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4203发布日期:2018-12-08 08:0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切割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圆管激光切割在金属加工领域运用越来越广,三维管材激光切割机应运而生,能够对圆管、方管、扁管等材料进行切断、打孔、管壁镂空雕刻以及坡口斜切等三维加工;同时,三维管材激光切割机的激光加工速度快、切割精度高,能够实现大批量的高效加工;另外,采用数控操作平台,操作简单,导入相应的图纸,即可实现快速加工,能在一分钟之内切割数米的管材,灵活快捷。

但是,现有的三维管材激光切割机往往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通过人工上下料,并且,管材通常左右两端都需要切割,若是管材一端切割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对准管材另一端,最后再进行切割操作,加工效率低,安全系数也不够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系统以及方法,解决切割机无法自动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器、切割头、x轴运动组件、yz轴运动组件和机械手,所述切割头安装在yz轴运动组件上;其中,所述x轴运动组件和yz轴运动组件到达切割工位,所述机械手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yz轴运动组件的下方,所述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所述机械手直至工件完成所有切割前,且在每次工件切割完毕后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上,所述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自动分料组件,所述自动分料组件包括位于yz轴运动组件下方的底板、驱动机构、存料盒和废料盒,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存料盒和废料盒分别位于底板两侧并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推动加工后的工件到存料盒,以及推动产生的废料到废料盒。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板、分料气缸、轨道和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安装在分料气缸和轨道上,所述推板连接隔离板,所述分料气缸驱动隔离板在轨道上移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未加工工件的料盒,所述料盒包括底座、限位板、弹性件、支撑座和调节搁板,所述限位板通过弹性件设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座设于限位板的两侧,所述调节搁板设于支撑座之间,并且所述调节搁板上设有多个齿状部,工件放置在相邻齿状部之间并位于限位板的上方。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x轴运动组件包括x轴气缸、夹持组件和马达,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x轴气缸上,所述马达安装在夹持组件上;所述x轴气缸驱动夹持组件做x轴运动,所述马达驱动夹持组件旋转。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动手指和夹持气缸,所述气动手指安装在夹持气缸上,所述夹持气缸驱动气动手指夹紧或释放工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yz轴运动组件包括y轴气缸和z轴气缸,所述y轴气缸连接z轴气缸,所述切割头安装在y轴气缸上,所述z轴气缸带动y轴气缸做z轴运动,所述y轴气缸带动切割头做y轴运动;或者,所述切割头安装在z轴气缸上,所述y轴气缸带动z轴气缸做y轴运动,所述z轴气缸带动切割头做z轴运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机械手为六轴机械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系统,所述激光切割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激光切割装置,以及工控机,所述工控机控制x轴运动组件和yz轴运动组件到达切割工位,并控制机械手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yz轴运动组件的下方,再控制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所述工控机控制机械手直至工件完成所有切割前,且在每次工件切割完毕后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上,再控制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方法,所述激光切割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激光切割系统,所述激光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x轴运动组件和yz轴运动组件到达切割工位;

步骤2、机械手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yz轴运动组件的下方;

步骤3、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步骤4、机械手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上;

步骤5、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步骤6、重复步骤4和5,直至工件完全所有切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系统以及方法,当工件其中一处完成切割后,机械手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再进行工件下一处的切割,直至工件所有的切割都已完成,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参与切割操作;另外,自动分料组件能够对已完成加工的工件和废料进行分类,省去了人工分料的操作,进一步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料盒设有限位板和弹簧,机械手抓取工件时,工件能够轴向预压,在保证工件抓取成功的同时保证工件不被压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激光切割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x轴运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yz轴运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分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料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参考图1,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装置,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器1、切割头2、x轴运动组件3、yz轴运动组件4和机械手5,所述x轴运动组件3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做x轴运动,所述切割头2安装在yz轴运动组件4上,所述yz轴运动组件4带动切割头2做y轴运动和z轴运动,所述切割头2的安装位置还位于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路径上,可聚焦激光。所述yz轴运动组件4即是y轴运动组件和z轴运动组件的结合。

