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7444发布日期:2018-11-23 19:4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缓冲座的制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焊装在汽车驱动桥桥壳本体上,主要作用是紧固安装汽车缓冲弹簧,控制缓冲弹簧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车辆在行驶时的缓冲效果控制,保证车辆行驶期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缓冲座压印后的张口宽度要求较高(即直接影响与桥壳本体的焊接强度)。缓冲座按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五道工序进行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落料→成形→冲孔→压印,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而使用传统生产工艺,缓冲座压印是采用斜楔结构的压印模具进行压印,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寿命短。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和平衡装置,上固定板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压印上模,下模包括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板,

所述下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两侧分别设有压印下模固定板,各压印下模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压印下模,各压印下模固定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压印下模侧垫板,各压印下模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压印下模顶板,

所述上下模之间还设有挡板装置,挡板装置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上挡板,下固定板的上部两侧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有下挡板,下挡板的内侧对上挡板限位,上挡板的内侧与压印下模的外侧共同对产品侧定位,所述两件压印上模及两件压印下模共同形成两件产品的压印模。

进一步,两件上挡板通过过盈配合分别装在上固定板两边的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连接,四件下挡板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两侧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上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连接;两件压印上模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两侧的上模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连接;

两件压印下模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两件压印下模固定板的固定形腔中,压印下模固定板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连接,压印下模侧边通过螺栓与压印下模侧垫板连接,两件压印下模侧垫板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两边的垫板固定形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连接;

四件压印下模顶板分别过盈配合分别装在下固定板两侧的顶板固定形腔中;下模板、下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衡装置包括为平衡柱,上固定板的中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三根平衡柱,各平衡柱分别通过螺栓从下往上与上固定板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单边导套导柱结构,导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后方两侧的导套孔中,导柱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模板后方两侧的导柱孔中。

进一步,导柱与导套的双面间隙为0.14~0.16mm。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内导套导柱结构,两件内导套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中间前后方向的导套孔中,两件内导柱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中间前后方向的导柱孔中,两套导套导柱结构与两套内导套导柱结构同步滑动导向。

进一步,所述内导柱与内导套的双面间隙为0.08~0.10mm。

进一步,所述两块下模固定板之间设有拉板,内导柱穿过拉板的中间过孔与导套滑动配合,拉板上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对内导套让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模具将缓冲座压印方向由水平方向转化为垂直方向,然后直接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的压印模具压印,并且由传统一次压印一件产品改为一次同时压印两件产品,可确保压印后尺寸均在公差范围内,模具采用挡板装置(即上、下挡板),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内导柱、内导套结构,并在上模部分增设平衡柱和下模部分增设拉板结构,可使产品压印过程稳定,模具寿命提高了6倍,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工件质量稳定,外观规整,大大提高了压印效率,可持续稳定的确保后桥缓冲座达到产品图纸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印下模顶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印下模顶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印下模的主剖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印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缓冲座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7沿A-A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缓冲座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沿B-B的剖视图;

图中:上模板1、导套2、上垫板3、上固定板4、上挡板5、压印上模6、内导套7、平衡柱8、导柱9、下挡板10、压印下模11、拉板12、压印下模侧垫板13、压印下模固定板14、压印下模顶板15、下固定板16、内导柱17、下垫板18、下模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参见图1——图10所示,一种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1、上垫板3、上固定板4和平衡装置,上固定板4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压印上模6,下模包括下固定板16、下垫板18和下模板19,所述下固定板16的内部中间两侧分别设有压印下模固定板14,各压印下模固定板14上分别设有压印下模11,各压印下模固定板14的内侧分别设有压印下模侧垫板13,各压印下模11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压印下模顶板15,

所述上下模之间还设有挡板装置,挡板装置包括上挡板5和下挡板10,上固定板4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上挡板5,下固定板16的上部两侧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有下挡板10,下挡板10的内侧对上挡板5限位,上挡板5的内侧与压印下模11的外侧共同对产品侧定位,所述两件压印上模6及两件压印下模11共同形成两件产品的压印模。通过挡板10进一步对上挡板5进行加固,从而提高上挡板5的刚性,这样刚性定位装置的上挡板5用来挡住产品端面,防止产品压印时向外窜动,从而保证产品压印后张口宽度控制在70±0.5mm范围内。压印下模11通过下模顶板15进行支撑,不让整个压印下模11全部悬空,而是让压印下模11中间悬空来让位产品,这样提高压印下模11的强度,从而提高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

