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4167发布日期:2018-09-04 22: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车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



背景技术:

车床包括普通车床及数控车床在进行加工时要求刀具的刀尖必须位于回转零件的中心高,否则就会改变刀具切削的实际前角及后角,或者在切断时零件不能切断,并且非常容易造成打刀,传统刀具在制造好以后刀具的中心高就固定下来,对于焊接式的车刀,当刀具刃磨后,特别是刃磨前刀面后,会造成安装刀具的实际中心高变低,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厚薄不同的一些垫片进行安装调整,此种方法进行中心高的调整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垫片经过多次使用后的平整度不好,特别是多片组合后,由于垫片平整度不好,上紧压刀螺丝时会造成,安装不牢靠的现象。

能否设计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安装牢靠车刀,并且可以快捷的调整车刀的中心高,就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能够方便、快捷并且有级的调整安装车刀的高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包括刀体及带尖齿半框,带尖齿半框与所述刀体相匹配,带尖齿半框的侧壁设有第一尖齿,带尖齿半框顶部为半开口状,刀体轴向的侧壁设有第二尖齿,第二尖齿与第一尖齿的外形及齿间距均相同,使得刀体与带尖齿半框的侧壁任意位置咬合。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第一尖齿与第二尖齿均为三角形尖齿,第一尖齿的牙形角为20°~80°,第一尖齿的齿间距为0.1mm~1.5mm,第二尖齿与第一尖齿的牙形角及齿间距均相等。

第一尖齿与第二尖齿均为梯形齿,第一尖齿的两梯形斜面之间夹角为15°~30°,第一尖齿的齿间距为0.3mm~1.5mm,第二尖齿与第一尖齿的两梯形斜面之间夹角及齿间距均相等。

第一尖齿与第二尖齿均为渐开线齿,第一尖齿的压力角为8°~45°,模数为0.1~0.5,第一尖齿的齿间距为0.3mm~1.5mm,第二尖齿与第一尖齿的压力角及模数相等。

刀体的横截面为山字形,带尖齿半框的结构与刀体相匹配。

带尖齿半框的横截面为山字形,刀体与带尖齿半框的结构相匹配。

带尖齿半框轴向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为向外扩的对称斜面,两外侧壁与底面连接处为圆角。

还包括有若干个加强横杆,刀体的侧壁上竖直开有若干个矩形通槽,加强横杆与矩形通槽一一对应,带尖齿半框的侧壁上开有与矩形通槽相配合使用的孔洞。

矩形通槽的数量为2~6个。

本发明的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使用在车床加工中,当需要调节车刀高度时只需要调节刀体与带尖齿半框的咬合位置即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整体轴测图;

图2本发明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分解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本发明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其中一种结构整体轴测图;

图5是图4的分解图;

图6本发明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其中一种结构整体轴测图;

图7是图6的分解图;

图8本发明带加强横杆设计的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轴测图;

图9是图8的分解图;

图10是图8中刀体轴测图;

图11本发明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其中一种结构轴测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图;

图13本发明带梯形齿设计的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高度车刀整体轴测图;

图14是图13的分解图;

图15是图14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中,1.刀体,1-1.第二尖齿,1-2.矩形通槽,2.加强横杆,3.带尖齿半框,3-1.第一尖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如图1、2及3所示,包括刀体1及带尖齿半框3,带尖齿半框3与所述刀体1相匹配,带尖齿半框3的侧壁设有第一尖齿3-1,带尖齿半框3顶部为半开口状,刀体1轴向的侧壁设有第二尖齿1-1,第二尖齿1-1与第一尖齿3-1的外形及齿间距均相同,使得刀体1与带尖齿半框3的侧壁任意位置咬合。

第一尖齿3-1与第二尖齿1-1均为三角形尖齿,第一尖齿3-1的牙形角为20°~80°,第一尖齿3-1的齿间距为0.1mm~1.5mm,第二尖齿1-1与第一尖齿3-1的牙形角及齿间距均相等。

如图13-15所示,第一尖齿3-1与第二尖齿1-1均为梯形齿,第一尖齿3-1的两梯形斜面之间夹角为15°~30°,第一尖齿3-1的齿间距为0.3mm~1.5mm,第二尖齿1-1与第一尖齿3-1的两梯形斜面之间夹角及齿间距均相等。

