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卷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2104发布日期:2019-01-05 09:24阅读:2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卷取方法,尤其适用于极厚规格高强高韧x80钢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量及依存度与日俱增。2010~2015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约16%,且该增长速度仍在加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约6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集中蕴藏在西部内陆地区,而主要的消费市场却集中在千里之外的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面对天然气资源分布与市场需求的地域不均衡特性,天然气的跨区域长距离输送问题亟待解决。天然气管道输送成为有效解决这一能源困境的首要选择。从西气东输二线开始大规模采用x80(x80表示最小屈服强度为80kpsi的管线钢,转换成公制单位约等于552mpa)管线钢以来,当前国内天然气管网干线大规模采用的主力钢级均为x80钢。经过多年的规模生产与改进,我国x80管线钢生产及管道建设能力仍处在国际领先的地位。

x80管线钢对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极高,尤其是极厚规格管线钢x80的开发,对热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温卷取工艺是获得极厚规格x80组织和性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满足极厚规格x80管线钢性能,一般采用最低卷取温度小于400℃的卷取工艺,这保证了极厚规格x80管线钢性能要求的组织特征,但由此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容易造成低温卷取工艺下的厚规格卷形差、卷取机打滑、松卷事故发生。

因此,如何降低钢种在低温卷取工艺下的厚规格卷形差、卷取机打滑、松卷等风险,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卷取方法,能够降低钢种在低温卷取工艺下的厚规格卷形差、卷取机打滑、松卷等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钢卷取方法,包括:

将带钢热头热尾;

侧导板压力参数设定:第一卷取机设定为+50%~70%,第二卷取机设定为+30%~35%,以所述侧导板实际显示压力值在50~70kn为准;

侧导板短行程参数设定:第一卷取机设定为35~50mm,第二卷取机设定为40~50mm;

助卷辊参数设定:第一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30%,第二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30%,第三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25%。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所述带钢热头长度控制在2.5~3.6米,所述带钢热尾长度控制在2.0~3.0米。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所述第一卷取机的所述侧导板选用传动侧压力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层冷辊道滞后率设定为10%。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当所述带钢两侧均未接触所述侧导板时,关闭所述侧导板开口度;

当所述侧导板的压力控制侧的压力为零或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则增加所述压力控制侧的压力,最大两侧压力达到80kn。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还包括卸卷控制:

所述带钢卷取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一助卷辊和第三助卷辊进入,压住所述带钢,然后控制所述第二助卷辊打开,点动卷筒将所述带钢的尾部旋转至4:30位置至5:30位置之间;

手动升起卸卷小车直至上升信号到位,点动转动所述卷筒进行带钢对尾,所述带钢的尾部转动至6:30位置至7:00位置之间时停下,锁住所述卸卷小车的锁紧缸;

点动反转所述卷筒2至3次,所述卷筒与所述钢卷无干涉后,所述卸卷小车往外卸卷,运送至打捆台。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所述带钢采用自动卷取方式进行卷取。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中,所述带钢为x80钢种。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带钢卷取方法,通过带钢热头热尾、侧导板压力及位置补偿参数设定、助卷辊参数设定,能够避免卷取机打滑,能够直接有效、方便快捷地大幅降低钢卷塔形及松卷风险,保证较高的卷形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卷取方法,包括:

一,将带钢热头热尾

具体地,带钢热头长度控制在2.5~3.6米,带钢热尾长度控制在2.0~3.0米。

二,各项参数设定

(1)侧导板压力参数设定:第一卷取机(又称1#卷取机)设定为+50%~70%,第二卷取机(又称2#卷取机)设定为+30%~35%,以侧导板实际显示压力值在50~70kn为准。

具体实施时,第一卷取机的侧导板选用传动侧压力控制,如有异常则根据实际情况切换;第二卷取机根据实际卷形选择,两侧均可。

(2)侧导板短行程参数设定:第一卷取机设定35~50mm,第二卷取机设定40~50mm。

(3)助卷辊参数设定:第一助卷辊(又称1#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30%,第二助卷辊(又称2#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30%,第三助卷辊(又称3#助卷辊)压力设定为20%~25%。而原有技术中对于一般普通钢种助卷辊压力均设定为0~1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由于助卷辊压力值是根据带钢温度、宽度、厚度、热屈服强度以及单位张力计算出来的(例如,普通钢种在60kn左右,x80钢种计算出来在200kn以上),不同钢种对于具体压力值的要求不同,本发明中对于各个助卷辊的具体压力值不作明确要求。

(4)层冷辊道滞后率设定:层冷辊道滞后率设定为10%。

三,侧导板位置及压力控制

带钢宽度+短行程值=侧导板实际开口度显示值:

当带钢两侧均未接触侧导板时,手动点动侧导板位置关闭按钮关闭侧导板开口度;

当侧导板压力控制侧的压力为零或低于预设压力值(即无压力或压力过小)时,则增加侧导板压力控制侧的压力。具体操作为,按压操作台面侧导板压力增加按钮(点动一次5kn),最大两侧压力达到80kn即可。

四,卸卷控制

优选采用自动卷取方式进行带钢卷取,带钢卷取完成后,采用卸卷小车三点受力对尾的方法进行卸卷控制,即:按住第一助卷辊和第三助卷辊进入按钮,控制第一助卷辊和第三助卷辊进入,同时靠拢并压住带钢;然后再按下第二助卷辊出去按钮,将第二助卷辊打开,不然会与卸卷小车干涉;点动卷筒将带钢的尾部旋转至4:30位置至5:30位置之间(点动,即按下按钮时电动机转动工作,手松开按钮时电动机停转);

手动升起卸卷小车直至上升信号到位(即卸卷小车上升指示箭头由绿色变为白色箭头),点动转动卷筒进行带钢对尾,采取慢速点动的方式进行对尾操作,带钢尾部转动至6:30位置至7:00位置之间时停下,锁住卸卷小车的锁紧缸;

缩卷筒,点动反转卷筒2至3次,卷筒与钢卷无干涉后,卸卷小车手动往外卸卷,运送至打捆台。

其中,第一助卷辊和第三助卷辊分别位于钢卷两侧,第二助卷辊位于第一助卷辊的下方,卸卷小车托辊位于钢卷的正下方。

具体实施时,上述带钢卷取方法可适用于极厚规格高强高韧x80钢种的带钢。

通过实施前后对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卷取方法卷取带钢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极厚规格x80钢种的卷形,同时还大幅减小了松卷的概率。

2018年3月,西昌钢钒热轧线采用上述带钢卷取方法生产中俄输气管道极厚规格x80管线钢共20000余吨,卷形合格率达到96%。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卷取方法,通过带钢热头热尾、侧导板压力及位置补偿参数设定、助卷辊参数设定,以及卸卷小车三点受力对尾等方法,能够避免卷取机打滑,能够直接有效、方便快捷地大幅降低钢卷塔形及松卷风险,保证较高的卷形合格率。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