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2220发布日期:2018-06-30 02:1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模具有很多种,但就其所实现的功能而言一般可分为成形模、刀口模和成形刀口复合模。而现实生产中为了能让制造者对模具的功能一目了然,对模具的命名也采用了功能说明法,如:拉延模、修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等。

拉延成形工序是冲压成形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在该过程中,变形材料在模具所施加的应力作用下进行流动,能够生产出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冲压零件,但在上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起皱问题的出现。对于拉延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起皱问题,通常可以采用增加压边力、增加拉延筋阻力的方法,但是对于凸模顶部的局部起皱问题,采用上述方法则可能增加零件的拉裂风险,而且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用以解决现有的拉延模具结构设计缺陷存在凸模顶部局部起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包括拉延凹模、压边圈和拉延凸模,所述拉延凹模设有凹模非零件区域和凹模零件区域,所述的拉延凸模设有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和凸模零件区域,所述拉延凹模于凹模非零件区域一体成型有凹筋,所述的拉延凸模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一体成型有凸筋,所述的凹筋为连续U型结构,且由至少三个大小不相同的U型筋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凹筋与凸筋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的凹筋设于凹模非零件区域的外侧边缘,所述凸筋设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的外侧边缘。

进一步,所述的凹筋与凹模非零件区域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的凸筋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之间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U型结构设计,使得凹模非零件区域和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对应位置的变形材料在拉延成形过程所受的外应力得到了改善,变形材料在局部范围内获得更多的流动空间,可有效避免压缩失稳现象的出现,可解决零件局部起皱的问题,从而使零件的成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实施例中拉延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实施例中拉延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

1.拉延凹模,10.凹模非零件区域,100.凹筋,11.凹模零件区域,2.拉延凸模,20.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200.凸筋,21.凸模零件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包括拉延凹模1、压边圈和拉延凸模2,拉延凹模1设有凹模非零件区域10和凹模零件区域11,拉延凸模2设有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20和凸模零件区域21,拉延凹模1于凹模非零件区域10一体成型有凹筋100,拉延凸模2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20一体成型有凸筋200,凹筋100为连续U型结构,且由至少三个大小不相同的U型筋依次连接而成,凹筋100与凸筋200相匹配。

作为优选,凹筋100设于凹模非零件区域10的外侧边缘,凸筋200设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20的外侧边缘。

作为优选,凹筋100与凹模非零件区域10之间圆滑过渡,凸筋200与凸模边缘非零件区域20之间圆滑过渡。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