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6277发布日期:2018-11-07 11: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

背景技术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产生塑性变形,钢材表面会被氧化,并且遇水会生锈,部分拆迁过后的钢材可进行二次使用。

例如cn103920831a提出的一种钢筋调直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盘形钢筋在牵引时钢筋会产生旋转,造成钢筋的扭曲严重,不易调直,需要较大的牵引力,较为耗能,噪音也比较大,而且成型的钢筋的强度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调直的效率较低,通过水平设置的滚轮进行调直,钢筋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调直,不能实现多角度的加工,但是在调制钢筋的过程中,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滚轮碾压之后,其本身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为此,调制过后的钢筋会有一点弯曲,钢筋通过两个滚轮之间被碾压之后,由于两个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会使钢筋在出来时,会向四周的任意一个方向弯曲,对于二次使用的钢筋来说,其表面若出现锈迹,一方面会影响销量,另一方面会影响整个钢材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解决了钢筋不方便调直和不方便除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镶嵌有置入套,所述机箱内且对应置入套的位置设置有碾直机构,所述机箱内且对应碾直机构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甩直机构,所述机箱内且对应甩直机构的出口设置有压实引导机构,所述机箱内且对应压实引导机构的出口设置有脱绣机构,所述机箱的另一侧且对应脱绣机构的出口镶嵌有引导套。

优选的,所述置入套包括圆套,所述圆套固定穿插在机箱的一侧,所述圆套内侧壁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圆槽,所述开口圆槽内套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侧表面的一侧裸露在开口圆槽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碾直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与机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内套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其上方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轴心穿插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上且位于从动轮的前方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轴心处穿插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上均套接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侧壁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钢筋槽。

优选的,所述甩直机构包括甩直转套,所述甩直转套的两端均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两个弧面块,且两个弧面块相对的一侧分别甩直转套侧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套侧表面的顶部均通过连接轴分别与机箱内壁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甩直转套的左侧且对应钢筋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套,所述甩直转套的内壁开设有磨面螺纹,所述甩直转套上且位于两个限位套之间套接有空心齿轮,所述空心齿轮与其下方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轴心处穿插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与机箱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轴上套接有两个限位轴承,且两个限位轴承侧表面的顶部均通过稳定轴分别与两个限位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上套接有蜗杆a,所述蜗杆a与主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压实引导机构包括上压实机构和下压实机构,所述上压实机构与下压实机构之间的缝隙与甩直转套的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上压实机构包括上主动轴和上从动轴,所述上主动轴与上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上主动轴与上从动轴上均套接有上转轮,且两个上转轮通过上压实带传动连接,所述上主动轴上套接有从驱动轮,所述从驱动轮通过驱动带与其上方主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轮的轴心处穿插有上活动轴,所述上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上活动轴上套接上涡轮,所述上涡轮与其上方的蜗杆b啮合,所述蜗杆b的一端与带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轴上套接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的顶部通过定位杆与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轴的一端与带动齿轮一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带动齿轮与空心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下压实机构包括下主动轴和下从动轴,所述下主动轴与下从动轴的两端分别机箱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下主动轴与下从动轴上均套接有下转轮,且两个下转轮通过下压实带传动连接,所述下主动轴上套接有从传动轮,所述从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其下方的主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轮的轴心处穿插有下活动轴,所述下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活动轴上套接有下涡轮,所述下涡轮与其下方的蜗杆c啮合,所述蜗杆c的一端与联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绣机构包括制动齿轮,所述制动齿轮与蜗杆c表面的底部啮合,所述制动齿轮的轴心处穿插有制动轴,所述制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轴上套接有主带动轮,所述主带动轮通过韧性带与从带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带动轮的轴心穿插有主制动轴,所述主制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主制动轴上套接有主轮,所述主轮通过拉动带与其右侧的从轮传动连接,所述从轮的轴心处穿插有从制动轴,所述从制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均通过减震弹簧分别与滑轨内壁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固定块与精密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精密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摩擦层,所述机箱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的两侧均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槽内且套接在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杆上且位于限位块的两侧均套接有缓冲弹簧,且两个缓冲弹簧相对的一端分别与限位块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正面与精密套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精密套内部的下方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底部的轴心处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贯穿精密套的底部且与拉动带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当钢筋的一端进入两个碾压辊之间的缝隙中时,由于两个碾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顺利对钢筋进行碾压,并且能够顺利牵引钢筋,使钢筋正常从出料口排出,并且两个碾压辊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钢筋槽,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钢筋。

(2)、当钢筋的一端由两个碾压辊之间进入甩直转套内时,甩直转套会转动,并且通过其内壁上设置的磨面螺纹对钢筋的表面以及其上的凸起进行二次碾平,从而能够确保钢筋被调直。

(3)、上压实机构和下压实机构是配合使用的,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能够将钢筋的一端夹紧,然后随着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的转动,而对其进行牵引,由于甩直转套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使钢筋推出去的一端甩动,而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能够对其进行限制,并且钢筋失去两个碾压辊的推动力时,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能够将其拉出,并且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钢筋的表面进行摩擦,从而能够再一次对钢筋的表面进行除锈。

