降器,所述的定位销顶部与升降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器带动定位销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盖夹具安装板与滑动平台固定连接。

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以两个本实用新型为一组,且两个实用新型的位置对称,在使用中,首先定位销处于第一定位销座中,接受到车身到达的信号后,升降器带动定位销上升,定位销离开第一定位销座,然后第一气缸带动滑动机构运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随后定位销到达第二定位销座上方,第一气缸停止工作,此时升降器带动定位销向下运动,直至定位销插入第二定位销座中,此时本实用新型到达工作位置,此时,由机器人可以直接将顶盖放置在顶盖夹具上,并使顶盖与顶盖夹具进行准确定位,再由机器人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定位销由升降器带动离开第二定位销座,第一气缸带动滑动机构运动使定位销回到第一定位销座上方,第一气缸停止工作,此时升降器带动定位销向下运动,直至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销座中,此时本实用新型结束工作。由于滑动机构为水平运动,保证顶盖定位的整体位置,增强了安装的精度,而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销座配合的结构,使在安装顶盖时合拼机构定位精确,由于整体定位精确,可以使用机器人把顶盖放到顶盖夹具上,由机器人进行上件,机器人进行垂直焊接,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占据空间小,上件程序简单,进一步提高顶盖安装精度,防止顶盖变形,同时也省去一个顶盖的预装工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上设有限位感应装置,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定位销座和第二定位销座侧面,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通过红外线进行感应工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与所述的第一气缸电性连接。

通过限位感应装置可以在定位销到达第一、二定位销座上方发出信号,进一步加强定位销与定位销座的定位的精确程度,增强了顶盖安装的精度,进一步防止顶盖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销侧面设有感应调整机构,所述的感应调整机构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调节杆,两根所述的调节杆平行于水平面且均处于同一垂直面内,两根所述的调节杆末端与定位销连接。

虽然定位销为竖直运动,在长期的使用之后有可能会发生定位销倾斜的情况发生,定位销倾斜可能会导致顶盖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导致顶盖安装精度下降。当定位销发生倾斜情况时,两根调节杆可以感应到定位销发生了倾斜,此时自动感应调整机构的调节杆通过水平方向上的伸缩运动调整定位销的倾斜角度直至定位销为竖直状态。一方面,自动感应调整机构防止了由于定位销发生倾斜而导致顶盖安装精度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自动感应调整机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不需要对经常定位销进行维修调整,减少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器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定位销固定连接。

通过气缸作为能量来源,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由于气缸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反应快,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省去顶盖的预装工位,耗费成本低(2)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3)防止顶盖由于吊装过程导致变形(4)安装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身顶盖合拼机构,包括:

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滑槽11,在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设有第一气缸12,所述的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滑槽11方向平行,所述的活塞杆与滑动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定位销221座,所述的定位销221座包括第一定位销座131和第二定位销座132,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限位感应装置14,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14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定位销座131和第二定位销座132侧面,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14通过红外线进行感应工作,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14与所述的第一气缸12电性连接;

滑动机构2:所述的滑动机构2包括滑动平台22和顶盖夹具安装板21,所述的滑动平台22底部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11内,如图2所示,所述的滑动平台22上设有与所述的定位销221座匹配的定位销221,所述的定位销221顶部设有第二气缸222,所述的第二气缸222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定位销2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气缸222带动定位销221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的定位销221侧面设有感应调整机构223,所述的感应调整机构223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调节杆2231,两根所述的调节杆2231平行于水平面且均处于同一垂直面内,两根所述的调节杆2231末端与定位销221连接,所述的顶盖夹具安装板21与滑动平台22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以两个本实用新型为一组使用,且两个实用新型的位置对称,在使用中,首先定位销221处于第一定位销座131中,接受到车身5到达的信号后,第二气缸222带动定位销221上升,定位销221离开第一定位销座131,然后第一气缸12带动滑动机构2运动,滑块在滑槽11内滑动,随后定位销221到达第二定位销座132上方,限位感应装置14发出信号,第一气缸12停止工作,此时第二气缸222带动定位销221向下运动,直至定位销221插入第二定位销座132中,此时本实用新型到达工作位置,此时,由机器人可以直接将顶盖放置在顶盖夹具上,并使顶盖4与顶盖夹具6进行准确定位,再由机器人进行焊接。当成焊接工作后定位销221由第二气缸222带动离开第二定位销座132,第一气缸12带动滑动机构2运动使定位销221回到第一定位销座131上方,限位感应装置14发出信号,第一气缸12停止工作,此时第二气缸222带动定位销221向下运动,直至定位销221插入第一定位销座131中,此时本实用新型结束工作。由于滑动机构2为水平运动,保证顶盖4定位的整体位置,增强了安装的精度,而且通过定位销221和定位销座配合的结构,使在安装顶盖时合拼机构定位精确,由于整体定位精确,可以使用机器人把顶盖4放到顶盖夹具6上,由机器人进行上件,机器人进行垂直焊接,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占据空间小,上件程序简单,进一步提高顶盖4安装精度,防止顶盖4变形,同时也省去一个预装工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而且当定位销221发生倾斜情况时,两根调节杆可以感应到定位销221发生了倾斜,此时自动感应调整机构223的调节杆通过水平方向上的伸缩运动调整定位销221的倾斜角度直至定位销221为竖直状态。一方面,自动感应调整机构223防止了由于定位销221发生倾斜而导致顶盖安装精度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自动感应调整机构223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不需要对经常定位销221进行维修调整,减少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