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087发布日期:2018-09-14 23: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多数医疗材料在使用过后需要通过回收处理,在处理前,通常多数医疗材料由于体积较大而增加搬运储存空间,为减小这些医疗材料的体积,通常通过人工进行压缩,如此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力将需要处理的医疗材料压实再进行搬运的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包括底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主座体、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内的转接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后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加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左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压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前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驱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右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提料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座体下侧端面中心位置且与底架上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接柱,所述主座体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一转接槽,所述第一转接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且上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转接槽上端开口外的第二转接柱,所述主座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接槽相通的第二转接槽,所述主座体内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接槽相通的第一开槽,所述加工槽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块,所述第一固块上侧且位于所述加工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支承块,所述第一支承块下侧端面上连接有第二固块,所述第二固块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槽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开槽延伸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内的第二支承块,所述第二支承块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开槽内的密封弹性块,所述加工槽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第二转接柱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落块,所述第一升落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且与前侧的所述第一开槽相通的第一升落槽,所述第一升落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落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螺形杆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升落槽的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引柱,所述第一升落槽内设置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一螺形杆螺纹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一导引柱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升落块,所述第二升落块的前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开槽,初始状态时,前侧的所述第二支承块的后端延伸伸入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主座体贴近下侧端面的周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齿圈,所述压固装置顶端还设有探照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左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第一联块,所述第一联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升落块,所述第三升落块内设置有第二升落槽,所述第二升落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升落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螺形杆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升落槽的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引柱,所述升落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形杆螺纹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二导引柱滑动配合连接且右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升落槽右端开口外的第四升落块,所述第四升落块下侧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柱,所述第二转接柱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座体上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固块,所述第三固块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块,所述第二联块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导引孔,所述第一联柱下端延伸通过所述导引孔并固定连接有压固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后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第三联块,所述第三联块上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联块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联块,所述第四联块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马达上端之间配合连接有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马达上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联块上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闭圈,所述第四联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开槽,所述第三开槽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块,所述第四固块的下侧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过线板,第三开槽的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三开槽内设置有第一绕轮,所述第一绕轮的后端通过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马达上,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马达前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开槽后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闭圈,所述第一绕轮的前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块的后侧端面上,所述第一绕轮上绕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三开槽的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马达,所述第五马达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开槽内设置有第二绕轮,所述第二绕轮的前端通过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马达的后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五马达后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开槽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闭圈,所述第二绕轮的后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块的前侧端面上,所述第二绕轮上绕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三开槽下侧设置有抓架,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下端绕设过所述过线板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抓架的上端,所述抓架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门盖,所述门盖后侧端面的上端与所述抓架前侧端面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门盖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门盖固块,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下端延伸通过所述过线板后固定连接于所述门盖固块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右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第五联块,所述第五联块的上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六马达,所述第五联块的上