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6204发布日期:2018-07-31 22: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属于汽车配件拉削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拉削是一种能够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和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拉削时,在拉刀一次工作行程中完成了粗切、半精切和精切加工,拉削时切削的速度一般不高,所以切削时发热少,切削温度低,加上拉刀有修光刀齿、机床传动简单等原因,均有利于获得高的加工质量。

键槽大都由刨床加工而成,对于汽车配件中的内孔表面上设有多个键槽而言,刨床只能逐槽加工,加工效率低,对于单键槽的配件也需要制备专门的设备,才能实现多配件的同时加工,无论是单键槽汽车配件的多配件同时加工还是多键槽汽车配件的单件加工,拉床都具有很大优势,但现有的拉床都是通用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现有技术汽车配件拉削设备与许多其他切削作业不同,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刀具的磨损或刀具使用寿命,在拉削情况下,数个齿同时啮合,而且切屑宽度经常很大,切屑不易移除和不能及时对刀具进行润滑都会影响配件加工的质量以及减少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以解决汽车配件拉销设备与许多其他切削作业不同,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刀具的磨损或刀具使用寿命,在拉削情况下,数个齿同时啮合,而且切屑宽度经常很大,切屑不易移除和不能及时对刀具进行润滑都会影响配件加工的质量以及减少刀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其结构包括切屑收集箱、导屑管、玻璃双开门、数控拉削机、三色警报、控制器、支撑脚、切屑收集增效装置组成;所述的数控拉削机顶部设有三色警报,所述的三色警报垂直固定在数控拉削机上,所述的数控拉削机前端中心位置设有玻璃双开门,所述的玻璃双开门和数控拉削机铰链连接,所述的玻璃双开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扣合固定在数控拉削机表面凹槽上,所述的数控拉削机底部设有切屑收集增效装置,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和数控拉削机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底部均匀等距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上端与切屑收集增效装置底面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一侧设有导屑管,所述的导屑管一端与切屑收集增效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屑管下方设有切屑收集箱,所述的切屑收集箱和导屑管相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由切屑出料导管、触发控制机构、吸屑风机、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外罩、齿轮推料机构、吸合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设于外罩内部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进料口处设有吸屑风机,所述的吸屑风机和切屑出料导管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下方设有吸合传动机构,所述的吸合传动机构和吸屑风机相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一侧设有触发控制机构,所述的触发控制机构和吸合传动机构相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另一侧设有齿轮推料机构,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和吸合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上方设有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所述的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和齿轮推料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触发控制机构由压杆、滑套、第一弹簧、压钮、第一滑轮组、一号支架、静触头、动触头、第一滑槽、第二弹簧、第一传动线组成;所述的压杆一端设有压钮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的压杆另一端与第一传动线相连接,所述的压钮一侧设有滑套,所述的滑套和压杆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压钮和滑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左右两端分别与压钮和滑套连接,所述的压杆下方设有一号支架,所述的一号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和一号支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一号支架一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和一号支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槽底部设有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垂直固定在第一滑槽上,所述的静触头一端设有动触头,所述的静触头和动触头相配合,所述的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左右两端分别与静触头和动触头连接,所述的压杆和动触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线,所述的第一传动线通过第一滑轮组与动触头连接,所述的静触头和动触头与吸合传动机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合传动机构由电磁铁、立杆、第三弹簧、活动滑杆、第二滑槽、衔铁、第一齿条组成,所述的立杆两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二滑槽紧贴固定在立杆外壁上,所述的立杆上设有活动滑杆,所述的活动滑杆和立杆成十字结构并且活动滑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