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6538发布日期:2018-10-30 15:2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网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冲网机种类繁多,但大多数的冲网机的摆动机构通常是只驱动上刀架单向运动,而上刀架的复位通常是由回弹机构驱动复位,如文献号为cn105127279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冲网机,其上刀架左右摆动主要是依靠摆动机构和回弹机构进行驱动,其虽也可以呈周期性的左右摆动,但左右摆动的柔性程度不一致,因此其生产出来的网子会出现平行四边形的网面,精度相对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机构直接驱动上刀架组件呈周期性的左右摆动,且左右摆动的幅度和柔性程度一致,从而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网机,包括曲轴、上刀架组件、下刀架、主机架和摆动机构;

所述主机架为竖直设置且前后两侧开口的方形框体;

所述下刀架水平置于所述主机架的内底部,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机架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

所述曲轴置于所述主机架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的上方,其两端分别延伸并穿出与所述主机架左右两侧的侧板,并与其转动连接;

所述上刀架组件置于所述主机架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和曲轴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并穿出所述主机架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其下端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件安装在所述下刀架的上方,并可在所述主机架内沿其左右两侧侧壁上下相对移动;

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一侧的外侧壁上,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与所述曲轴对应端传动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上刀架组件的对应端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旋转,所述上刀架组件在所述曲轴带动下向下移动至其下端端部与所述下刀架的上端端部贴合,或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复位,所述摆动机构在所述曲轴带动下驱动所述上刀架组件同步左右摆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摆动机构置于所述主机架的一侧,由摆动机构做往复式运动来驱动上刀架组件来回运动,从而确保上刀架组件左右摆动的是呈周期性,且左右摆动的速度和时间均一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精度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刀架组件包括上刀架、滑板和限位装置;

所述上刀架为条形槽,其开口朝下并置于所述主机架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和曲轴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并穿出所述主机架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刀架可沿所述主机架左右两侧侧壁上下滑动,并在其两端滑动连接处安装有弹性件;

所述滑板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板,其上端由下向上伸入到所述上刀架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可相对于所述上刀架的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滑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上刀架两端;

所述滑板的下端突出与所述上刀架的下端开口处,且在其下端端部安装有网刀;

所述摆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板对应端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旋转,所述上刀架在所述曲轴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弹性件并向下移动至所述网刀与所述下刀架的上端端部贴合,或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复位,所述摆动机构在所述曲轴作用下驱动所述滑板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摆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刀架组件设置滑板和上刀架,且上刀架和滑板之间设置限位装置,其中,上刀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机架两侧侧壁滑动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弹性件,使得上刀架可在曲轴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或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而滑板在上刀架内只能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摆动,故其会随上刀架上下移动,且所述摆动机构可在曲轴的带动下驱动所述滑板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摆动,而滑板的底部设有网刀,网刀随滑板上下移动并左右摆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

所述上刀架的上端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通孔;

所述限位杆为条形杆,且竖直设置在所述滑板上端中部,且其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向上延伸;

所述滑板可沿所述上刀架的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限位杆分别与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的孔壁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挡板和两个限位螺栓,两块所述挡板均垂直设置在所述上刀架上端并分别位于所述通孔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限位螺栓与两个所述挡板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挡板的中部位于所述限位杆的对应处分别设有贯穿于其的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螺栓螺纹配合,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分别从两个所述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伸入到对应挡板的螺孔内并其螺纹连接,且穿出其另一侧;

所述滑板可沿所述上刀架的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限位杆分别与所述调节座的两个限位螺栓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板和限位螺栓,可通过调节两个限位螺栓远离螺帽一端的距离,来调节滑板相对于上刀架左右摆动的幅度,从而可根据其调节所生产丝网的网孔的接口和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伞形齿轮、偏心轮、连杆、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

所述曲轴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同轴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二伞形齿轮;

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设置并通过多个轴承安装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远离驱动装置一侧的外侧壁上,且其轴线与所述曲轴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偏心轮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任意一端的端部,且其远离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轴;

所述第二转轴水平设置并通过多个轴承安装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远离驱动装置一侧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并位于其下方,所述第一摇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摇杆相互交错并分别沿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其一端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摇杆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偏心轴的上下相对设置,且二者通过所述连杆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摇杆与所述滑板左右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滑板的对应端通过第二摇杆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旋转时,所述第一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周期性摆转以驱动所述滑板左右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可通过曲轴的旋转带动摆动机构的输出端呈周期性左右摆转,且左右摆动的幅度和柔性程度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为条形杆,其一端与所述偏心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挡块,与其对应的第一摇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动连接,并可在两挡块之间沿所述连杆长度方向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连杆与对应的第一摇杆滑动连接,使得二者连接处能抵消一定偏心轮的部分转动过盈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两根弹簧,两根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杆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挡块与对应第一摇杆之间,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块弹性抵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摇杆弹性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两个弹簧,可利用弹簧来自行适应并自行调节其所需抵消的偏心轮的转动过盈量,从而使得整个摆动机构的适应性更强。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摇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摆动机构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冲网机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摆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摆动机构中部纵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刀架和滑板连接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滑板与上刀架的配合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滑板与上刀架的配合的俯视图。

