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成形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968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拉延成形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上模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央区域的上模面和位于其两端的左、右凸块,此左、右凸块外侧面设置有第一上滑板,所述上模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四周设置有第一弹性体,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压边圈的中央区域具有一镂空区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具有缺口槽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下模进一步包括下模座、若干个与第二弹性体对应的第二平衡块、4个吊装部、若干个可供气垫顶棒嵌入的锥形气孔和4个定位方块;所述凸模固定于下模的下模座上表面,所述压边圈的镂空区用于供凸模嵌入;吊装部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起重棒。本发明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报废率,减少了模具拉毛以及正常磨损的概率。
【专利说明】
拉延成形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属于拉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拉延是利用拉延模具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预先剪裁成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拉制成立体空心件的加工方法。拉延模具种类繁多,比如,小的有金属杯,或大的有汽车的车身成型。拉延模具一般主要由凹模、压料板和凸模三部分组成。拉延时,当压力机用额定的压力压下时由上下压料器将料片压紧,然后由凸凹模将平板料拉伸至到底状态,将压机升起下压料器顶起零件取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该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报废率,减少了模具拉毛以及正常磨损的概率,降低了维修的次数和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压边圈、凸模、下模和感应机构,所述上模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央区域的上模面和位于其两端的左、右凸块,此左、右凸块外侧面设置有第一上滑板,所述上模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四周设置有第一弹性体,此第一上滑板上均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此通孔内嵌有石墨柱,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
所述压边圈的中央区域具有一镂空区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具有缺口槽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压边圈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挡料器和与第一弹性体对应的第一平衡块,且压边圈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对应的阻料凹槽,压边圈的下表面且位于镂空区四周具有若干个气垫顶棒和第二弹性体,所述左外凸部、右外凸部的缺口槽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滑板配合的第一下滑板和第二上滑板,此第一下滑板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此通孔内嵌有石墨柱;
所述下模进一步包括下模座、若干个与第二弹性体对应的第二平衡块、4个吊装部、若干个可供气垫顶棒嵌入的锥形气孔和4个定位方块,所述四个吊装部分别位于下模座侧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若干个第二平衡块和若干个锥形气孔均分布于下模座上表面并位于凸模四周,所述4个定位方块分别位于下模座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方块向内的2个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二上滑板配合的第二下滑板,此第二下滑板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此通孔内嵌有石墨柱;
所述凸模固定于下模的下模座上表面,所述压边圈的镂空区用于供凸模嵌入,所述上模的左、右凸块可嵌入压边圈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的缺口槽内;所述感应机构安装于压边圈的镂空区四周,此感应机构进一步包括基座、弧形导向板、感应杆和安装于基座侧面的感应器,所述弧形导向板安装于基座面向镂空区一侧,所述感应杆的中心通过一转轴连接到基座上,感应杆靠近镂空区一端为弧形杆,感应杆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弧形杆下方安装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感应器用于感应压边圈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
所述吊装部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起重棒,此起重棒嵌入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各自的通孔,起重棒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盖,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和第二端盖,一定位圈安装于细轴上且定位圈的内径大于细轴。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中若干个锥形气孔位于若干个第二平衡块外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石墨柱表面占第一上滑板、第一下滑板、第二下滑板或者第二上滑板表面的40?50%。
[0007]作为优选,当材料放置于压边圈上,挡板遮挡感应器,感应器产生标识存在材料的识别信号。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减小了模具的正常磨损速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时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报废率,减少了模具拉毛以及正常磨损的概率,降低了维修的次数和成本,生产时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造成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零件报废率;其次,其感应机构安装于压边圈的镂空区四周,此感应机构进一步包括基座、弧形导向板、感应杆和安装于基座侧面的感应器,挡板与感应器用于感应压边圈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提高了拉延成形模具安全性;再次,其吊装部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起重棒,此起重棒嵌入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各自的通孔,起重棒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盖,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和第二端盖,一定位圈安装于细轴上且定位圈的内径大于细轴,位于细轴上的定位圈在自重作用下与左固定板或者右固定板的通孔错位,既方便起重棒拆卸,也提高了安全性。