滑杆顶部设有衔铁,所述的衔铁扣合固定在活动滑杆顶面上,所述的立杆一侧设有第三弹簧另一侧设有电磁铁,所述的第三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和活动滑杆上,所述的电磁铁扣合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凹槽上,所述的活动滑杆一端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垂直固定在活动滑杆上,所述的电磁铁通过导线分别与静触头和动触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由传动圆盘、第一齿轮、主动件、第一滚轮、连杆、从动件、第二滚轮、第二齿条、u型滑槽、推杆、推屑板组成,所述的第一齿轮后端设有传动圆盘,所述的传动圆盘和第一齿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一侧设有主动件,所述的主动件通过一端设有的第一滚轮与传动圆盘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主动件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从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件顶端设有u型滑槽,所述的u型滑槽和从动件相焊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上方设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一端设有推屑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的第二滚轮和推屑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推杆通过第二滚轮与u型滑槽采用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齿轮设于第一齿条轮齿一侧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通过第二齿条与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由线筒、第二传动线、第二齿轮、第二支架、第二滑轮组、第四弹簧、出油阀门、储油箱、弹簧限位支座、第一滑块、第一活塞、一号滑轨、回油管、集油传输机构组成,所述的第二齿轮前端设有线筒,所述的线筒紧贴固定在第二齿轮表面上,所述的第二齿轮上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的第二滑轮组和第二支架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支架一端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外壁上另一端设有储油箱,所述的储油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号滑轨和回油管,所述的一号滑轨紧贴固定在储油箱外壁上,所述的回油管上端与储油箱连接,所述的储油箱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和储油箱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活塞左端与第一滑块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和一号滑轨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号滑轨上端设有弹簧限位支座,所述的弹簧限位支座和一号滑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弹簧限位支座和第一滑块之间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的第四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限位支座底面和第一滑块顶面上,所述的第一滑块和线筒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线,所述的第二传动线通过第二滑轮组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的储油箱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油阀门,所述的出油阀门和储油箱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油传输机构设于储油箱下方,所述的储油箱通过回油管与集油传输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二齿条上方设有第二齿轮并且二者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油传输机构由集油箱、第三滑轮组、第三传动线、第五弹簧、第二滑块、二号滑轨、第二活塞、进油单向阀组成,所述的集油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号滑轨和进油单向阀,所述的二号滑轨紧贴固定在集油箱外壁上,所述的进油单向阀和集油箱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油箱内部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二活塞和集油箱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活塞左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和二号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顶部上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的第五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二号滑轨和第二滑块上,所述的第二滑块通过第三传动线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三滑轮组和第三传动线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油箱通过回油管与集油箱顶面出油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油箱顶端设有的出油阀门与出油软管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数控拉削机刀具润滑处,从而能够在加工配件时及时对刀具进行润滑,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油箱一侧设有的进油单向阀一端与进油软管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刀具一侧的接油盆上,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