图中:1曲轴、11第二伞形齿轮、2上刀架组件、21上刀架、211通孔、212底板、2121滑槽、22滑板、221凸板、2211滑轮安装槽、2212滑轮、23限位装置、231限位杆、232调节座、2321挡板、2322限位螺栓、24网刀、3下刀架、4主机架、41侧板、411滑孔、412弹性件、413安装座、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第一伞形齿轮、54偏心轮、541偏心轴、55连杆、551挡块、56第一摇杆、57轴承安装组件、5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网机,包括曲轴1、上刀架组件2、下刀架3、主机架4和摆动机构;

所述主机架4为竖直设置且前后两侧开口的方形框体;

所述下刀架3水平置于所述主机架4的内底部,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机架4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

所述曲轴1置于所述主机架4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3的上方,其两端分别延伸并穿出与所述主机架4左右两侧的侧板41,并与其转动连接;

所述上刀架组件2置于所述主机架4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3和曲轴1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机架4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其下端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件412安装在所述下刀架3的上方,并可在所述主机架4内沿其左右两侧侧壁上下相对移动;

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机架4一侧的外侧壁上,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与所述曲轴1对应端传动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上刀架组件2的对应端传动连接,所述曲轴1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1旋转,所述上刀架组件2在所述曲轴1带动下向下移动至其下端端部与所述下刀架3的上端端部贴合,或在弹性件4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复位,所述摆动机构在所述曲轴1带动下驱动所述上刀架组件2同步左右摆动。其结构简单,且摆动机构置于所述主机架的一侧,由摆动机构做往复式运动来驱动上刀架组件来回运动,从而确保上刀架组件左右摆动的是呈周期性,且左右摆动的速度和时间均一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精度高。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刀架组件2包括上刀架21、滑板22和限位装置23;

所述上刀架21为条形槽,其开口朝下并置于所述主机架4内,并位于所述下刀架3和曲轴1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并穿出所述主机架4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刀架3可沿所述主机架4左右两侧侧壁上下滑动,并在其两端滑动连接处安装有弹性件412;

所述滑板22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板,其上端由下向上伸入到所述上刀架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板22可相对于所述上刀架21的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滑板2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上刀架21两端;

所述滑板22的下端突出与所述上刀架21的下端,且在其下端端部安装有网刀24;

所述摆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板22对应端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1旋转,所述上刀架21在所述曲轴1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弹性件412并向下移动至所述网刀24与所述下刀架3的上端端部贴合,或在弹性件4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复位,所述摆动机构在所述曲轴1作用下驱动所述滑板22相对于所述上刀架21左右摆动。

其中,驱动装置的安装及其具体结构可参考文献号为cn105127279b中所公开的驱动机构的结构。通过将上刀架组件设置滑板和上刀架,且上刀架和滑板之间设置限位装置,其中,上刀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机架两侧侧壁滑动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弹性件412,使得上刀架可在曲轴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或是在弹性件4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而滑板只能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摆动,故其会随上刀架上下移动,且所述摆动机构可在曲轴的带动下驱动所述滑板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摆动,而滑板的底部设有网刀,网刀随滑板上下移动并左右摆动。

其中,所述曲轴旋转时,其弯曲部的转动至竖直向下时,其刚好驱动所述上刀架组件的下端端部与所述上刀架的上端贴合,从而确保曲轴既能旋转同时又能驱动所述上刀架组件的下端与下刀架上端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23包括限位杆231;

所述上刀架21的上端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通孔211;

所述限位杆231为条形杆,且竖直设置在所述滑板22上端中部,且其上端穿过所述通孔211向上延伸;

所述滑板22可沿所述上刀架21的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限位杆231分别与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的孔壁抵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调节座232,所述调节座232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挡板2321和两个限位螺栓2322,两块所述挡板2321均垂直设置在所述上刀架21上端并分别位于所述通孔211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限位螺栓2322与两个所述挡板2321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挡板2321的中部位于所述限位杆231的对应处分别设有贯穿于其的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螺栓2322螺纹配合,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分别从两个所述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伸入到对应挡板的螺孔内与其螺纹连接,并穿出其另一侧;

