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立式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805发布日期:2018-06-05 19:5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大中型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立式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可对大中型薄壁壳体上的周向孔座进行立式加工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中型薄壁壳体上的周向孔座,主要是依靠卧镗、卧加等设备来进行加工的,设备普适性较差。但现场车间中,一些立式加工设备数量较多,有些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利用有限的设备,按节点、按技术要求加工完成各种型号的大中型薄壁壳体上的周向孔座,成为现场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课题,如何利用现有的立式机加中心,对大中型薄壁壳体上的周向孔座进行机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对整个壳体进行有效支撑,避免其变形,成为现场需要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中型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立式加工工装,解决了利用立式机加工中心加工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大中型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立式加工工装,包括薄壁壳体、立式机加中心A轴座和立式机加中心顶尖,薄壁壳体的右端设置在三爪卡盘上,三爪卡盘通过法兰盘与立式机加中心A轴座连接在一起,在薄壁壳体的左端口上设置有顶盘,立式机加中心顶尖与顶盘顶接在一起,在薄壁壳体的筒壁上连接有中心支撑架。

在中心支撑架的底座板上设置有倒八字形支撑臂杆,在倒八字形支撑臂杆上设置有调节螺钉通过螺孔,在调节螺钉通过螺孔中螺接有调节螺钉,在穿过调节螺钉通过螺孔的调节螺钉的内端头上设置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顶接在薄壁壳体的外侧面上,在两倒八字形支撑臂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梯形框架,在梯形框架顶梁中央设置有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在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中螺接有顶端调节螺钉,在穿过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的顶端调节螺钉的内端头上设置有顶端支撑滚轮,顶端支撑滚轮顶接在薄壁壳体的顶端外侧面上;在倒八字形支撑臂杆的顶端与梯形框架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活结螺钉。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可对该壳体孔座进行精加工,加工的整体稳定性可靠,起到了防止大中型薄壁壳体在加工中变形和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支撑架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大中型薄壁壳体上周向孔座的立式加工工装,包括薄壁壳体4、立式机加中心A轴座8和立式机加中心顶尖1,薄壁壳体4的右端设置在三爪卡盘6上,三爪卡盘6通过法兰盘7与立式机加中心A轴座8连接在一起,在薄壁壳体4的左端口上设置有顶盘2,立式机加中心顶尖1与顶盘2顶接在一起,在薄壁壳体4的筒壁上连接有中心支撑架3;根据打表后薄壁壳体4的直线度和左、右端的圆度值,通过中心支撑架3调整壳体左端的垂直高度,顶尖1和顶盘2辅助使壳体端面贴紧三爪卡盘6的端面。

在中心支撑架3的底座板9上设置有倒八字形支撑臂杆14,在倒八字形支撑臂杆14上设置有调节螺钉通过螺孔,在调节螺钉通过螺孔中螺接有调节螺钉15,在穿过调节螺钉通过螺孔的调节螺钉15的内端头上设置有支撑滚轮13,支撑滚轮13顶接在薄壁壳体4的外侧面上,在两倒八字形支撑臂杆1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梯形框架11,在梯形框架11顶梁中央设置有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在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中螺接有顶端调节螺钉16,在穿过顶端调节螺钉通过螺孔的顶端调节螺钉16的内端头上设置有顶端支撑滚轮10,顶端支撑滚轮10顶接在薄壁壳体4的顶端外侧面上;在倒八字形支撑臂杆14的顶端与梯形框架1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活结螺钉12;通过调整三个调节螺钉,使两下侧方向上的支撑滚轮13和顶端支撑滚轮10在同一圆周上,并使该圆周的中轴线与薄壁壳体4的中心轴线重合,完成对薄壁壳体4周向孔座5的加工。

例如:某型产品壳体的外圆Φ534.4毫米,中心支撑架3的调整范围选择在Φ520-Φ550毫米之间,最低极限位置的中心高略低于三爪卡盘的中心高,以方便调整,而且中心架的总高度小于750毫米,否则加工时,会与刀具干涉。使用时,用三爪卡盘6将薄壁壳体4轻轻夹住,利用百分表拉壳体的母线,根据数值情况同时调整两侧下调节螺钉15,找正后利用顶紧螺钉锁死,放置梯形框架11,采用活结螺钉12固定,最后利用调节螺钉15压紧壳体,完成装夹。为了避开某壳体前环处的腰带槽及减小三爪夹持造成的装夹变形,设计专用三爪,夹持处铣圆弧R267.2毫米,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分散夹紧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