将切屑收集增效装置安装在数控拉削机底部出屑口处,当数控拉削机开始进行拉削作业时产生的切屑会被吸屑风机吸入切屑出料导管,此时按住压钮一端设有的压杆会沿滑套滑动,因为压杆的移动第一弹簧会受力压缩,此时第一传动线被拉动,因为第一传动线另一端与动触头连接,所以当第一传动线被拉动时动触头会沿第一滑槽并且与静触头相接触,此时第二弹簧受力压缩,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触发控制机构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合并与分离,实现节能的同时电磁铁高效率作业;当电磁铁产生磁性时,此前被吸屑风机吸入切屑出料导管内的切屑会被电磁铁吸附并且成堆集中在一起,此时衔铁因为电磁铁的磁性会带动活动滑杆沿立杆上设有的第二滑槽向上移动,此时第三弹簧受力压缩,第一齿条传动第一齿轮旋转,吸合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切屑进行集中收纳在通过齿轮推料机构整体推出;第一齿轮旋转时会带动传动圆盘旋转,当传动圆盘旋转的位置如图3中所示时,主动件会通过连杆驱动从动件向左侧倾斜,从而实现将推杆推出,推杆会带动推屑板向前推进将切屑从切屑出料导管推出,齿轮推料机构的结构设计是通过第一齿轮与吸合传动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齿条,能够实现同步工作,降低切屑输出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推杆推出时因为顶面设有的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以此时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当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时线筒会将第二传动线收入筒内,此时第一滑块沿一号滑轨向上滑动,第一活塞将储油箱从出油阀门施压输出,因为第三传动线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以当第一滑块沿一号滑轨向上滑动时,第二滑块被拉动沿二号滑轨向上滑动,此时第二活塞将集油箱收集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输入到储油箱内,从而实现二次回收再利用,提高刀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将切屑收集增效装置安装在数控拉削机底部出屑口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通过能够及时对刀具拉削作业中产生的切屑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能够循环低粘度润滑油对工作中刀具进行润滑,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汽车配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切屑收集增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切屑收集增效装置的动态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的动态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的图3中a的放大图。

图中:切屑收集箱-1、导屑管-2、玻璃双开门-3、数控拉削机-4、三色警报-5、控制器-6、支撑脚-7、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切屑出料导管-81、触发控制机构-82、压杆-821、滑套-822、第一弹簧-823、压钮-824、第一滑轮组-825、一号支架-826、静触头-827、动触头-828、第一滑槽-829、第二弹簧-8210、第一传动线-8211、吸屑风机-83、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线筒-841、第二传动线-842、第二齿轮-843、第二支架-844、第二滑轮组-845、第四弹簧-846、出油阀门-847、储油箱-848、弹簧限位支座-849、第一滑块-8410、第一活塞-8411、一号滑轨-8412、回油管-8413、集油传输机构-8414、集油箱-841401、第三滑轮组-841402、第三传动线-841403、第五弹簧-841404、第二滑块-841405、二号滑轨-841406、第二活塞-841407、进油单向阀-841408、外罩-85、齿轮推料机构-86、传动圆盘-861、第一齿轮-862、主动件-863、第一滚轮-864、连杆-865、从动件-866、第二滚轮-867、第二齿条-868、u型滑槽-869、推杆-8610、推屑板-8611、吸合传动机构-87、电磁铁-871、立杆-872、第三弹簧-873、活动滑杆-874、第二滑槽-875、衔铁-876、第一齿条-8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其结构包括切屑收集箱1、导屑管2、玻璃双开门3、数控拉削机4、三色警报5、控制器6、支撑脚7、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组成;所述的数控拉削机4顶部设有三色警报5,所述的三色警报5垂直固定在数控拉削机4上,所述的数控拉削机4前端中心位置设有玻璃双开门3,所述的玻璃双开门3和数控拉削机4铰链连接,所述的玻璃双开门3一侧设有控制器6,所述的控制器6扣合固定在数控拉削机4表面凹槽上,所述的数控拉削机4底部设有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和数控拉削机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底部均匀等距设有四个支撑脚7,所述的支撑脚7上端与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底面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一侧设有导屑管2,所述的导屑管2一端与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连接,所述的导屑管2下方设有切屑收集箱1,所述的切屑收集箱1和导屑管2相配合,所述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由切屑出料导管81、触发控制机构82、吸屑风机83、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外罩85、齿轮推料机构86、吸合传动机构87组成,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81设于外罩85内部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81进料口处设有吸屑风机83,所述的吸屑风机83和切屑出料导管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81下方设有吸合传动机构87,所述