所述滑板22可沿所述上刀架21的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限位杆231分别与所述调节座232的两个限位螺栓2322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通过设置挡板和限位螺栓,可通过调节两个限位螺栓远离螺帽一端的距离,来调节滑板相对于上刀架左右摆动的幅度,从而可根据其调节所生产丝网的网孔的接口和大小。

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51、第二转轴52、第一伞形齿轮53、偏心轮54、连杆55、第一摇杆56和第二摇杆57;

所述曲轴1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同轴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伞形齿轮53相配合的第二伞形齿轮11;

所述第一转轴51水平设置并通过多个轴承安装组件58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4远离驱动装置一侧的外侧壁上,且其轴线与所述曲轴1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一伞形齿轮53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51上并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1相互啮合,所述偏心轮54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51任意一端的端部,且其远离所述第一伞形齿轮53的一侧设有偏心轴541;

所述第二转轴52水平设置并通过多个轴承安装组件58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4远离驱动装置一侧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转轴51平行并位于其下方,所述第一摇杆56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摇杆56相互交错并分别沿所述第二转轴5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其一端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52垂直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摇杆56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偏心轴541的上下相对设置,且二者通过所述连杆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摇杆56与所述滑板22左右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滑板22的对应端通过第二摇杆57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轴1旋转时,所述第一转轴52旋转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52周期性摆转以驱动所述滑板22左右移动。其结构简单,且可通过曲轴的旋转带动摆动机构的输出端呈周期性左右摆转,且左右摆转的幅度一致和时间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55为条形杆,其一端与所述偏心轴541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挡块551,与其对应的第一摇杆56远离第二转轴52的一端与所述连杆55滑动连接,并可在两挡块551之间沿所述连杆55长度方向滑动。通过将连杆与对应的第一摇杆滑动连接,使得二者连接处能抵消一定偏心轮的部分转动过盈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两根弹簧59,两根所述弹簧59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杆55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挡块551与对应第一摇杆56之间,两个所述弹簧5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块551弹性抵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摇杆56弹性抵接。通过设置两个弹簧,可利用弹簧来自行适应并自行调节其所需抵消的偏心轮的转动过盈量,从而使得整个摆动机构的适应性更强。

具体的,连杆位于两个挡块之间的区域为圆柱形结构,对应的第一摇杆的对应端为为套管,且套设在连杆的两个挡块之间,具体的如图2所示,两个挡块可以是螺母,可调节两个两块的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摇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其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摆动机构的占用空间。

具体的,所述上刀架与弹性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优选的,可如图1和图4-6所示,上刀架左右两端的下方分别水平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上刀架的前后宽度,且所述底板的前后侧与所述上刀架的前后侧对应齐平,且两个所述底板分别穿出对应侧的滑孔,所述主机架两侧外侧壁位于滑孔的下方分别设有安装座,所述弹性件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端,两个所述底板突出于所述主机架的部位分别搁置在对应侧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气弹簧。其中,优选的,其下端与所述上刀架槽口齐平。

其中,所述滑板与所述上刀架滑动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的上方分别经对应端底板的上方向外延伸形成凸板,所述凸板下端向上凹设有滑轮安装槽,所述所述滑轮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底板上端中部沿左右方向设有与对应滑轮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轮的下端伸入到滑槽内沿滑槽滑动。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上刀架两端未穿出滑孔,且底板的前后宽度与所述滑孔的宽度一致,如此可避免上刀架前后摆动,为了避免上刀架左右摆动,可将上刀架的长度设置为小于主机架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并在上刀架两端端部分别安装限位轮,其中限位轮与所述主机架两侧内壁滑动抵接,并可沿上下方向滑动,为了实现滑板可相对于所述上刀架左右滑动,所述滑板的长度需小于上刀架的长度,使得滑板的长度小于两个底板的之间的距离,从而预留有其左右滑动的滑动量,所述摆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板对应侧的凸板传动连接,其中滑板左右滑动时,其只能沿着底板上的滑槽滑动,其最大滑动距离是滑板的与所述底板抵接,而通过调节限位螺栓可调节其滑动的距离减小。

其中,驱动装置驱动曲轴旋转时,所述曲轴带动所述上刀架向下移动且其两端的底板分别挤压对应端的弹性件至网刀与下刀架上端贴合,在曲轴旋转至不与上刀架接触时,上刀架在弹性件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而摆动机构在曲轴的带动下,驱动所述滑板沿上刀架左右滑动。

当然,对于上刀架、弹性件和主机架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同样,滑板与上刀架滑动安装方式也不仅限于此。

另外,所述冲网机还可以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可参考文献号为cn105127279b中所公开的送料机构的结构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