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水切亮面与饰条本体组立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8666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组立设备,特别是一种外水切亮面与饰条本体组立专机。



背景技术:

前门外水切总成一般由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组成。由于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分开生产,两者装配时,一般是通过人工将外水切亮面压合到饰条本体中的嵌槽中。由于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装配之后有密封性要求,两者之间的安装要求高,导致人工非常难将外水切亮面压到饰条本体的嵌槽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并且存在划伤手等安全隐患;组立时间长,生产节拍低,每小时最多压合10PCS。另外,在手工压合的过程中品质无法保障,外水切亮面或/和饰条本体会出现变形、划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水切亮面与饰条本体组立专机,其能实现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之间的半自动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外水切亮面与饰条本体组立专机,包括机架以及将机架分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面布置有仿形治具,所述仿形治具旁布置有若干个夹紧气缸以及布置在夹紧气缸动作端上的夹紧块,仿形治具上方布置压合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基座以及多台压合气缸,多台所述压合气缸布置在压合基座的前侧面,所述压合气缸的动作端朝下,所述压合基座通过两条水平滑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上布置有驱使压合基座靠近或者远离仿形治具的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合气缸的动作端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仿形治具两端的卸料机构,每个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卸料安装座、卸料杆以及安装在下部空间内的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杆的中部铰接在卸料安装座上,卸料杆的一端能伸入到仿形治具中,所述卸料气缸的动作端穿过工作台后与卸料杆链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杆包括第一杆以及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和第二杆的一端固定后呈L状,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能伸入到仿形治具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形治具包括中部仿形块和两个外侧仿形块,两个所述外侧仿形块位于中部仿形块两侧,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能伸入到中部仿形块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控制压合气缸、夹紧气缸、驱动电机和卸料气缸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合组件,生产时,将饰条本体放到仿形治具上后通过夹紧气缸和夹紧块将其固定,再将外水切亮面预固定在饰条本体的嵌槽上,压合组件往下运动后压触外水切亮面,并将外水切亮面压入到饰条本体的嵌槽中,其实现了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的半自动生产,节拍由10PCS/H提升至60PCS/H。本实用新型降低作业者劳动强度,降低受伤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一种外水切亮面与饰条本体组立专机,包括机架1以及将机架1分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工作平台2,所述工作平台2的上端面布置有仿形治具,所述仿形治具旁布置有若干个夹紧气缸3以及布置在夹紧气缸3动作端上的夹紧块4,仿形治具上方布置压合组件。

通过设置压合组件,生产时,将饰条本体放到仿形治具上后通过夹紧气缸3和夹紧块4将其固定,再将外水切亮面预固定在饰条本体的嵌槽上,压合组件往下运动后压触外水切亮面,并将外水切亮面压入到饰条本体的嵌槽中,其实现了外水切亮面和饰条本体的半自动生产,节拍由10PCS/H提升至60PCS/H。本实用新型降低作业者劳动强度,降低受伤风险。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基座7以及多台压合气缸8,多台所述压合气缸8布置在压合基座7的前侧面,所述压合气缸8的动作端朝下,所述压合基座7通过两条水平滑轨6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所述工作平台2上布置有驱使压合基座7靠近或者远离仿形治具的驱动电机。所述压合气缸8的动作端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块9。缓冲块9为聚氨酯PU弹性体,聚氨酯PU弹性体俗称优力胶。缓冲块9与外水切亮面接触,可以防止在外水切亮面表面造成伤痕,进而降低产品报废率,提供组合后的良品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安装在仿形治具两端的卸料机构,每个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2上的卸料安装座、卸料杆10以及安装在下部空间内的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杆10的中部铰接在卸料安装座上,卸料杆10的一端能伸入到仿形治具中,所述卸料气缸的动作端穿过工作台后与卸料杆10链接。所述卸料杆10包括第一杆以及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和第二杆的一端固定后呈L状,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能伸入到仿形治具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仿形治具包括中部仿形块11和两个外侧仿形块5,两个所述外侧仿形块5位于中部仿形块11两侧,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能伸入到中部仿形块11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控制压合气缸8、夹紧气缸3、驱动电机和卸料气缸的工作状态。

当然机架1上还布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前侧面布置有便于上料下料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将饰条本体放到中部仿形块11和两个外侧仿形块5上,将外水切亮面预固定在饰条本体的嵌槽上,夹紧气缸3工作,通过夹紧块4将饰条本体固定,驱动电机驱使压合基座7靠近仿形治具,使得压合气缸8以及缓冲块9位于外水切亮面上方,压合气缸8依次伸出后缓冲块9与外水切亮面压触,压合气缸8继续伸出后将外水切亮面压入到饰条本体的嵌槽中,压合气缸8复位,驱动电机复位,夹紧气缸3复位,卸料气缸工作后,通过第一杆将饰条本体顶出,饰条本体沿着第一杆滑落后被第二杆阻挡,操作人员将工件取出,卸料气缸和第一杆复位后,将新的饰条本体放到中部仿形块11和两个外侧仿形块5上。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