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5952发布日期:2018-10-12 21: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造船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史前刳木为舟起,在漫长的时期内人类制造的都是利用人力或风力推进的木船,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从此船舶进入了以钢船为主、以机器为动力的时代。钢板需要经过卷压成特定的弧度来减少航行中的阻力,钢板弧度的精度影响着船舶在海面上速度,同时钢板的弧度对生产船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动的卷板方法中往往因为挤压辊的转轴磨损和变形,影响着卷板的质量,如果频繁跟换挤压筒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目前生产中的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卷板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0413616.0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生产用液压卷板机,包括底座、电机,所述底座上面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旁边设置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旁边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旁边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旁边设置有所述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辊筒,所述下辊筒上面设置有上辊筒,所述上辊筒上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面设置有测距仪,所述液压杆上面设置有液压阀,所述机架旁边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面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机架侧面安装有油泵。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板材进行卷压,但是该技术方案不能够减小滚筒转轴的磨损,从而影响了板材的卷压精度;同时该技术方案不能够对滚筒的表面进行自动清理;使得该发明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生产船舶用的板材进行卷压,能够减小挤压辊转轴的受力,降低挤压辊转轴的磨损;本发明采用的卷板机通过间距调节单元和驱动单元配合来使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对板材进行卷压;通过一号承压模块和二号承压模块配合来减小挤压辊转轴的受力;提高了板材的卷板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板材进行切割和清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处理后的板材放入卷板机中;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的板材进行卷压;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卷压后的板材进行焊接;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焊接后的板材进行喷涂;

其中,该方法采用的卷板机包括一号底板、一号支撑块、二号支撑块、上挤压辊、下挤压辊、间距调节单元、驱动机构、一号承压模块和二号承压模块;所述一号底板通过支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一号支撑块固定安装在一号底板顶表面的一侧,二号支撑块安装在一号底板顶表面的另一侧;所述上挤压辊通过间距调节单元来安装在一号支撑块和二号支撑块之间,所述下挤压辊和上挤压辊的安装方式一致;上挤压辊通过与下挤压辊配合来对板材进行卷板;所述一号支撑块的内表面设有一号矩形槽;所述间距调节单元安装在一号矩形槽中;所述间距调节单元设于一号矩形槽中,间距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的距离;所述一号承压模块用于对上挤压辊进行支撑;所述二号承压模块用于对下挤压辊进行支撑;所述二号承压模块与一号承压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

所述间距调节单元包括一号移动板、二号移动板和双向丝杆;所述一号移动板的顶表面设有贯穿至底表面的一号螺纹孔;所述二号移动板的顶表面设有贯穿至底表面的二号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杆通过与一号螺纹孔、二号螺纹孔配合、其用于使一号移动板和二号移动板在竖直方向上作反方向运动;上挤压辊转轴的边沿处设有一号蜗轮,下挤压辊转轴的边沿处设有二号蜗轮,一号支撑块顶表面设有贯穿至一号矩形槽的二号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一号螺纹线和二号螺纹线,所述一号螺纹线和二号螺纹线的螺距比为三比一,且一号螺纹线和二号螺纹线的旋向相反;所述一号螺纹线用于带动一号蜗轮转动;所述二号螺纹线用于带动二号蜗轮转动;所述蜗杆通过二号通孔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转动;

电机通过间距调节单元来调控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的距离,从而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板材设于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一号承压模块和二号承压模块配合来对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转动轴承受的压力,用于提高挤压辊的使用寿命,电机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材的卷板。

优选的,所述一号承压模块包括一号供气柱、一号气压杆和承压部件;所述一号供气柱的一端通过滑动伸缩杆与一号支撑块固定连接,一号供气柱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二号支撑块固定连接;承压部件通过一号气压杆固定安装在一号供气柱上;所述一号供气柱的表面设置有三号通气孔,三号通气孔用于使一号供气柱来向一号气压杆输送气体。抽吸泵通过向一号供气柱输送气体,该气体经过三号通气孔流入到一号气压杆中,一号气压杆推动承压部件与上挤压辊的表面接触,从而使承压部件对上挤压辊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承压部件包括二号供气柱和多个安装盒、安装盒的数量为八至十个;安装盒中设有滚球、推板和弹簧;所述二号供气柱的一侧与一号气压杆固定连接,二号供气柱的另一侧与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顶表面设有通气口,安装盒的底表面设有开口;所述二号供气柱表面设有与通气口相连通的三号通孔所述安装盒中设有滚球、推板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盒的顶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板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底表面与滚球相互挤压。抽吸泵向二号供气柱中输送气体,二号供气柱中的气体通过三号通孔流入到安装盒中,气体挤压推板,从而使滚球与上挤压辊接触,进而实现了对上挤压辊进行支撑,减小了上挤压辊转轴的受力。

