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4180发布日期:2018-07-31 18:4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水器。



背景技术:

液压成形是指利用液体或模具使工件成形的一种塑形加工技术,也称液力成形;仅需要凹模或凸模,液体介质相应地作为凸模或凹模,省去一般模具费用和加工时间,而且液体作为凸模可以成形很多刚性模具无法成形的复杂零件;但现有技术液压成型机中注水器没有槽,使得密封圈在注水器往下移动时,容易切去密封圈的边缘,使得密封性能下降,长久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的注水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注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器本体,注水器本体内部设置有注水通道,注水通道的一端与注水器本体的底部相连接,注水通道的另一端与注水器本体侧壁上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注水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注水器本体出水口的上方,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注水器本体出水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凹槽截面积相同,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积大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凹槽截面积10~100mm2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缩前和最大压缩后的截面积之比均为100:76~95。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缩前和最大压缩后的截面积之比均为100:9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利用上定位模片、下定位模片和固定块所围成环形腔体,通过注水器注水使待成型工件沿环形腔体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注水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承受的水压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中注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成单波液压成型机,包括底座1、支承座2、注水器3、上分合油缸4、下分合油缸5、上定位模片6、下定位模片7、下模片垫环8、上滑动模座9、下滑动模座10、上滑块11、下滑块12和固定块1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承座2,支承座2上设置有注水器3;所述上分合油缸4的输出端与上滑块11的一端相连接,上滑块11的另一端与上定位模片6的外侧相连接,上定位模片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3,上滑块11的底部与上滑动模座9相滑动连接;所述下分合油缸5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滑块12,下滑块12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片垫环8,下模片垫环8上设置有下定位模片7,下滑块12的底部与下滑动模座10相滑动连接;所述下定位模片7的顶部与上定位模片6的底部相接触,上定位模片6、下定位模片7和固定块13围成环形腔体。

所述支承座2内部设置有注水通道,注水通道的一端与注水器3相连接,注水通道的另一端与支承座2侧壁上的注水接头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注水器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注水器3出水口的上方,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注水器3出水口的下方;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所述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凹槽截面积相同,所述第一密封圈14的截面积大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凹槽截面积10~100mm2;所述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压缩前和最大压缩后的截面积之比均为100:91。这样,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的硬度相对较高,能够承受高压下水不会发生泄漏,同时可以保证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可以基本完整地蜷缩进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部,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露出的部分刚刚好压紧下定位模片7和固定块13,且不会发生水压泄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利用上定位模片、下定位模片和固定块所围成环形腔体,通过注水器注水使待成型工件沿环形腔体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成单波液压成型机注水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承受的水压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