的吸合传动机构87和吸屑风机83相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81一侧设有触发控制机构82,所述的触发控制机构82和吸合传动机构87相配合,所述的切屑出料导管81另一侧设有齿轮推料机构86,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86和吸合传动机构87传动连接,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86上方设有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所述的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和齿轮推料机构86传动连接,所述的触发控制机构82由压杆821、滑套822、第一弹簧823、压钮824、第一滑轮组825、一号支架826、静触头827、动触头828、第一滑槽829、第二弹簧8210、第一传动线8211组成;所述的压杆821一端设有压钮824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的压杆821另一端与第一传动线8211相连接,所述的压钮824一侧设有滑套822,所述的滑套822和压杆821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压钮824和滑套82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23,所述的第一弹簧823左右两端分别与压钮824和滑套822连接,所述的压杆821下方设有一号支架826,所述的一号支架826上设有第一滑轮组825,所述的第一滑轮组825和一号支架82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一号支架826一端设有第一滑槽829,所述的第一滑槽829和一号支架82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槽829底部设有静触头827,所述的静触头827垂直固定在第一滑槽829上,所述的静触头827一端设有动触头828,所述的静触头827和动触头828相配合,所述的静触头827和动触头828之间设有第二弹簧8210,所述的第二弹簧8210左右两端分别与静触头827和动触头828连接,所述的压杆821和动触头828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线8211,所述的第一传动线8211通过第一滑轮组825与动触头828连接,所述的静触头827和动触头828与吸合传动机构87相配合,所述的吸合传动机构87由电磁铁871、立杆872、第三弹簧873、活动滑杆874、第二滑槽875、衔铁876、第一齿条877组成,所述的立杆872两侧设有第二滑槽875,所述的第二滑槽875紧贴固定在立杆872外壁上,所述的立杆872上设有活动滑杆874,所述的活动滑杆874和立杆872成十字结构并且活动滑杆874与第二滑槽875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滑杆874顶部设有衔铁876,所述的衔铁876扣合固定在活动滑杆874顶面上,所述的立杆872一侧设有第三弹簧873另一侧设有电磁铁871,所述的第三弹簧87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81和活动滑杆874上,所述的电磁铁871扣合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81凹槽上,所述的活动滑杆874一端设有第一齿条877,所述的第一齿条877垂直固定在活动滑杆874上,所述的电磁铁871通过导线分别与静触头827和动触头828连接,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86由传动圆盘861、第一齿轮862、主动件863、第一滚轮864、连杆865、从动件866、第二滚轮867、第二齿条868、u型滑槽869、推杆8610、推屑板8611组成,所述的第一齿轮862后端设有传动圆盘861,所述的传动圆盘861和第一齿轮86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862一侧设有主动件863,所述的主动件863通过一端设有的第一滚轮864与传动圆盘86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主动件863另一端通过连杆865与从动件866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件866顶端设有u型滑槽869,所述的u型滑槽869和从动件866相焊接,所述的第一齿轮862上方设有推杆8610,所述的推杆8610一端设有推屑板8611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867,所述的第二滚轮867和推屑板861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推杆8610通过第二滚轮867与u型滑槽869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862设于第一齿条877轮齿一侧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推料机构86通过第二齿条868与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传动连接,所述的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由线筒841、第二传动线842、第二齿轮843、第二支架844、第二滑轮组845、第四弹簧846、出油阀门847、储油箱848、弹簧限位支座849、第一滑块8410、第一活塞8411、一号滑轨8412、回油管8413、集油传输机构8414组成,所述的第二齿轮843前端设有线筒841,所述的线筒841紧贴固定在第二齿轮843表面上,所述的第二齿轮843上方设有第二支架844,所述的第二支架844上设有第二滑轮组845,所述的第二滑轮组845和第二支架844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支架844一端固定在切屑出料导管81外壁上另一端设有储油箱848,所述的储油箱84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号滑轨8412和回油管8413,所述的一号滑轨8412紧贴固定在储油箱848外壁上,所述的回油管8413上端与储油箱848连接,所述的储油箱848内部设有第一活塞8411,所述的第一活塞8411和储油箱848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活塞8411左端与第一滑块8410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8410和一号滑轨8412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号滑轨8412上端设有弹簧限位支座849,所述的弹簧限位支座849和一号滑轨841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