优选的,所述多个安装盒中的相邻的安装盒之间设有清扫单元;所述清扫单元包括凸轮柱和清扫部件,所述凸轮柱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相邻两个安装盒之间;所述凸轮柱的最远端设置有一号槽,一号槽为长方体型槽;所述一号槽的侧表面对称设有二号开口;所述清扫部件通过一号槽和二号开口安装在凸轮柱中。清扫单元工作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凸轮柱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凸轮柱的最远端设置的清扫部件与上挤压辊接触,上挤压辊转动时,清扫部件对上挤压辊进行清扫;同时液压杆通过带动一号供气柱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使清扫部件与上挤压辊的表面充分接触,进而提高了清扫部件对上挤压辊的清扫效率。

优选的,所述清扫部件包括毛刷板、一号导杆、固定块和二号导杆;所述二号导杆的一端设于二号开口中,二号导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槽来与固定块的表面铰接;所述二号导杆为滑动伸缩杆,且二号导杆位于二号开口中的部位套有弹簧;所述固定块通过一号导杆与毛刷头连接;所述固定块为圆柱型,固定块相对与毛刷板的表面设有三号开口;所述一号导杆的一端位于开口中,一号导杆的外层套有弹簧,该弹簧位于固定块和毛刷板之间。所述二号导杆通过与弹簧配合用于对固定块进行限位,同时固定块能够在一号槽中摆动,从而使得毛刷板能够对上挤压辊进行摆动清理,从而提高了上挤压辊表面的清理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卷板机包括一号底板、一号支撑块、二号支撑块、上挤压辊、下挤压辊、间距调节单元、驱动机构、一号承压模块和二号承压模块;所述上挤压辊通过与二号挤压辊配合来对板材进行卷压,所述间距调节单元用于控制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能够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卷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反向转动,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本装置对板材的卷压。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卷板机中所述间距调节单元包括一号移动板、二号移动板和双向丝杆,一号移动板用于带动上挤压辊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二号移动板用于带动下挤压辊在竖直方向运动,双向丝杆通过转动能够使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作反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挤压辊的转轴上设有一号蜗轮,下挤压辊的转轴上设有二号蜗轮,电机通过蜗杆和一号蜗轮、二号蜗轮配合来带动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转动,同时蜗杆上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一号螺纹线和二号螺纹线,用于使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挤压。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本发明本发明采用的卷板机中所述一号承压模块包括一号供气柱、一号气压杆和承压部件;一号供气柱通过与一号气压杆配合来使承压部件对上挤压辊进行支撑;所述承压部件包括二号供气柱和多个安装盒;安装盒中设有滚球、推板和弹簧;所述弹簧通过与推板配合来使滚球与上挤压辊的表面接触,滚球用于对上挤压辊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卷压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c-c剖视图;

图6是图2中f-f剖视图;

图中:一号底板1、一号支撑块11、二号支撑块12、上挤压辊13、下挤压辊14、间距调节单元2、驱动机构3、一号承压模块4、二号承压模块5、一号矩形槽15、一号移动板21、二号移动板22、双向丝杆23、一号蜗轮16、二号蜗轮17、蜗杆31、一号螺纹线311、二号螺纹线312、一号供气柱41、一号气压杆42、承压部件43、三号通气孔35、二号供气柱51、安装盒52、滚球53、推板54、清扫单元6、凸轮柱61、清扫部件62、一号槽63、二号开口64、毛刷板621、一号导杆622、固定块623、二号导杆6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船舶板材卷制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板材进行切割和清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处理后的板材放入卷板机中;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的板材进行卷压;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卷压后的板材进行焊接;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焊接后的板材进行喷涂;

其中,该方法采用的卷板机包括一号底板1、一号支撑块11、二号支撑块12、上挤压辊13、下挤压辊14、间距调节单元2、驱动机构3、一号承压模块4和二号承压模块5;所述一号底板1通过支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一号支撑块11固定安装在一号底板1顶表面的一侧,二号支撑块12安装在一号底板1顶表面的另一侧;所述上挤压辊13通过间距调节单元2来安装在一号支撑块11和二号支撑块12之间,所述下挤压辊14和上挤压辊13的安装方式一致;上挤压辊13通过与下挤压辊14配合来对板材进行卷板;所述一号支撑块11的内表面设有一号矩形槽15;所述间距调节单元2安装在一号矩形槽15中;所述间距调节单元2设于一号矩形槽15中,间距调节单元2用于调节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的距离;所述一号承压模块4用于对上挤压辊13进行支撑;所述二号承压模块5用于对下挤压辊14进行支撑;所述二号承压模块5与一号承压模块4的工作原理相同;

