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倒角器的管材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3936发布日期:2018-07-17 23:1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有倒角器的管材切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黄铜、紫铜等棒材、管材作为生活中的供水管道,在实际安装时需要与各种弯头管件连接,并且务必保证连接的密封性。这就需要对管材端口进行倒角处理,并且倒角面要均匀美观,光滑平整。现有的管材切割机大多不具备可倒角的功能,虽然有小部分切割机可实现倒角的功能,但是其功能性单一,不可换上不同类型的倒角器,而且普遍存在切口不平整、倒角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倒角器的管材切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不可倒角,切口不平整,倒角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倒角器的管材切割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面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架;电机,设在所述基座的内部;压紧切割机构,设在所述支架上;旋转辊机构,设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压紧切割机构的正下方;传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旋转辊机构转动,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还包括:第一倒角器,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倒角刀,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为倒置的圆锥形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倒角刀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主动轮或从动轮连接;第二倒角器,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为倒置的圆锥形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内壁呈多棱环绕设置或者喷砂设置,且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从动轮或主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倒角器还包括第二倒角刀,所述第二倒角刀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设有向外突出的用于与所述主动轮或所述从动轮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倒角刀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设有向外突出的用于与所述从动轮或所述主动轮连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倒角刀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筒内。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设于一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一轮轴的里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轮轴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从动轮,设于一第二轮轴上,所述第二轮轴的里端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轮轴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或第一连接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倒角刀为多刃的圆锥型刀头,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呈光滑设置;所述第二倒角刀为光滑的圆锥型刀头。

优选地,所述压紧切割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固定于一齿轮轴上,所述齿轮轴横向且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内;手杆,一端与所述齿轮轴连接,以驱动所述齿轮旋转;齿条,纵向设在所述支架内,且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以在所述齿轮转动时驱动所述齿条上下移动;圆锯刀片,设在所述齿条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压紧切割机构还包括:还包括:弹簧,嵌入所述齿条下端一纵向延伸并横向贯穿的深槽中,且位于所述圆锯刀片的正上方;连接件,设于所述齿条的下端,所述齿条的下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定位杆,穿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深槽的底部,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顶在所述定位杆上;压紧导向轮,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外部两侧,所述圆锯刀片位于所述压紧导向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齿条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圆锯刀片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孔且向上延伸至所述深槽的顶部形成弹簧容腔,所述弹簧从下往上推入所述弹簧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旋转辊机构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辊轴、设在每根辊轴两端的次动轮,当管材放置在两根所述辊轴上方时,管材与所述辊轴相切,所述次动轮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本设计结构新颖、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且在实际的使用中可更换不同类型的倒角器、操作简单,适合管材切割后继续在切割机上进行倒角操作,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再者本设计可倒角的管材切割机在使用中还具有切口平整、倒角均匀、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未设倒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角器与切割机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紧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带有倒角器的管材切割机,包括基座1、电机2、压紧切割机构3、旋转辊机构4、传动机构5、第一倒角器6、第二倒角器7。

如图1所示,基座1的一侧面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架11,电机2设在基座1的内部,压紧切割机构3设在支架11上,旋转辊机构4设于基座1,并位于压紧切割机构3的正下方,传动机构5设于基座1,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5带动旋转辊机构4转动,且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轮52、从动轮53。详细地叙述,如图9所示,传动机构还包括外盖51,主动轮52与从动轮53安装在外盖51的内侧,外盖51固定在基座1上,外盖51上对应主动轮52与从动轮53分别设有第一开孔511和第二开孔512,第一倒角器6穿过第一开孔511与主动轮52连接,第二倒角器7穿过第二开孔512与从动轮53连接。优选地,第一倒角器6也可以设置在从动轮53,第二倒角器7设置在主动轮52,二者可以互换。支架11与基座1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本实用新型各机构合理设置,与普通切割机相比具有显著进步。

如图3、4所示,第一倒角器6包括第一套筒61和第一倒角刀62,第一套筒61的内部为倒置的圆锥形的第一容腔611,第一倒角刀62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套筒61内,第一套筒61与主动轮52连接;第二倒角器7包括第二套筒71,第二套筒71的内部为倒置的圆锥形的第二容腔711,第二容腔711的内壁呈多棱环绕设置或者喷砂设置,第二套筒71与从动轮53连接。第一倒角器6、第二倒角器7与切割机的传动机构5配合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一物多用的优点,方便工人管材切割完成后可及时在切割机上进行倒角处理。

具体地,第二倒角器7还包括第二倒角刀72,第二倒角刀72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容腔711内。第二倒角刀72设置在第二容腔711内,可同时实现管材的内外倒角操作。

具体地,第一套筒61的底部设有向外突出的用于与主动轮52连接的第一连接柱612,第一倒角刀62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头621,第一连接头621插入并固定在第一连接柱612内;第二套筒71的底部设有向外突出的用于与从动轮53连接的第二连接柱712,第二倒角刀7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头721,第二连接头721插入并固定在第二连接柱712内。倒角刀与导向套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倒角刀与导向套两者连接优选采用插接结构。