[0009]2、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上模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压边圈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对应的阻料凹槽,将材料加持,有利于防止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移动,提高使产品的一致性,使产品的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4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5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6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中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7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中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8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9为本发明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0011]以上附图中:1、上模;101、上模面;2、压边圈;201、镂空区;3、凸模;301、下模面;4、下模;51、左凸块;52、右凸块;6、第一上滑板;7、第一弹性体;8、阻料筋;91、左外凸部;92、右外凸部;1、挡料器;11、第一平衡块;12、阻料凹槽;13、气垫顶棒;14、第二弹性体;15、缺口槽;16、第一下滑板;17、通孔;18、石墨柱;20、下模座;21、第二平衡块;22、吊装部;23、锥形气孔;24、定位方块;25、第二下滑板;26、第二上滑板;27、感应机构;28、基座;29、弧形导向板;30、感应杆;301、弧形杆;31、感应器;32、转轴;33、配重块;34、挡板;35、左固定板;36、右固定板;37、起重棒;38、第一端盖;39、细轴;40、第二端盖;41、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压边圈2、凸模3、下模4和感应机构27,所述上模I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央区域的上模面101和位于其两端的左、右凸块51、52,此左、右凸块51、5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上滑板6,所述上模I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四周设置有第一弹性体7,此第一上滑板6上均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8;
所述压边圈2的中央区域具有一镂空区201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具有缺口槽15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挡料器10和与第一弹性体7对应的第一平衡块11,且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8对应的阻料凹槽12,压边圈2的下表面且位于镂空区四周具有若干个气垫顶棒13和第二弹性体14,所述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滑板6配合的第一下滑板16和第二上滑板26,此第一下滑板16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
所述下模4进一步包括下模座20、若干个与第二弹性体14对应的第二平衡块21、4个吊装部22、若干个可供气垫顶棒13嵌入的锥形气孔23和4个定位方块24,所述四个吊装部22分别位于下模座20侧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若干个第二平衡块21和若干个锥形气孔23均分布于下模座20上表面并位于凸模3四周,所述4个定位方块24分别位于下模座20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方块24向内的2个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二上滑板26配合的第二下滑板25,此第二下滑板25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
所述凸模3固定于下模4的下模座20上表面,所述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用于供凸模3嵌入,所述上模的左、右凸块51、52可嵌入压边圈2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所述感应机构27安装于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四周,此感应机构27进一步包括基座28、弧形导向板29、感应杆30和安装于基座28侧面的感应器31,所述弧形导向板29安装于基座28面向镂空区201—侧,所述感应杆30的中心通过一转轴32连接到基座28上,感应杆30靠近镂空区201—端为弧形杆301,感应杆30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3,弧形杆301下方安装有一挡板34,所述挡板33与感应器31用于感应压边圈2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
所述吊装部22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和起重棒37,此起重棒37嵌入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各自的通孔,起重棒37—端具有一第一端盖38,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39和第二端盖40,一定位圈41安装于细轴39上且定位圈41的内径大于细轴39。
上述石墨柱18表面占第一上滑板6、第一下滑板16、第二下滑板25或者第二上滑板26表面的42%。
[0013]实施例2:—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压边圈2、凸模3、下模4和感应机构27,所述上模I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央区域的上模面101和位于其两端的左、右凸块51、52,此左、右凸块51、5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上滑板6,所述上模I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四周设置有第一弹性体7,此第一上滑板6上均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8;
所述压边圈2的中央区域具有一镂空区201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具有缺口槽15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挡料器10和与第一弹性体7对应的第一平衡块11,且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8对应的阻料凹槽12,压边圈2的下表面且位于镂空区四周具有若干个气垫顶棒13和第二弹性体14,所述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滑板6配合的第一下滑板16和第二上滑板26,此第一下滑板16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
所述下模4进一步包括下模座20、若干个与第二弹性体14对应的第二平衡块21、4个吊装部22、若干个可供气垫顶棒13嵌入的锥形气孔23和4个定位方块24,所述四个吊装部22分别位于下模座20侧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若干个第二平衡块21和若干个锥形气孔23均分布于下模座20上表面并位于凸模3四周,所述4个定位方块24分别位于下模座20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方块24向内的2个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二上滑板26配合的第二下滑板25,此第二下滑板25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