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六联块,所述第六联块通过固定连接于下侧端面上的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六马达上,动力连接于所述第六马达上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五联块上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密闭圈,所述第六联块内设置有绕轮槽,所述绕轮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所述绕轮槽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七马达,所述第七马达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绕轮槽内设置有第三绕轮,所述第三绕轮的右端通过转销轴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七马达上,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七马达上的转销轴与所述绕轮槽之间设置有第六密闭圈,所述第三绕轮的左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绕轮槽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三绕轮上绕设有第三牵引绳,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开口下端开口外并固定连接有电吸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座体前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侧端面上的驱动马达固块,所述驱动马达固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后的驱行腔,所述驱行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下端且位于所述驱行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齿圈啮合配合连接的齿形轮,所述齿形轮通过设置于轴心处的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下端的转销轴与所述驱行腔的上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七密闭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架上上下贯穿设置有螺孔,本装置可通过所诉螺孔固定于地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探照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压固装置中的所述第一联块顶端的灯柱,所述灯柱顶端固设有探照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材料压实处理时,第三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四联块转动,进而带动抓架转动至堆放的医疗材料的上方,此时第四马达与第五马达同时转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分别带动第一绕轮与第二绕轮放开第一牵引绳及第二牵引绳,在此过程中,第五马达的转速小于第四马达的转速,进而在抓架的下降过程中带动门盖向上翻转打开抓架的前端开口,并通过在次封闭进而将医疗材料夹取在抓架中,此时通过第四马达、第五马达以及第三马达的配合作用带动夹持有医疗材料的抓架移动至最后侧的加工槽的上方,此时第五马达启动打开抓架的前端开口进而将医疗材料放入最后侧的加工槽中,此时驱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绕第一转接柱转动九十度,此时带有医疗材料的加工槽转动至压固块的正下方,此时由于凸块的最左侧设置有缺口,进而最左侧的卡接装置中的第一滑行块未受到挤压作用,此时最左侧的第一滑行块缩回到第四开槽内,此时第二马达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螺形杆带动第四升落块下降,进而带动压固块下降进入加工槽内并将加工槽内的医疗材料压实,结束压实工作后压固块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驱动马达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再次转过九十度,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旋转至最前端,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中的第二支承块套入第二开槽内,此时第一马达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形杆带动第二升落块在第一升落槽内上升,进而带动第二支承块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承块在加工槽内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一支承块的下侧端面高于第一滑行块的上侧端面,此时驱动马达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再次转过九十度,在主座体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行块受到凸块的挤压作用缓慢伸出第四开槽外并延伸入加工槽内,此时最前端的第二支承块在主座体的转动过程中逐渐脱离第二开槽并在完全脱离之后第一支承块在加工槽内下落并被第一滑行块卡位在第一滑行块上,此时第二升落块回复到初始状态,当带有压实医疗材料并第一支承块升起的加工槽旋转至电吸铁下侧时,第七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三绕轮放开第三牵引绳,进而带动电吸铁下降至加工槽内,此时电吸铁通电产生磁性,并将此时第一支承块上端面的医疗材料压实体吸附住,进而再次通过第七马达以及第六马达的动作带动压实后的医疗材料放置到合适位置进而减小存放空间,重复上述动作可将医疗材料不断压实进而减小储存空间,并在主座体每转过九十度时可同时实现上料,压实,第一支承块升起,出料的四个动作,在代替人力压扁医疗材料的同时加快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凸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先进型医疗材料装置,包括底架11、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主座体24、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内的转接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后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加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左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压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前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驱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右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提料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座体24下侧端面中心位置且与底架11上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接柱23,所述主座体24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一转接槽21,所述第一转接槽2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且上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转接槽21上端开口外的第二转接柱22,所述主座体24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接槽21相通的第二转接槽34,所述主座体24内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加工槽26,所述加工槽26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22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接槽34相通的第一开槽35,所述加工槽26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块25,所述第一固块25上侧且位于所述加工槽26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支承块29,所述第一支承块29下侧端面上连接有第二固块28,所述第二固块28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槽34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开槽35延伸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34内的第二支承块27,所述第二支承块27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开槽35内的密封弹性块36,所述加工槽26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落块85,所述第一升落块85内设置有开口向前且与前侧的所述第一开槽35相通的第一升落槽87,所述第一升落槽87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马达84,所述第一马达84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螺形杆88,所述第一螺形杆88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落槽87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螺形杆88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升落槽87的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引柱86,所述第一升落槽87内设置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一螺形杆88螺纹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一导引柱86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升落块89,所述第二升落块89的前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开槽91,初始状态时,前侧的所述第二支承块27的后端延伸伸入所述第二开槽91内,所述主座体24贴近下侧端面的周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齿圈46,所述压固装置顶端还设有探照装置。