具体地,主动轮52设于一第一轮轴521上,第一轮轴521的里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轮轴521的外端与第一连接柱612连接,详细地叙述,第一轮轴521的外端端面为一深孔,使得第一连接柱612插入且该深孔的截面为多边形;从动轮53设于一第二轮轴531上,第二轮轴531的里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基座1,第二轮轴531的外端与第二连接柱712连接,详细地叙述,第二轮轴531的外端端面为一深孔,使得第二连接柱712插入且该深孔的截面为多边形。进一步详细地叙述,主动轮52为齿轮,从动轮53亦是齿轮,二者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具体地,第一倒角刀62为多刃的圆锥型刀头,第一容腔611的内壁呈光滑设置;第二倒角刀72为光滑的圆锥型刀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倒角刀与导向套配合。

如图7所示,压紧切割机构3包括:齿轮31、手杆32、齿条33、圆锯刀片34,还包括:弹簧35、连接件36、定位杆37、压紧导向轮38。

齿轮31固定于一齿轮轴311上,齿轮轴311横向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11上;手杆32一端与齿轮轴311连接,以驱动齿轮31旋转;齿条33纵向设在支架11内,且与齿轮31相啮合,以在齿轮31转动时驱动齿条33上下移动;圆锯刀片34,设在齿条33的下端。人工旋转手杆32,使与之配合的齿轮轴311旋转,齿轮轴311通过齿轮31驱动齿条33上下移动,可以根据管材的口径大小调整圆锯刀片34的位置,具有机构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不同口径的管材的优点。

弹簧35嵌入齿条33下端一纵向延伸并横向贯穿的深槽331中且位于圆锯刀片34的正上方;连接件36设于齿条33的下端,齿条33的下端可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36;定位杆37穿过连接件36和深槽331的底部,弹簧35的下端抵顶在定位杆37上;压紧导向轮38连接在连接件36的外部两侧,圆锯刀片34位于压紧导向轮38之间。

如图8所示,齿条33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332,圆锯刀片34可转动的固定在凹槽332内;在凹槽332的顶部开孔且向上延伸至深槽的顶部形成弹簧容腔333,弹簧35从下往上推入弹簧容腔333内;详细地叙述,连接件36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圆锯刀片34的敞口361。

压紧导向轮38的作用是定位及紧压管材,人工压紧手杆32,通过压紧导向轮38对管材施加力,且随着旋转辊机构4的运行带动管材旋转。详细地叙述,当压紧导向轮38紧贴在管材的外周壁时,圆锯刀片34与管材的外周壁还存在空隙,从而需要进一步压紧手杆32,对设有圆锯刀片34的齿条33再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此时下端抵在定位杆37上的弹簧35随之压缩,使齿条33向下移动,实现圆锯刀片34紧压在管材的外周壁上进行切割管材的过程,当切割完成,撤销施加的力,圆锯刀片34停止切割并在弹簧35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5所示,支架11的头部设有用于安装齿条33的长方形嵌槽111,长方形嵌槽111的外侧面设有一用于限定齿条33位置的挡板112。详细地叙述,挡板112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1的头部相应位置上。挡板112具有定位防止齿条松动的作用。

如图9所示,旋转辊机构4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辊轴41、设在每根辊轴41两端的次动轮42,当管材放置在两根所述辊轴41上方时,管材与辊轴41相切,次动轮42与传动机构5相连。电机2驱动传动机构5的主动轮52,主动轮52带动同侧的从动轮53,从动轮53再带动其与旋转辊机构4同侧的次动轮42,辊轴41旋转就可实现带动管材高速圆周旋转。详细地叙述,从动轮53与两个次动轮42之间啮合连接。优选地,在第二轮轴531上从动轮53的内侧,固定地设有另一齿轮,该另一齿轮与次动轮42啮合。

如图5所示,基座1分为两个腔室: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旋转辊机构4设在第一腔室12,电机2设在第二腔室13,基座1底部设有与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配合的底板114。详细地叙述,第一腔室12的高度低于第二腔室13的高度。电机2与旋转辊机构4分腔室设置,可以保证两者互不干扰,同时保障切割工人的安全。

如图2所示,基座1的表面设有与电机2相连的控制开关6,基座1上还设有提手7与电线输出口8,提手可以方便搬移切割机,电线输出口8与插座配合通电,既安全又便利。另外可在基座1底面四角设有用于防滑的脚垫。

本实施例的切割管材的操作方法如下:先将管材放置在旋转辊机构的两根辊轴相夹的上方,将手杆一端与齿轮轴连接,人工旋转手杆,压紧切割机构根据管材的口径上下移动调整其位置,人工压紧手杆,使压紧导向轮紧压在管材的外周壁上,再次压紧手杆施加力,弹簧压缩,齿条下移,使圆锯刀片紧压在管材的外周壁上,将电线输出口与插座配合接上,开启开关,就可实现切割管材。

本实施例的管材倒角的操作方法如下:将第一倒角器插入主动轮或从动轮中固定,第二倒角器插入从动轮或主动轮中固定,将管材插入倒角器内,开启开关,通过人工压紧管材,就可实现管材倒角。

本设计结构新颖、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且在实际的使用中可更换不同类型的倒角器、操作简单,适合管材切割后继续在切割机上进行倒角操作,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再者本设计可倒角的管材切割机在使用中还具有切口平整、倒角均匀美观、省时省力等优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