(4)、当钢筋的一端被上压实带和下压实带带动并牵引至精密套的入口时,随着两者的推动力,能够使钢筋的表面在精密套内壁上设置的摩擦层上摩擦,从而能够除去钢筋表面上的锈迹,并且拉动带能够通过传动轴和移动塞带动精密套进行左右移动,配合滑轨内滑块和滑槽内限位块的使用,能够使精密套在钢筋的表面上摩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钢筋表面除锈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碾压辊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机箱内壁一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精密套与拉动带的侧视图。

图中:1机箱、2置入套、21圆套、22开口圆槽、23滚珠、3碾直机构、301横板、302固定箍、303驱动电机、304主动轮、305皮带、306从动轮、307主动转轴、308主动齿轮、309从动齿轮、310从动转轴、311碾压辊、312钢筋槽、4甩直机构、401甩直转套、402限位套、403环形槽、404弧面块、405连接轴、406锥形套、407磨面螺纹、408空心齿轮、409传动齿轮、410联动轴、411限位轴承、412稳定轴、413蜗杆a、5压实引导机构、51上压实机构、5101上主动轴、5102上从动轴、5103上转轮、5104上压实带、5105从驱动轮、5106驱动带、5107上活动轴、5108上涡轮、5109蜗杆b、5110带动轴、5111定位轴承、5112定位杆、5113带动齿轮、5114主驱动轮、52下压实机构、5201下主动轴、5202下从动轴、5203下转轮、5204下压实带、5205从传动轮、5206传动带、5207主传动轮、5208下活动轴、5209下涡轮、5210蜗杆c、6脱绣机构、601制动齿轮、602制动轴、603主带动轮、604韧性带、605从带动轮、606主制动轴、607主轮、608拉动带、609从轮、610从制动轴、611滑轨、612滑块、613减震弹簧、614摩擦层、615限位槽、616限位杆、617限位块、618缓冲弹簧、619移动塞、620传动轴、621固定块、622精密套、623滑腔、7引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旧钢材二次加工用除锈调直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一侧镶嵌有置入套2,机箱1内且对应置入套2的位置设置有碾直机构3,机箱1内且对应碾直机构3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甩直机构4,机箱1内且对应甩直机构4的出口设置有压实引导机构5,机箱1内且对应压实引导机构5的出口设置有脱绣机构6,机箱1的另一侧且对应脱绣机构6的出口镶嵌有引导套7。

置入套2包括圆套21,圆套21固定穿插在机箱1的一侧,圆套21内侧壁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圆槽22,开口圆槽22内套接有滚珠23,滚珠23侧表面的一侧裸露在开口圆槽22的外部,当钢筋的表面接触滚珠23时,由于滚珠23可在开口圆槽22内滚动,从而能够减少钢筋与置入套2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钢筋卡死在置入套2内。

碾直机构3包括横板301,横板301的一侧与机箱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板3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箍302,固定箍302内套接有驱动电机303,驱动电机303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轮304,主动轮304通过皮带305与其上方的从动轮306传动连接,从动轮306的轴心穿插有主动转轴307,主动转轴307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主动转轴307上且位于从动轮306的前方套接有主动齿轮308,主动齿轮308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309啮合,从动齿轮309的轴心处穿插有从动转轴310,从动转轴310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主动转轴307与从动转轴310上均套接有碾压辊311,碾压辊311的侧壁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钢筋槽312,钢筋槽312主要分为8号钢筋槽、6号钢筋槽和4号钢筋槽,钢筋槽312一方面能够进行限位,使钢筋在同一轨迹内压直,并且能够防止钢筋在压直的过程中位置跑偏。

甩直机构4包括甩直转套401,甩直转套401的两端均套接有限位套402,限位套402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403,环形槽403内套接有两个弧面块404,且两个弧面块404相对的一侧分别甩直转套401侧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甩直转套401会带动弧面块404在限位套402内转动,一方面能够提高甩直转套40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使甩直转套401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转动防止其位置跑偏,两个限位套402侧表面的顶部均通过连接轴405分别与机箱1内壁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甩直转套401的左侧且对应钢筋槽3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套406,甩直转套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套406,该锥形套406能够使钢筋顺利由两个碾压辊311之间的缝隙进入甩直转套401内,甩直转套401的内壁开设有磨面螺纹407,甩直转套401上且位于两个限位套402之间套接有空心齿轮408,空心齿轮408与其下方的传动齿轮409啮合,传动齿轮409的轴心处穿插有联动轴410,联动轴410的一端与机箱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联动轴410上套接有两个限位轴承411,且两个限位轴承411侧表面的顶部均通过稳定轴412分别与两个限位套402的底部固定连接,联动轴410上套接有蜗杆a413,蜗杆a413与主动齿轮308啮合,甩直转套401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其转速较快,为此会产生离心力,会使钢筋的表面在与甩直转套401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加大甩直转套401对钢筋表面的摩擦力,一方面能够加大对钢筋的调制力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对钢筋表面的除锈力度。