第一尖齿3-1与第二尖齿1-1均为渐开线齿,第一尖齿3-1的压力角为8°~45°,模数为0.1~0.5,第一尖齿3-1的齿间距为0.3mm~1.5mm,第二尖齿1-1与第一尖齿3-1的压力角及模数相等。

如图4及5所示,刀体1的横截面为山字形,带尖齿半框3的结构与刀体1相匹配。

如图6及7所示,带尖齿半框3的横截面为山字形,刀体1与带尖齿半框3的结构相匹配。

如图11及12所示,为加强带尖齿半框的强度带尖齿半框3轴向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为向外扩的对称斜面,两外侧壁与底面连接处为圆角。

如图8-10所示,还包括有若干个加强横杆2,刀体1的侧壁上竖直开有若干个矩形通槽5,加强横杆2与矩形通槽1-2一一对应,所述带尖齿半框3的侧壁上开有与矩形通槽1-2相配合使用的孔洞。

矩形通槽1-2的数量为2~6个。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刀体1及带尖齿半框3侧壁上的尖齿可以采用三角形齿的方案,三角形尖齿牙形角可以在20°~80°之间,三角形尖齿的间距可以是0.1~1.5毫米之间,而且同一套刀体和带尖齿半框的牙形角、间距必须相等,这个才能保证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咬合,当采用较大牙形角时由于不能自锁,当车床刀架的压刀螺丝压紧刀体时,带尖齿半框3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张开力的影响,此时必须采用增大带尖齿半框3壁厚的办法,用以保证带尖齿半框3不变形,也可以采用带尖齿半框3外框可以采用倾斜面、带圆角设计,用以增加强度,还可以采用刀体1和带尖齿突起半框3的设计用增加加强横杆2的办法增加强度,并且在刀体1内部设有配套的矩形通槽1-2用来保证刀体1可以进行上下调整,加强横杆2及配套矩形通槽1-2的数量可以是2~4个。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刀体1及带尖齿半框3侧壁上的尖齿可以采用梯形齿设计,两梯形斜面之间夹角可以是15°~30°,相邻梯形齿之间的间距为0.3~1.5毫米之间,而且同一套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的梯形斜面之间夹角、相邻梯形齿间距必须相等,这个才能保证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咬合,当采用梯形斜面之间夹角,由于不能自锁,当车床刀架的压刀螺丝压紧刀体时,带尖齿半框3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张开力的影响,此时必须采用增大带尖齿半框壁厚的办法,用以保证带尖齿半框3不变形,也可以采用带尖齿半框3外框可以采用倾斜面、带圆角设计,用以增加强度,还可以采用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用增加加强横杆2的办法增加强度,并且在刀体1内部设有配套的矩形通槽1-2用来保证刀体1可以进行上下调整,加强横杆2及配套矩形通槽1-2的数量可以是2~6个。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刀体1及带尖齿半框3侧壁上的尖齿可以采用渐开线齿的方案,渐开线齿的压力角可以在8°~45°之间,模数在0.1~0.5之间,当压力角为20°时根据周节的计算公式可知间距在0.314~1.07毫米之间,而且同一套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的压力角、模数必须相等,这才能保证刀体1和带尖齿半框3,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啮合,当采用较大压力角时由于不能自锁,当车床刀架的压刀螺丝压紧刀体时,带尖齿半框3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张开力的影响,此时必须采用增大带尖齿半框3壁厚的办法,用以保证带尖齿半框3不变形,也可以采用带尖齿半框3外框可以采用倾斜面、带圆角设计,用以增加强度,还可以采用刀体1和带尖齿突起半框3的设计用增加加强横杆2的办法增加强度,并且在刀体1内部设有配套的矩形通槽1-2用来保证刀体1可以进行上下调整,加强横杆2及配套矩形通槽1-2的数量可以是2~4个。

本发明的一种侧面带尖齿高度可调车刀的优点是:可以方便的使用在车床加工中,当需要调节车刀高度时只需要调节刀体与带尖齿半框的咬合位置即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