其中,所述x轴运动组件3和yz轴运动组件4到达切割工位,所述机械手5夹持未加工的工件,并带动工件移动到yz轴运动组件4的下方,即是到达切割头2的下方,所述切割头2聚焦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所述机械手5在每次工件切割完毕后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3上,所述x轴运动组件3带动工件和yz轴运动组件4带动切割头2一直处于切割工位,所述切割头2聚焦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重复操作,直至工件完成所有切割,即是说,工件的所有切割位置已得到切割,所述x轴运动组件3释放工件,工件掉入下一流程工位,所述机械手5再夹取下一未加工的工件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3上。其中,工件的切割工位和切割头2的切割工位可能不在同一位置,此处不限定。

例如,当工件为方形管材时,所述x轴运动组件3和yz轴运动组件4到达切割工位,所述机械手5夹持未加工的管材的一端,并带动管材到达切割工位,即是到达yz轴运动组件4的下方,随后,所述激光器1发射激光到切割头2上,所述切割头2聚焦激光后为未被机械手5夹持的管材一端进行切割操作;然后,所述机械手5将管材已被切割的一端插入x轴运动组件3中,所述x轴运动组件3带动管材处于切割工位,同时,所述yz轴运动组件4带动切割头2处于切割工位,所述切割头2再次聚焦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并为管材未被切割的一端进行切割;在x轴运动组件3夹持管材的同时,所述机械手5去夹持下一未加工的管材,节省加工时间;当管材两端都完成切割后,留下了中间部分的成品,所述x轴运动组件3释放加工完毕的管材,管材进入下一流程工位。

当然,所述激光切割装置也可以为需要多端切割的工件进行切割操作,例如三端、四端等,所述机械手5可实现调整工件切割位置的作用,并将调整好切割位置的工件插入x轴运动组件3中,所述x轴运动组件3再与yz轴运动组件4配合,对工件进行切割。如此循环多次,即可实现工件的多端切割,无需增加其他组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若是设定y轴运动组件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做y轴运动,设定切割头2安装在xz轴运动组件上,所述xz轴运动组件带动切割头2做x轴运动和z轴运动,此处xz轴运动组件即是x轴运动组件3和z轴运动组件的结合;或者,设定z轴运动组件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做z轴运动,设定切割头2安装在xy轴运动组件上,所述xy轴运动组件带动切割头2做x轴运动和y轴运动,此处xy轴运动组件即是x轴运动组件3和y轴运动组件的结合,只是将工件和切割头2的安装位置在三轴运动组件上简单结合,应当认为属于简单置换,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x轴运动组件3包括x轴气缸31、夹持组件32、马达33、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所述夹持组件32安装在x轴气缸31上,更细致的说,所述第一支撑板34安装在x轴气缸3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35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4上,所述夹持组件32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5上,所述马达33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5上并与夹持组件32连接;所述x轴气缸31驱动第一支撑板34做x轴运动,从而驱动夹持组件32做x轴运动,所述马达33驱动夹持组件32旋转。每次切割前,所述x轴气缸31带动夹持组件32到达上料工位,所述夹持组件32夹紧工件;随后,所述x轴气缸31再带动夹持组件32到达切割工位。

更具体地,参考图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手指垫323、气动手指321和夹持气缸322,所述手指垫323安装在气动手指321上,所述气动手指321安装在夹持气缸322上,所述夹持气缸322驱动气动手指321夹紧或释放工件,所述手指垫323可提供缓冲作用,避免气动手指321直接接触工件,造成工件损坏。所述手指垫323和气动手指321设有四个,所述夹持气缸322为四爪气缸,保证能够夹紧工件。若工件的规格发生变化,只需要相应更换手指垫323和气动手指321即可。