压实引导机构5包括上压实机构51和下压实机构52,上压实机构51与下压实机构52之间的缝隙与甩直转套401的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上压实机构51包括上主动轴5101和上从动轴5102,上主动轴5101与上从动轴5102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上主动轴5101与上从动轴5102上均套接有上转轮5103,且两个上转轮5103通过上压实带5104传动连接,上主动轴5101上套接有从驱动轮5105,从驱动轮5105通过驱动带5106与其上方主驱动轮5114传动连接,主驱动轮5114的轴心处穿插有上活动轴5107,上活动轴5107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上活动轴5107上套接上涡轮5108,上涡轮5108与其上方的蜗杆b5109啮合,蜗杆b5109的一端与带动轴5110的一端固定连接,带动轴5110上套接有定位轴承5111,定位轴承5111的顶部通过定位杆5112与机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带动轴5110的一端与带动齿轮5113一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带动齿轮5113与空心齿轮408啮合,下压实机构52包括下主动轴5201和下从动轴5202,下主动轴5201与下从动轴5202的两端分别机箱1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下主动轴5201与下从动轴5202上均套接有下转轮5203,且两个下转轮5203通过下压实带5204传动连接,下主动轴5201上套接有从传动轮5205,从传动轮5205通过传动带5206与其下方的主传动轮5207传动连接,主传动轮5207的轴心处穿插有下活动轴5208,下活动轴5208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下活动轴5208上套接有下涡轮5209,下涡轮5209与其下方的蜗杆c5210啮合,蜗杆c5210的一端与联动轴4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上压实带5104与下压实带520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该挤压块能够提高上压实带5104与下压实带5204对钢筋的加紧力度,从而能够防止钢筋在甩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过于严重的晃动现象。

脱绣机构6包括制动齿轮601,制动齿轮601与蜗杆c5210表面的底部啮合,制动齿轮601的轴心处穿插有制动轴602,制动轴602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制动轴602上套接有主带动轮603,主带动轮603通过韧性带604与从带动轮605传动连接,从带动轮605的轴心穿插有主制动轴606,主制动轴606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主制动轴606上套接有主轮607,主轮607通过拉动带608与其右侧的从轮609传动连接,从轮609的轴心处穿插有从制动轴610,从制动轴610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机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11,滑轨6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12,滑块612的两侧均通过减震弹簧613分别与滑轨611内壁的两侧活动连接,滑块612的底部通过固定块621与精密套622的顶部固定连接,精密套6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摩擦层614,机箱1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15,限位槽615内壁的两侧均通过限位杆616连接,限位槽615内且套接在限位杆616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17,限位杆616上且位于限位块617的两侧均套接有缓冲弹簧618,且两个缓冲弹簧618相对的一端分别与限位块617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缓冲弹簧618相背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615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限位块617的正面与精密套622的背面固定连接,精密套622内部的下方开设有滑腔623,滑腔623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塞619,移动塞619底部的轴心处与传动轴620的顶端固定连接,传动轴620的底端贯穿精密套622的底部且与拉动带608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当拉动带608带动传动轴620移动至主轮607或者从轮609的位置时,需要向下移动,此时,在保持精密套622不动的情况下,使移动塞619在滑腔623内向下移动,当传动轴620再次向上推动移动塞619时,能够使移动塞619在滑腔623内向上移动,此时,能够使精密套622完成左右移动的运作,从而能够方便带动紧密套在钢筋上进行来回摩擦除锈。

工作原理:首先启动驱动电机303,能够使主动轮304通过皮带305带动从动轮306转动,然后主动齿轮308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09转动,此时,主动转轴307和从动转轴310会带动两个碾压辊311转动,之后主动齿轮308会带动蜗杆a413转动,然后联动轴410会通过传动齿轮409带动空心齿轮408内套接有甩直转套401转动,之后,联动轴410会带动蜗c转动,然后下涡轮5209会通过主传动轮5207和传动带5206带动从传动轮5205转动,从而配合两个下转轮5203的支撑传动作用,能够使下压实带5204转动,并且空心齿轮408会通过带动齿轮5113带动带动轴5110转动,并且带动轴5110会通过蜗杆b5109带动上涡轮5108转动,此时,主驱动轮5114会通过驱动带5106带动从驱动轮5105转动,在两个上转轮5103的支撑传动作用下,能够使上压实带5104做与下压实带5204相反的运动,之后,蜗杆c5210会带动制动齿轮601转动,之后主带动轮603会通过韧性带604带动从带动轮605转动,并且主轮607配合从轮609的使用,能够使传动轴620带动紧密套进行左右移动,并且滑块612和限位块617会分别在滑轨611和限位槽615内进行左右移动,最后将钢筋的一端由置入套2内塞入之后会有引导套7内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