有益地,所述压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左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第一联块51,所述第一联块51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升落块52,所述第三升落块52内设置有第二升落槽54,所述第二升落槽54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53,所述第二马达53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螺形杆56,所述第二螺形杆56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升落槽54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螺形杆56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升落槽54的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引柱55,所述升落槽54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形杆56螺纹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二导引柱55滑动配合连接且右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升落槽54右端开口外的第四升落块57,所述第四升落块57下侧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柱58,所述第二转接柱37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座体24上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固块63,所述第三固块63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块49,所述第二联块49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导引孔61,所述第一联柱58下端延伸通过所述导引孔61并固定连接有压固块62。

有益地,所述加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后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第三联块101,所述第三联块101上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三马达102,所述第三联块101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联块104,所述第四联块104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马达102上端之间配合连接有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马达102上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联块101上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闭圈103,所述第四联块104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开槽108,所述第三开槽108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块109,所述第四固块109的下侧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过线板116,第三开槽108的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马达105,所述第四马达105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三开槽108内设置有第一绕轮113,所述第一绕轮113的后端通过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马达105上,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马达105前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开槽108后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闭圈107,所述第一绕轮113的前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块109的后侧端面上,所述第一绕轮113上绕设有第一牵引绳115,所述第三开槽108的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马达111,所述第五马达111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开槽108内设置有第二绕轮112,所述第二绕轮112的前端通过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马达111的后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五马达111后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三开槽108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闭圈110,所述第二绕轮112的后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块109的前侧端面上,所述第二绕轮112上绕设有第二牵引绳114,所述第三开槽108下侧设置有抓架117,所述第一牵引绳115的下端绕设过所述过线板116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抓架117的上端,所述抓架117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门盖119,所述门盖119后侧端面的上端与所述抓架117前侧端面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门盖119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门盖固块120,所述第二牵引绳114的下端延伸通过所述过线板116后固定连接于所述门盖固块120上。

有益地,所述提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座体24右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第五联块71,所述第五联块71的上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六马达72,所述第五联块71的上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六联块75,所述第六联块75通过固定连接于下侧端面上的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六马达72上,动力连接于所述第六马达72上端的转销轴与所述第五联块71上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密闭圈73,所述第六联块73内设置有绕轮槽78,所述绕轮槽78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81,所述绕轮槽78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七马达76,所述第七马达76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绕轮槽78内设置有第三绕轮79,所述第三绕轮79的右端通过转销轴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七马达76上,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七马达76上的转销轴与所述绕轮槽78之间设置有第六密闭圈77,所述第三绕轮79的左端通过转销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绕轮槽78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三绕轮79上绕设有第三牵引绳82,所述第三牵引绳82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开口81下端开口外并固定连接有电吸铁83。

有益地,所述主座体24前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侧端面上的驱动马达固块93,所述驱动马达固块93内设置有开口向后的驱行腔96,所述驱行腔96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94,所述驱动马达94下端且位于所述驱行腔96内设置有与所述齿圈46啮合配合连接的齿形轮97,所述齿形轮97通过设置于轴心处的转销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94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94下端的转销轴与所述驱行腔96的上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七密闭圈95。

有益地,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工槽26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37一侧内壁内且连通所述第一转接槽21与所述加工槽26的第四开槽39,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环状的凸块38,所述凸块38的最左侧及最前侧设置有缺口,所述凸块所述第四开槽39的上侧内壁内相通的设置有第五开槽41,所述第五开槽4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远离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一端延伸伸入所述加工槽26内的第一滑行块44,所述第一滑行块44延伸入所述加工槽26内一端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滑行块44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伸入所述第五开槽41内的第五固块42,所述第五固块42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贴近所述第二转接柱3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开槽41的内壁上。

有益地,所述底架11上上下贯穿设置有螺孔12,本装置可通过所诉螺孔12固定于地面上。

有益地,所述探照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压固装置中的所述第一联块51顶端的灯柱122,所述灯柱122顶端固设有探照灯121,从而提供照明作用。

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承块29在加工槽26内最大限度下降,此时第二固块28的下侧端面与第一固块25的上侧端面相抵接,此时在最右侧的卡接装置中的第一滑行块44的右端面与第二转接柱37的左侧端面相抵接,其余侧面上的卡接装置中的第一滑行块44受到凸块38的挤压作用进而带动第五固块42克服第一弹簧43的弹力作用进而最大限度伸入到加工槽26内,此时第二升落块89的下侧端面与第一升落槽87的下侧内壁相抵接,此时最前侧的第二支承块27的后端套接入第二开槽91内,同时第四升落块57的上侧端面与第二升落槽54的上侧内壁相抵接,此时压固块62最大限度上升,同时抓架117位于最后侧的加工槽26的上侧,此时抓架117最大限度上升,第二牵引绳114处于放松状态,此时门盖119将抓架117的前端开口密封住,同时,第三牵引绳82带动电吸铁83最大限度上升。