所述凸模3固定于下模4的下模座20上表面,所述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用于供凸模3嵌入,所述上模的左、右凸块51、52可嵌入压边圈2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所述感应机构27安装于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四周,此感应机构27进一步包括基座28、弧形导向板29、感应杆30和安装于基座28侧面的感应器31,所述弧形导向板29安装于基座28面向镂空区201—侧,所述感应杆30的中心通过一转轴32连接到基座28上,感应杆30靠近镂空区201—端为弧形杆301,感应杆30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3,弧形杆301下方安装有一挡板34,所述挡板33与感应器31用于感应压边圈2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
所述吊装部22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和起重棒37,此起重棒37嵌入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各自的通孔,起重棒37—端具有一第一端盖38,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39和第二端盖40,一定位圈41安装于细轴39上且定位圈41的内径大于细轴39。
上述下模4中若干个锥形气孔23位于若干个第二平衡块21外侧。
[0014]上述石墨柱18表面占第一上滑板6、第一下滑板16、第二下滑板25或者第二上滑板26表面的48%。
[0015]当材料放置于压边圈2上,所述挡板33遮挡感应器31,感应器31产生标识存在材料的识别信号。
[0016]采用上述拉延成形模具结构时,其减小了模具的正常磨损速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时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报废率,减少了模具拉毛以及正常磨损的概率,降低了维修的次数和成本,生产时在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造成开裂,提高了稳定性,减少零件报废率;其次,其上模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压边圈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对应的阻料凹槽,将材料加持,有利于防止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移动,提高使产品的一致性,使产品的质量更稳定;再次,其感应机构安装于压边圈的镂空区四周,此感应机构进一步包括基座、弧形导向板、感应杆和安装于基座侧面的感应器,挡板与感应器用于感应压边圈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提高了拉延成形模具安全性;再次,其吊装部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起重棒,此起重棒嵌入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各自的通孔,起重棒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盖,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和第二端盖,一定位圈安装于细轴上且定位圈的内径大于细轴,位于细轴上的定位圈在自重作用下与左固定板或者右固定板的通孔错位,既方便起重棒拆卸,也提高了安全性。
[001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I)、压边圈(2)、凸模(3)、下模(4)和感应机构(27),所述上模(I)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央区域的上模面(101)和位于其两端的左、右凸块(51、52),此左、右凸块(51、5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上滑板(6),所述上模(1)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四周设置有第一弹性体(7),此第一上滑板(6)上均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面(1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阻料筋(8); 所述压边圈(2)的中央区域具有一镂空区(201)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具有缺口槽(15)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挡料器(10)和与第一弹性体(7)对应的第一平衡块(11),且压边圈(2)的上表面且位于镂空区(201)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地设置有与阻料筋(8)对应的阻料凹槽(12),压边圈(2)的下表面且位于镂空区四周具有若干个气垫顶棒(13)和第二弹性体(14),所述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滑板(6)配合的第一下滑板(16)和第二上滑板(26),此第一下滑板(16)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欣有石墨柱(18); 所述下模(4)进一步包括下模座(20)、若干个与第二弹性体(14)对应的第二平衡块(21)、4个吊装部(22)、若干个可供气垫顶棒(13)嵌入的锥形气孔(23)和4个定位方块(24),所述四个吊装部(22)分别位于下模座(20)侧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若干个第二平衡块(21)和若干个锥形气孔(23)均分布于下模座(20)上表面并位于凸模(3)四周,所述4个定位方块(24)分别位于下模座(20)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方块(24)向内的2个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二上滑板(26)配合的第二下滑板(25),此第二下滑板(25)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7),此通孔(17)内嵌有石墨柱(18); 具有下模面(301)的所述凸模(3)固定于下模(4)的下模座(20)上表面,所述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用于供凸模(3)嵌入,所述上模的左、右凸块(51、52)可嵌入压边圈(2)的左外凸部、右外凸部(91、92)的缺口槽(15)内;所述感应机构(27)安装于压边圈(2)的镂空区(201)四周,此感应机构(27)进一步包括基座(28)、弧形导向板(29)、感应杆(30)和安装于基座(28)侧面的感应器(31),所述弧形导向板(29)安装于基座(28)面向镂空区(201)—侧,所述感应杆(30)的中心通过一转轴(32)连接到基座(28)上,感应杆(30)靠近镂空区(201)一端为弧形杆(301),感应杆(30)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3),弧形杆(301)下方安装有一挡板(34),所述挡板(33)与感应器(31)用于感应压边圈(2)是否放置材料的状态; 所述吊装部(22)进一步包括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和起重棒(37),此起重棒(37)嵌入左固定板(35)、右固定板(36)各自的通孔,起重棒(37)—端具有一第一端盖(38),另一端依次具有细轴(39)和第二端盖(40),一定位圈(41)安装于细轴(39)上且定位圈(41)的内径大于细轴(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中若干个锥形气孔(23)位于若干个第二平衡块(2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材料放置于压边圈(2)上,所述挡板(33)遮挡感应器(31),感应器(31)产生标识存在材料的识别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成形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柱(18)表面占第一上滑板(6)、第一下滑板(16)、第二下滑板(25)或者第二上滑板(26)表面的40~50%。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5855398SQ20161038911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李剑华, 季袁清, 马云龙
【申请人】昆山威特亿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