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702发布日期:2018-07-20 19:0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焖烧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焖烧锅可把食物在火上烧开,然后拿下来闷半天以上时间,借助食物自身温度使食物更烂,更上味道;闷完要再烧10-20分钟,则做出来的东西味道更佳。

现有的焖烧锅生产中,鼓型复打不锈钢产品工艺为先拉伸后复打再胀形,此工艺容易在胀形时破坏复打底部的附着牢固度和致密性,造成产品不良和报废;且现有的工艺使产品批量生产自动化难度加大,不易采用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改进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工艺为先拉伸后胀形再复打,提高了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合格率,又提高了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

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料片落料:将原材料冲裁落料,制成圆形的料片;

s2、打磨:将料片进行打磨;

s3、拉深:将打磨后的料片进行一次拉深后,然后进行二次拉深;

s4、切边:将拉深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切边处理;

s5、卷边:将切边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卷边处理;

s6、清洗退火:将卷边后的锅胚进行清洗后,在8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后,再次清洗;

s7、胀形:将退火清洗后的锅胚胀形为锅体,且锅体开口直径小于锅体中部直径;

s8、焊接:将清洗后的锅体与底部多层材料进行焊接;

s9、加热复打:将焊接后的锅体底部进行加热复打;

s10、抛光磨砂:将复打后的锅体,抛光磨砂后制成本装置。

优选的,s1步骤中,所述料片落料通过曲柄压力机冲裁落料。

优选的,s3步骤中:经过一次拉深后,然后进行二次拉深;其具体工艺如下:

s31、一次拉深步骤如下:将料片涂上拉深油,放入一次拉深模具,启动一次压料机,进行第一次拉深,所述一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400t~6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一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为245~250mm的锅体;

s32、二次拉深步骤如下:将一次拉伸后的锅体,涂上拉深油,置入二次拉深模具,对锅体进行第二次拉深,所述二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200t~3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二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至270~300mm的锅体。

优选的,s9步骤中:加热温度400~500℃,加热时间约30~40s,复打力2000t。

优选的,s7步骤中的胀形包括1~3次胀形,根据产品尺寸通过1~3次胀形得到锅体;其具体工艺如下:

s71、一次胀形:把退火清洗后的锅体套装进胀形机,使锅体内侧表面套在胀形机的胀形块的外围;然后启动胀形机完成第一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0.6%~0.8%;

s72、二次胀形:一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二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0.7%~0.9%;

s73、三次胀形:二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三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0.8%~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相较于传统的生产工艺先拉伸后复打再胀形,容易在胀形时破坏复打底部的附着牢固度和致密性,造成产品不良和报废;本发明通过改进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工艺为先拉伸后胀形再复打,提高了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合格率;

(2)传统工艺先拉伸后复打后,再将产品折返至前序工艺进行胀形,而本发明先拉伸后胀形再复打,无需折返至前序工艺,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本发明通过1~3次小变形量把锅胚胀成形,确保不会出现胀裂现象,胀形的锅体尺寸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料片落料:将原材料冲裁落料,制成圆形的料片;所述料片落料通过曲柄压力机冲裁落料;曲柄压力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作平稳,工作可靠;

s2、打磨:将料片进行打磨;

s3、拉深:经过一次拉深后,然后进行二次拉深;

其具体工艺如下:

s31、一次拉深步骤如下:将料片涂上拉深油,放入一次拉深模具,启动一次压料机,进行第一次拉深,所述一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4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一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为245mm的锅体;

s32、二次拉深步骤如下:将一次拉伸后的锅体,涂上拉深油,置入二次拉深模具,对锅体进行第二次拉深,所述二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2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二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至270mm的锅体。

s4、切边:将二次拉深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切边处理;

s5、卷边:将切边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卷边处理;

s6、清洗退火:将卷边后的锅胚进行清洗后,在800摄氏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后,再次清洗;

s7、胀形:将退火清洗后的锅胚胀形为锅体,且锅体开口直径小于锅体中部直径;胀形包括1~3次胀形,根据尺寸需要通过1~3次胀形得到锅体;

其具体工艺如下:

s71、一次胀形:把退火清洗后的锅体套装进胀形机,使锅体内侧表面套在胀形机的胀形块的外围;然后启动胀形机完成第一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5%;

s72、二次胀形:一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二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10%;

s73、三次胀形:二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三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15%;

s8、焊接:将清洗后的锅体与底部多层材料进行焊接;

s9、加热复打:将焊接后的锅体底部进行加热复打;加热温度400℃,加热时间约30s,复打力2000t。

s10、抛光磨砂:将复打后的锅体,抛光磨砂后制成本装置。

实施例2:

一种焖烧锅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料片落料:将原材料冲裁落料,制成圆形的料片;所述料片落料通过曲柄压力机冲裁落料;曲柄压力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作平稳,工作可靠;

s2、打磨:将料片进行打磨;

s3、拉深:经过一次拉深后,然后进行二次拉深;

其具体工艺如下:

s31、一次拉深步骤如下:将料片涂上拉深油,放入一次拉深模具,启动一次压料机,进行第一次拉深,所述一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6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一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为250mm的锅体;

s32、二次拉深步骤如下:将一次拉伸后的锅体,涂上拉深油,置入二次拉深模具,对锅体进行第二次拉深,所述二次压料机压力的合适范围为300t,拉深速度为20mm/s,拉深时在所述压力的合适范围内调节所述二次压料机的压力,得到拉深高度至300mm的锅体。

s4、切边:将二次拉深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切边处理;

s5、卷边:将切边后的锅胚开口边缘进行卷边处理;

s6、清洗退火:将卷边后的锅胚进行清洗后,在900摄氏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后,再次清洗;

s7、胀形:将退火清洗后的锅胚胀形为锅体,且锅体开口直径小于锅体中部直径;胀形包括1~3次胀形,根据产品尺寸通过1~3次胀形得到锅体;

其具体工艺如下:

s71、一次胀形:把退火清洗后的锅体套装进胀形机,使锅体内侧表面套在胀形机的胀形块的外围;然后启动胀形机完成第一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5%;

s72、二次胀形:一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二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10%;

s73、三次胀形:二次胀形完毕后,进行三次胀形;胀形变形量为15%;

s8、焊接:将清洗后的锅体与底部多层材料进行焊接;

s9、加热复打:将焊接后的锅体底部进行加热复打;加热温度500℃,加热时间约40s,复打力2000t。

s10、抛光磨砂:将复打后的锅体,抛光磨砂后制成本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

(1)相较于传统的生产工艺先拉伸后复打再胀形,容易在胀形时破坏复打底部的附着牢固度和致密性,造成产品不良和报废;本发明通过改进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工艺为先拉伸后胀形再复打,提高了鼓型复底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合格率;

(2)传统工艺先拉伸后复打后,再将产品折返至前序工艺进行胀形,而本发明先拉伸后胀形再复打,无需折返至前序工艺,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本发明通过三次小变形量把锅胚胀成形,确保不会出现胀裂现象,胀形的锅体尺寸精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