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压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10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压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压钢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传统的冲压模具通常都是对产品进行单向冲压,产品受力往往不均,因此这种冲压方式成型出来的产品均匀度低,毛刺多,形状往往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冷压钢模具,下模板上安装槽的设置使下模芯突出中模框平面,冲压时上型芯和下型芯都会受冷压机作用从而对冷压坯均匀挤压,保证冲压成型出来的产品形状符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冷压钢模具,包括上型芯、下型芯、下模板和中模框,所述中模框内设有多个型腔,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下型芯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与各个型腔位置相对应,下型芯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下型芯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型腔内,所述上型芯活动安装在型腔内且所述上型芯位于下型芯的上方,上型芯和下型芯在冷压机下共同挤压冷压坯的两个面。

进一步的,将上型芯和下型芯放入型腔内,为了能有效挤压到上型芯和下型芯,以便于成型产品;所述上型芯和下型芯的横截面形状均与型腔形状相适应,且所有上型芯高度一致,所有下型芯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下型芯的另一端插入到型腔内;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槽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小于下型芯的长度。

进一步的,为了快速安装下模板,避免对位时的繁琐;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与中模框配合的用于定位安装下模板的垫板。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锁紧螺钉锁紧时对中模框造成损坏;所述中模框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垫块。

进一步的,为了固定中模框,方便冷压机进行冲压;所述冷压钢模具还包括用于固定中模框的工装主体,所述中模框包括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边板和若干个纵向设置的与各个边板组合形成多个型腔的隔板,所述中模框内置于工装主体内,工装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中模框施以横向压紧力和纵向压紧力的用于固定中模框的锁紧螺钉。

进一步的,横向一侧的锁紧螺钉在对各个隔板施压预紧力时,为了有效保持型腔的横向距离;所述若干块边板中位于中间的边板的长度小于位于两边的边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为了固定中模框,方便冷压机进行冲压;所述工装主体呈框形结构,所述锁紧螺钉分别设置于工装主体的纵向一侧和横向一侧。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中模框采用活动的边板和隔板拼接组合形成多个型腔,再将中模框放在工装主体内进行夹紧固定,锁紧螺钉的作用使中模框的横向纵向都受到预紧力作用,来保持型腔的形状,配合外露的上型芯和下型芯,保证冷压机在冲压时直接接触到上型芯和下型芯,而不会接触到中模框的表面,使冷压坯的六个面都受到有效挤压,保证成型出来的产品符合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下型芯安装在下模板上,下模板上的安装槽的设置保证下型芯突出中模框底面,并且盲孔的设计,保证下型芯处于同一水平面以及在翻转中模框时,下模芯不会从型腔内掉落出去,将下模板安装在中模框时,通过垫板的定位就实现快速安装,效率更高,并且在进行冷压时,只需要将下模板拿掉即可,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型腔,一次冲压可成型多个产品,实现高效率冲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型芯;2-冷压坯;3-中模框;3-1-型腔;3-2-边板;3-3-隔板;4-垫块;5-工装主体;6-锁紧螺钉;7-下型芯;8-垫板;9-下模板;9-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冷压钢模具,包括上型芯1、下型芯7、下模板9和中模框3,所述中模框3内设有多个型腔3-1,所述下模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下型芯7的安装槽9-1,且所述安装槽9-1与各个型腔3-1位置相对应,下型芯7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安装槽9-1内,下型芯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型腔3-1内,所述上型芯1活动安装在型腔3-1内且所述上型芯1位于下型芯7的上方,上型芯1和下型芯7在冷压机下共同挤压冷压坯的两个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型芯1和下型芯7放入型腔3-1内,为了能有效挤压到上型芯1和下型芯7,以便于成型产品;所述上型芯1和下型芯7的横截面形状均与型腔3-1形状相适应,且所有上型芯1高度一致,所有下型芯7高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下型芯7的另一端插入到型腔3-1内;所述下模板9上安装槽9-1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安装槽9-1的深度小于下型芯7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快速安装下模板9,避免对位时的繁琐;所述下模板9上设置有与中模框3配合的用于定位安装下模板9的垫板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锁紧螺钉6锁紧时对中模框3造成损坏;所述中模框3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垫块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中模框3,方便冷压机进行冲压;所述冷压钢模具还包括用于固定中模框3的工装主体5,所述中模框3包括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边板3-2和若干个纵向设置的与各个边板3-2组合形成多个型腔3-1的隔板3-3,所述中模框3内置于工装主体5内,工装主体5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中模框3施以横向压紧力和纵向压紧力的用于固定中模框3的锁紧螺钉6。

在本实施例中,边板3-2和隔板3-3都是采用活动安装的,使用时逐一进行组装,并且隔板3-3和边板3-2采用刚性较好的钢构件,避免冷压成型时模具变形可能导致的成型品形状不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一侧的锁紧螺钉6在对各个隔板3-3施压预紧力时,为了有效保持型腔3-1的横向距离;所述若干块边板3-2中位于中间的边板3-2的长度小于位于两边的边板3-2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中模框3,方便冷压机进行冲压;所述工装主体5呈框形结构,所述锁紧螺钉6分别设置于工装主体5的纵向一侧和横向一侧。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将下型芯7安装到下模板9上,再将工装主体5安装在下模板9上,而后将三块边板3-2分别放置在工装主体5内由下型芯7形成的横向的三个槽中,接着,将多块隔板3-3一一放入下型芯7和边板3-2组成的空槽内,组装完边板3-2和隔板3-3,就完成了中模框3的拼装,再然后,将两块垫块4放在中模框3的横向两侧上,由于这里采用活动拼接,为保证型腔3-1的形状,需要用锁紧螺钉6对中模框3施以横向力和纵向力,来保证型腔3-1形状不发生改变,并且,将中模框3固定住后,在翻转中模框3时也可以不用担心型腔3-1变形,装好中模框3后,在型腔3-1内放入冷压坯2,再一一放入上型芯1,此时,型腔3-1内上型芯1在上,中间是冷压坯2,下面是下型芯7,完成组装后就可以开始冲压;将中模框3放置在冷压机上进行冷压时,因采用的是卧式冷压机,因此将中模框3翻转90°,使上型芯1和下型芯7左右对置,下模板9保证了下型芯突出中模框的平面,撤去下模板9,启动冷压机对上型芯1和下型芯7进行冲压,外露的上型芯1和下型芯7保证冷压机的接触面在上型芯1和下型芯7上,而不会落在中模框3的表面,保证有效冲压,这里因采用了垫板8来定位安装下模板9,对称设置的两个垫板8将中模框3夹在中间,保证了安装精度。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