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x轴运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检测器36,所述第一检测器36与夹持组件32邻近设置。当第一检测器36检测到机械手5靠近夹持组件32时,所述第一检测器36发送信号到夹持组件32,所述夹持组件32根据信号随之夹持工件或者释放工件。

其中,参考图4,所述yz轴运动组件4包括y轴气缸41、z轴气缸42、第一安装板43和第二安装板44,所述y轴气缸41连接z轴气缸42,所述第一安装板43安装在y轴气缸4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4垂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43上,所述z轴气缸42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4上,所述切割头2安装在y轴气缸41或z轴气缸42上;当切割头2安装在y轴气缸41上,所述y轴气缸41驱动切割头2做y轴运动,所述z轴气缸42驱动y轴气缸41做z轴运动,同时驱动切割头2做z轴运动;当切割头2安装在z轴气缸42上,所述z轴气缸42驱动切割头2做z轴运动,所述y轴气缸41驱动z轴气缸42做y轴运动,同时驱动切割头2做y轴运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yz轴运动组件4还包括第二检测器45,所述第二检测器45与切割头2邻近设置,当第二检测器45检测到工件邻近,发送信号到切割头2,所述切割头2为工件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5为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灵活性高,可以完成旋转及传递工件的动作。六轴机械手不仅能够起到上下料作用,还能够做为一个切割工位完成旋转切割功能,此过程中利用六轴机械手的第六轴可整周旋转的功能,将其作为一个旋转轴使用。

具体地,参考图5,所述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自动分料组件6,所述自动分料组件6包括位于yz轴运动组件4下方的底板、驱动机构、存料盒和废料盒,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存料盒和废料盒分别位于底板两侧并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抽尘机构,所述抽尘机构起到抽尘作用,所述抽尘机构包括防护板62,所述防护板62围成一通孔,工件进行切割时,废料能够通过通孔掉在底板上,工件所有切割完成后,工件也能通过通孔掉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推动加工后的工件到存料盒,以及推动产生的废料到废料盒。

其中,参考图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板611、分料气缸612、轨道613和隔离板614,所述隔离板614安装在分料气缸612和轨道613上,所述推板611连接隔离板614,所述分料气缸612驱动隔离板614在轨道613上移动,所述轨道613起导向作用,从而带动推板611移动,所述推板611可推动工件到存料盒,也可推动废料到废料盒。

更具体地,参考图6,所述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未加工工件的料盒7,所述料盒7包括底座71、限位板72、弹性件73、支撑座74和调节搁板75,所述限位板72通过弹性件73设在底座71的上方,所述弹性件73设有四个,分别位于限位板72的四个脚点,所述支撑座74设于限位板72的两侧,所述调节搁板75设于两侧的支撑座74之间,并且所述调节搁板75上设有多个齿状部,工件放置在相邻齿状部之间并位于限位板72的上方,相邻的齿状部能够限定工件的位置。机械手5抓取工件时,通过弹性件73和限位板72的相互作用,工件能够轴向预压,在保证工件抓取成功的同时保证工件不被压变形。其中,所述弹性件73为弹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料盒7的兼容性强,当工件的规格发生变化后,只需随之更换合适的调节搁板75,并调节限位板72与底座71的距离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系统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地,参考图1,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系统,所述激光切割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激光切割装置,以及工控机8,所述工控机8控制x轴运动组件3和yz轴运动组件4到达切割工位,控制机械手5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到达切割工位,即是到达yz轴运动组件4的下方,控制切割头2聚焦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所述工控机8控制机械手5在每次工件切割完毕后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在x轴运动组件3上,控制切割头2聚焦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直至工件完成所有切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方法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地,一种三维运动的激光切割方法,所述激光切割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激光切割系统,所述激光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x轴运动组件和yz轴运动组件到达切割工位;

步骤2、机械手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yz轴运动组件的下方;

步骤3、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步骤4、机械手调整工件的切割位置,并将工件放置到x轴运动组件上;

步骤5、切割头聚焦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并为工件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

步骤6、重复步骤4和5,直至工件完全所有切割。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