两件上挡板5分别通过过盈配合分别装在上固定板4两边的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3连接,四件下挡板10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16两侧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18连接。

所述上模板1、上垫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4连接;两件压印上模6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4两侧的上模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3连接;

两件压印下模11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两件压印下模固定板14的固定形腔中,压印下模固定板14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18连接,压印下模11侧边通过螺栓与压印下模侧垫板13连接,两件压印下模侧垫板13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16两边的垫板固定形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18连接;

四件压印下模顶板15分别过盈配合分别装在下固定板16两侧的顶板固定形腔中;下模板19、下垫板18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固定板16连接。

所述平衡装置包括为平衡柱8,上固定板4的中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三根平衡柱8,各平衡柱8分别通过螺栓从下往上与上固定板4进行连接。

模具到下死点时,平衡柱8的下端面就压死了压印下模固定板14的上端面,

这样模具调模方便、快捷(即调节平衡柱8高度时就不要拆下上模,而可直接从平衡柱8的下端面拆下固定螺栓进行调节。

模具一次同时压印两件产品,这样不但保证了模具受力均匀,减少模具磨损,从而提高模具寿命,而且又可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19之间设有单边导套导柱结构,导套2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1后方两侧的导套孔中,导柱9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模板19后方两侧的导柱孔中,导柱9与导套2的双面间隙为0.14~0.16mm,

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6之间设有内导套导柱结构,两件内导套7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4中间前后方向的导套孔中,两件内导柱17分别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16中间前后方向的导柱孔中,两套导套导柱结构与两套内导套导柱结构同步滑动导向,所述内导柱17与内导套7的双面间隙为0.08~0.10mm。这样模具间隙的均匀度就不靠钳工人工技能控制,而是靠机床加工精度来保证,从而提高模具精度。通过双重导向结构使模具导向更稳定,从而保证模具间隙稳定,有效提高模具寿命。

所述两块下模固定板14之间设有拉板12,内导柱穿过拉板12的中间过孔与导套滑动配合,拉板12上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对内导套7让位。通过拉板12拉住两边压印下模固定板14进行进一步加强,这样就可防止压印下模11压印时向下变形而影响产品压印后的张口宽度尺寸。

该类驱动后桥缓冲座是由4.5mm厚的热轧板经冲压加工制成,在下料、落料、成形、冲孔工序后便可直接用于缓冲座一次压印两件压印模具的压印加工,其加工步骤如下:

第1步:将本实用新型模具安装在单动四柱的200T液压机上;

第2步:将下料、落料、成形、冲孔工序后的预制缓冲座两件工件分别放在左、右两边压印下模11中,并用压印下模11的外形形腔定位好工件内腔;

第3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1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上挡板5先导入到下挡板10中进行加固,然后上挡板5再挡紧工件侧端面,对工件进行刚性定位,随着压印上模6持续向下运动直到平衡柱8的下表面接触到压印下模固定板14的上表面为止,压印上模6与压印下模11完成工件的压印工序(即这时左、右两件工件均只完成了一条边的压印);

第4步:工件一条边的压印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半部分回位,取出上工步刚压印好一条边的两件工件,然后将该两件工件翻转一个面(即工件翻转180°)重新放在压印下模11中,并用压印下模11的外形形腔定位好工件内腔;

第5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1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上挡板5先导入到下挡板10中进行加固,然后上挡板5再挡紧工件侧端面,对工件进行刚性定位,随着压印上模6持续向下运动直到平衡柱8的下表面接触到压印下模固定板14的上表面为止,压印上模6与压印下模11完成工件另外一条边的压印工序(即这时左、右两件工件均已完成了两条边的压印);

第6步:工件另外一条边的压印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半部分回位,然后取出压印加工好的两工件(即两条边都压印好的工件)放置到物料箱中;

第7步:重复步骤2到步骤6的操作,进行下两件工件的制作。

该类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使用本实用新型模具后,压印相关等尺寸均在公差范围内。并由传统的压印工艺是采用斜楔结构的压印模具进行压印改为采用通用结构的压印模具压印,并且由一次压印一件产品改为一次同时压印两件产品,而模具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内导柱、内导套,刚性挡板装置(即上、下挡板),并在上模部分增设平衡柱和下模部分增设拉板等结构,从而使模具寿命提高了6倍,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工件质量稳定。可持续稳定的确保该类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达到产品图纸设计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