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材料压实处理时,第三马达102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四联块104转动,进而带动抓架117转动至堆放的医疗材料的上方,此时第四马达105与第五马达111同时转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分别带动第一绕轮113与第二绕轮112放开第一牵引绳115及第二牵引绳114,在此过程中,第五马达111的转速小于第四马达105的转速,进而在抓架117的下降过程中带动门盖119向上翻转打开抓架117的前端开口,并通过在次封闭进而将医疗材料夹取在抓架117中,此时通过第四马达105、第五马达111以及第三马达102的配合作用带动夹持有医疗材料的抓架117移动至最后侧的加工槽26的上方,此时第五马达111启动打开抓架117的前端开口进而将医疗材料放入最后侧的加工槽26中,此时驱动马达94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97转动,进而带动齿圈46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24绕第一转接柱23转动九十度,此时带有医疗材料的加工槽26转动至压固块62的正下方,此时由于凸块38的最左侧设置有缺口,进而最左侧的卡接装置中的第一滑行块44未受到挤压作用,此时最左侧的第一滑行块44缩回到第四开槽39内,此时第二马达53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螺形杆56带动第四升落块57下降,进而带动压固块62下降进入加工槽26内并将加工槽26内的医疗材料压实,结束压实工作后压固块62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驱动马达94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97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24再次转过九十度,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26旋转至最前端,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26中的第二支承块27套入第二开槽91内,此时第一马达84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形杆88带动第二升落块89在第一升落槽87内上升,进而带动第二支承块27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承块29在加工槽26内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一支承块29的下侧端面高于第一滑行块44的上侧端面,此时驱动马达94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97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24再次转过九十度,在主座体24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行块44受到凸块38的挤压作用缓慢伸出第四开槽39外并延伸入加工槽26内,此时最前端的第二支承块27在主座体24的转动过程中逐渐脱离第二开槽91并在完全脱离之后第一支承块29在加工槽26内下落并被第一滑行块44卡位在第一滑行块44上,此时第二升落块89回复到初始状态,当带有压实医疗材料并第一支承块29升起的加工槽26旋转至电吸铁83下侧时,第七马达76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三绕轮79放开第三牵引绳82,进而带动电吸铁83下降至加工槽26内,此时电吸铁83通电产生磁性,并将此时第一支承块29上端面的医疗材料压实体吸附住,进而再次通过第七马达76以及第六马达72的动作带动压实后的医疗材料放置到合适位置进而减小存放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材料压实处理时,第三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四联块转动,进而带动抓架转动至堆放的医疗材料的上方,此时第四马达与第五马达同时转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分别带动第一绕轮与第二绕轮放开第一牵引绳及第二牵引绳,在此过程中,第五马达的转速小于第四马达的转速,进而在抓架的下降过程中带动门盖向上翻转打开抓架的前端开口,并通过在次封闭进而将医疗材料夹取在抓架中,此时通过第四马达、第五马达以及第三马达的配合作用带动夹持有医疗材料的抓架移动至最后侧的加工槽的上方,此时第五马达启动打开抓架的前端开口进而将医疗材料放入最后侧的加工槽中,此时驱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绕第一转接柱转动九十度,此时带有医疗材料的加工槽转动至压固块的正下方,此时由于凸块的最左侧设置有缺口,进而最左侧的卡接装置中的第一滑行块未受到挤压作用,此时最左侧的第一滑行块缩回到第四开槽内,此时第二马达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螺形杆带动第四升落块下降,进而带动压固块下降进入加工槽内并将加工槽内的医疗材料压实,结束压实工作后压固块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驱动马达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再次转过九十度,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旋转至最前端,此时带有压实医疗材料的加工槽中的第二支承块套入第二开槽内,此时第一马达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形杆带动第二升落块在第一升落槽内上升,进而带动第二支承块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承块在加工槽内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一支承块的下侧端面高于第一滑行块的上侧端面,此时驱动马达再次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齿形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座体再次转过九十度,在主座体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行块受到凸块的挤压作用缓慢伸出第四开槽外并延伸入加工槽内,此时最前端的第二支承块在主座体的转动过程中逐渐脱离第二开槽并在完全脱离之后第一支承块在加工槽内下落并被第一滑行块卡位在第一滑行块上,此时第二升落块回复到初始状态,当带有压实医疗材料并第一支承块升起的加工槽旋转至电吸铁下侧时,第七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销轴带动第三绕轮放开第三牵引绳,进而带动电吸铁下降至加工槽内,此时电吸铁通电产生磁性,并将此时第一支承块上端面的医疗材料压实体吸附住,进而再次通过第七马达以及第六马达的动作带动压实后的医疗材料放置到合适位置进而减小存放空间,重复上述动作可将医疗材料不断压实进而减小储存空间,并在主座体每转过九十度时可同时实现上料,压实,第一支承块升起,出料的四个动作,在代替人力压扁医疗材料的同时加快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