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80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三维测头是数控机床重要的零部件,是实现高速、精确加工的基础。中国专利ZL201020044790公开了导电式三维测头,包括测头柄,所述测头并通过位置调整机构连接测头主体,所述测头主体内部安装电池仓,所述测头主体上端连接有灯罩,所述灯罩里面安装测头控制电路,所述,灯罩连接摆动单元,所述摆动单元的测针与所述测头柄分别连接测头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为:测针接触到工件后受力摆动一个角度,测针与测头主体内部接触点断开连接,灯罩的红外灯发出红外信号,机床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控制机床进行相应动作,完成检测工作。三维测头在线测量可以避免多次脱机装夹,提高机床实用率以及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等。上述专利采用电池为三维测头的控制电路提供电压,因此三维测头必须预留一定空间用于存储电池,另外电池的电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电压有所降低,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容易出现错误,出现大量的瑕疵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持续、供应电源稳定的、便于安装的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包括接触式测量头和CNC工作中心,接触式测量头安装有控制电路、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接收电路,CNC工作中心则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发射电路,控制电路和CNC工作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无线发射电路用于接收市电,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并将其发射;无线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电磁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优选的,无线发射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振荡调节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和发射线圈,振荡调节电路还连接有谐振电路;无线接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和整流稳压电路。

优选的,接触式测量头还包括带有测头主体、弹簧、探针和外壳,探针顶部收容于测头主体内部,测头主体连接于外壳下方,控制电路安装于外壳内部;测头主体内壁安装有三组球形的定位触点,每组定位触点由两个定位触点构成,探针的顶部径向延伸有三个柱形的挡销,每一挡销分别伸入相应组定位触点的两个定位触点之间;弹簧的上端抵于测头主体的内顶端,下端抵于探针的顶端;定位触点、探针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测头主体固定有一防护罩,防护罩呈锥状且罩盖于探针中部,防护罩的最大直径大于测头主体的外径。

优选的,无线通讯模块为2.4G模块或蓝牙模块。

优选的,探针包括一中轴,中轴是可伸缩的。优选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距离为40-80cm。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先由无线发射电路将市电转化为电磁能发射,再由无线接收电路接收能并转化,为接触式测量头提供工作电源,只需将接触式测量头的各个电路集中于一微型电路板,安装更加方便,节省了电源存储空间,同时无需定时定期检查电池的耗电量,减少了工作记录,供应电源的电压稳定性高,保证测量头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路框架图;

图3为探针中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测量头;11、测头主体;111、定位触点;112、置物槽;12、弹簧;13、探针;131、挡销;132、中轴;1321、上轴;1322、下轴; 14、外壳;15、防护罩;2、CNC工作中心;3、控制电路;4、无线通信模块;5、无线发射电路;51、振荡调节电路;52、功率驱动电路;53、发射线圈;54、谐振电路;6、无线接收电路;61、接收线圈;62、整流稳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方向术语,如: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是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机床的无线测量系统,包括接触式测量头1和CNC工作中心2,两者通过无线通信模块4实现无线通信,且CNC通过无线方式为接触式测量头1提高工作电源。无线通讯模块4为2.4G模块或蓝牙模块。

如图2所示,接触式测量头1包括测头主体11、弹簧12、探针13、和外壳14。测头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6个定位触点111,每两个定位触点111为一组,共计有三组定位触点111,每组定位触点111径向分布于测头主体11内壁。探针13的头部伸入测头主体11的中空部,径向延伸有三个柱形的挡销131,挡销131分别伸入每组定位触点111的两个定位触点111之间。弹簧12置于探针13和测头主体11之间,上端抵于测头主体11顶端的置物槽112,下端抵于探针13的顶端。定位触点111、探针13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连接。为防止误操作时,探针13直接与工件发生碰撞,造成探针13断裂,还增加有防护罩15,防护罩15固定于测头主体11下方,呈锥状且罩盖于探针13中部,防护罩15的最大直径大于测头主体11的外径,避免探针13中部与工件撞击受到损坏,达到保护探针13的目的。

如图3所示,探针13包括一中轴132,中轴132是可伸缩的,由上轴1321和下轴1322,下轴1322内套于上轴1321,通过弹性凸点实现 ,适应不同工件和加工空间的需求。

如图1所示,CNC工作中心2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4和无线发射电路5。无线发射电路5包括依次连接的振荡调节电路51、功率驱动电路52和发射线圈53,振荡调节电路51还连接有谐振电路54。谐振电路54用于将市电进行整流滤波以调节无线发射电路5的工作电流和电压,在通过谐振使之产生矩形波。振荡电路51用于对矩形波进行调节输出工作频率。功率驱动电路52用于驱动矩形波输出。发射线圈53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进行发射。具体的,CNC工作中心2控制谐振电路54输出一定电压和电流的矩形波,然后经振荡电路51调节无线发射电路5的频率,再通过功率驱动电路52驱动发射线圈53对外发射电磁波能量。进一步的,发射线圈53与接收线圈61的距离为40-80cm。

无线接收电路6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61和整流稳压电路62。接收线圈61用于接收发射线圈53发射的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整流稳压电路62用于将接收线圈61的输出进行整流、滤波,再输送至控制电路3。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3、无线通信模块4、和无线接收电路6集成一微型电路板中,然后安装于外壳14,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大大降低了组装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