弹簧限位支座849和第一滑块8410之间设有第四弹簧846,所述的第四弹簧84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限位支座849底面和第一滑块8410顶面上,所述的第一滑块8410和线筒841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线842,所述的第二传动线842通过第二滑轮组845与第一滑块8410连接,所述的储油箱848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油阀门847,所述的出油阀门847和储油箱848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油传输机构8414设于储油箱848下方,所述的储油箱848通过回油管8413与集油传输机构8414连接,所述的第二齿条868上方设有第二齿轮843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的集油传输机构8414由集油箱841401、第三滑轮组841402、第三传动线841403、第五弹簧841404、第二滑块841405、二号滑轨841406、第二活塞841407、进油单向阀841408组成,所述的集油箱84140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号滑轨841406和进油单向阀841408,所述的二号滑轨841406紧贴固定在集油箱841401外壁上,所述的进油单向阀841408和集油箱841401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油箱841401内部设有第二活塞841407,所述的第二活塞841407和集油箱841401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活塞841407左端与第二滑块841405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841405和二号滑轨841406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841405顶部上设有第五弹簧841404,所述的第五弹簧841404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二号滑轨841406和第二滑块841405上,所述的第二滑块841405通过第三传动线841403与第一滑块8410连接,所述的第三滑轮组841402和第三传动线84140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储油箱848通过回油管8413与集油箱841401顶面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的储油箱848顶端设有的出油阀门847与出油软管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数控拉削机4刀具润滑处,从而能够在加工配件时及时对刀具进行润滑,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所述的集油箱841401一侧设有的进油单向阀841408一端与进油软管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刀具一侧的接油盆上,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安装在数控拉削机4底部出屑口处,当数控拉削机4开始进行拉削作业时产生的切屑会被吸屑风机83吸入切屑出料导管81,此时按住压钮824一端设有的压杆821会沿滑套822滑动,因为压杆821的移动第一弹簧823会受力压缩,此时第一传动线8211被拉动,因为第一传动线8211另一端与动触头828连接,所以当第一传动线8211被拉动时动触头828会沿第一滑槽829并且与静触头827相接触,此时第二弹簧8210受力压缩,电磁铁871通电产生磁性,触发控制机构82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动触头828和静触头827的合并与分离,实现节能的同时电磁铁871高效率作业;当电磁铁871产生磁性时,此前被吸屑风机83吸入切屑出料导管81内的切屑会被电磁铁871吸附并且成堆集中在一起,此时衔铁876因为电磁铁871的磁性会带动活动滑杆874沿立杆872上设有的第二滑槽875向上移动,此时第三弹簧873受力压缩,第一齿条877传动第一齿轮862旋转,吸合传动机构87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切屑进行集中收纳在通过齿轮推料机构86整体推出;第一齿轮862旋转时会带动传动圆盘861旋转,当传动圆盘861旋转的位置如图3中所示时,主动件863会通过连杆865驱动从动件866向左侧倾斜,从而实现将推杆8610推出,推杆8610会带动推屑板8611向前推进将切屑从切屑出料导管81推出,齿轮推料机构86的结构设计是通过第一齿轮862与吸合传动机构87上设有的第一齿条877,能够实现同步工作,降低切屑输出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推杆8610推出时因为顶面设有的第二齿条868与第二齿轮843相啮合,所以此时第二齿轮843顺时针旋转,当第二齿轮843顺时针旋转时线筒841会将第二传动线842收入筒内,此时第一滑块8410沿一号滑轨8412向上滑动,第一活塞8411将储油箱848从出油阀门847施压输出,因为第三传动线841403一端与第一滑块8410连接,所以当第一滑块8410沿一号滑轨8412向上滑动时,第二滑块841405被拉动沿二号滑轨841406向上滑动,此时第二活塞841407将集油箱841401收集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8413输入到储油箱848内,从而实现二次回收再利用,提高刀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电磁铁871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汽车配件拉削设备与许多其他切削作业不同,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刀具的磨损或刀具使用寿命,在拉削情况下,数个齿同时啮合,而且切屑宽度经常很大,切屑不易移除和不能及时对刀具进行润滑都会影响配件加工的质量以及减少刀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拉削设备,将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安装在数控拉削机4底部出屑口处,切屑收集增效装置8通过能够及时对刀具拉削作业中产生的切屑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循环回流式润滑机构84能够循环低粘度润滑油对工作中刀具进行润滑,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汽车配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