所述间距调节单元2包括一号移动板21、二号移动板22和双向丝杆23;所述一号移动板21的顶表面设有贯穿至底表面的一号螺纹孔;所述二号移动板22的顶表面设有贯穿至底表面的二号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杆23通过与一号螺纹孔、二号螺纹孔配合、其用于使一号移动板21和二号移动板22在竖直方向上作反方向运动;上挤压辊13转轴的边沿处设有一号蜗轮16,下挤压辊14转轴的边沿处设有二号蜗轮17,一号支撑块11顶表面设有贯穿至一号矩形槽15的二号通孔;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和蜗杆31,所述蜗杆31上设有一号螺纹线311和二号螺纹线312,所述一号螺纹线311和二号螺纹线312的螺距比为三比一,且一号螺纹线311和二号螺纹线312的旋向相反;所述一号螺纹线311用于带动一号蜗轮16转动;所述二号螺纹线312用于带动二号蜗轮17转动;所述蜗杆31通过二号通孔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带动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转动;

工作时,电机通过间距调节单元2来调控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的距离,从而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板材设于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一号承压模块4和二号承压模块5配合来对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转动轴承受的压力,用于提高挤压辊的使用寿命,电机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材的卷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承压模块4包括一号供气柱41、一号气压杆42和承压部件43;所述一号供气柱41的一端通过滑动伸缩杆与一号支撑块11固定连接,一号供气柱41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二号支撑块12固定连接;承压部件43通过一号气压杆42固定安装在一号供气柱41上;所述一号供气柱41的表面设置有三号通气孔35,三号通气孔35用于使一号供气柱41来向一号气压杆42输送气体。抽吸泵通过向一号供气柱41输送气体,该气体经过三号通气孔35流入到一号气压杆42中,一号气压杆42推动承压部件43与上挤压辊13的表面接触,从而使承压部件43对上挤压辊13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压部件43包括二号供气柱51和多个安装盒52、安装盒52的数量为八至十个;安装盒52中设有滚球53、推板54和弹簧;所述二号供气柱51的一侧与一号气压杆42固定连接,二号供气柱51的另一侧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52的顶表面设有通气口,安装盒52的底表面设有开口;所述二号供气柱51表面设有与通气口相连通的三号通孔所述安装盒52中设有滚球53、推板54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盒52的顶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板54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4的底表面与滚球53相互挤压。抽吸泵向二号供气柱51中输送气体,二号供气柱51中的气体通过三号通孔流入到安装盒52中,气体挤压推板54,从而使滚球53与上挤压辊13接触,进而实现了对上挤压辊13进行支撑,减小了上挤压辊13转轴的受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安装盒52中的相邻的安装盒52之间设有清扫单元6;所述清扫单元6包括凸轮柱61和清扫部件62,所述凸轮柱61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相邻两个安装盒52之间;所述凸轮柱61的最远端设置有一号槽63,一号槽63为长方体型槽;所述一号槽63的侧表面对称设有二号开口64;所述清扫部件62通过一号槽63和二号开口64安装在凸轮柱61中。清扫单元6工作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凸轮柱61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凸轮柱61的最远端设置的清扫部件62与上挤压辊13接触,上挤压辊13转动时,清扫部件62对上挤压辊13进行清扫;同时液压杆通过带动一号供气柱41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使清扫部件62与上挤压辊13的表面充分接触,进而提高了清扫部件62对上挤压辊13的清扫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清扫部件62包括毛刷板621、一号导杆622、固定块623和二号导杆624;所述二号导杆624的一端设于二号开口64中,二号导杆624的另一端通过一号槽63来与固定块623的表面铰接;所述二号导杆624为滑动伸缩杆,且二号导杆624位于二号开口64中的部位套有弹簧;所述固定块623通过一号导杆622与毛刷头连接;所述固定块623为圆柱型,固定块623相对与毛刷板621的表面设有三号开口;所述一号导杆622的一端位于开口中,一号导杆622的外层套有弹簧,该弹簧位于固定块623和毛刷板621之间。所述二号导杆624通过与弹簧配合用于对固定块623进行限位,同时固定块623能够在一号槽63中摆动,从而使得毛刷板621能够对上挤压辊13进行摆动清理,从而提高了上挤压辊13表面的清理效率。

工作时,电机通过带动双向丝杆23转动来调控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的距离,从而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板材放置于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抽吸泵通过向一号供气柱41输送气体,气体通过与一号气压杆42配合来推动承压部件43对上挤压辊13进行支撑;电机带动蜗杆31转动,蜗杆31上的一号螺纹线311与一号蜗轮16配合来使上挤压辊13正向转动,蜗杆31上的二号螺纹线312与二号蜗轮17配合来使下挤压辊14反向转动;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表面需要清理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凸轮柱61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凸轮柱61的最远端设置的清扫部件62与上挤压辊13接触,上挤压辊13转动时,清扫部件62对上挤压辊13进行清扫;同时液压杆通过带动一号供气柱41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同时,电机通过蜗杆31带动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转动,从而使清扫部件62与上挤压辊13的表面进行清扫,下挤压辊14的清理方式与上挤压辊13的清理方式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