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选料入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2337发布日期:2018-12-22 08: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自动选料入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票夹的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选料入模机构。

背景技术

票夹由一对夹片、一个蝶形弹簧和一个销钉组装而成。传统票夹组装一般采用手工组装,一方面,品质无法管控,产能低,另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同时,长时间组装对操作人员手指有损伤。

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0798422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夹子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转动盘、夹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和销钉安装机构、压销钉机构和取料机构,转动盘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接,转动盘上安装有夹座,夹片安装机构与夹片输入机构相连接,弹簧安装机构与弹簧输入机构相连接,压销钉机构与销钉输入机构相连接,销钉安装机构包括销钉进料座和销钉推料杆,销钉推料杆与第四驱动装置相连接,销钉进料座上开设有第一通道,销钉进料座上还设有销钉夹持装置。上述专利中的送料机构并没有筛选和分料的功能,换句话说仍然需要工人在组装机旁边通过手工将待组装零部件放入对应的机构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自动选料入模机构,实现票夹的自动组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片自动对接入模机构,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之上的模具循环移动组件,该模具循环移动组件包括循环轨道、滑动设置于循环轨道之上的多个模具,每个模具包括移动载体、设置于移动载体之上并列布置的两副子模,每个子模包括一组对称布置用于容纳两个夹片的滑动夹块、滑动竖立于两个滑动夹块之间的顶块,还包括一组夹片送料器、与夹片送料器连接的直线振动器、位于直线振动器上方的夹片夹取支架、位于直线振动器下方的夹片入模支座、设置于夹片入模支座之上与夹片夹取支架连接的送料缸,在夹片夹取支架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夹片夹取缸,每个夹片夹取缸与取料夹连接,在夹片入模支座的外侧壁上位于直线振动器外端的正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一夹片导料槽、第二夹片导料槽、第三夹片导料槽和第四夹片导料槽,第一夹片导料槽和第二夹片导料槽之间形成第一导料板、第三夹片导料槽和第四夹片导料槽之间形成第二导料板,第二夹片导料槽和第三夹片导料槽之间形成第三导料板,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第一导料板下端和第二导料板下端上分别形成有凸起,在第三导料板上设置有入模缸,入模缸的输出端上铰接有一组对称布置的连杆,在夹片入模支座上位于入模缸的下方设置有一转轴,转轴上转动设置有一组对称布置的分料压块,每个分料压块和对应的连杆下端铰接,在夹片入模支座上位于第一夹片导料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料组件,在夹片入模支座上位于第四夹片导料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挡料组件,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分别包括挡料座、滑动设置于导料座之内的挡料块、推动挡料块移动的挡料缸,挡料块的外端上侧面呈楔形。

自动选料入模机构,还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夹片送料器,所述夹片送料器包括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设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侧壁由下至上螺旋固定设有第一旋转轨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下端设有第一筛选段,所述第一筛选段滑动设有夹片,所述夹片包括片体和与片体固定的片耳,所述第一旋转轨道设有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设有梯形斜面,所述梯形斜面设有连续凸起,所述梯形凸起设有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下方设有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设有第一轨道挡板。

所述第一轨道挡板设有第一挡板导向板,所述第一送料轨道设有第一送料支撑轨道。

作为改进,所述凸起的上端部具有一个倾斜面,便于夹片上的手按部分被撑开。

再改进,所述移动载体上并列开设有两个用于子模坐落的坐落槽,在移动载体上穿设有一组穿过坐落槽的平行导柱,所述滑动夹块滑动设置于平行导柱之上,在平行导柱上位于坐落槽槽壁和滑动夹块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夹片插入滑动夹块和顶块之间的间隙时,滑动夹块能够压缩弹簧在平行导柱上移动,实现对夹片的夹持,同时,在夹片拔出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夹块能够自动复位。

再改进,所述滑动夹块的相对侧面为楔形,在移动载体上位于滑动夹块之间设置有三角块,三角块的外侧壁和滑动夹块的楔形面相接触,通过设置三角块,避免两个滑动夹块之间出现碰撞。

再改进,所述循环轨道为方形,所述模具循环移动组件还包括循环移动缸,循环移动缸设置于方形的循环轨道的端部,循环移动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方形循环轨道一边上各个模具的推动板,当模具需要向前移动一个距离时,位于方形的循环轨道的各个端角处的循环移动缸连续动作,推动板带动方形循环轨道上一排的模具同时向前移动一个距离,这样,实现了模具在方形循环轨道之上的循环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夹片由一组夹片送料器自动选向输送,夹片输送至夹片夹取支架处,取料夹将夹片自动分料到各个夹片导料槽内,由分料压块将夹片压入模具内,模具循环移动组件将模具移动至蝶形弹簧变形组装机构下方进行蝶形弹簧的组装,从而实现了票夹夹片的自动入模,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首选通过第一筛选段筛除片耳朝上的夹片,因为片耳朝上的夹片会被振动盘震落,再通过梯形斜面移动到梯形凸起上,之后通过第一弯曲部使夹片滑入第一送料轨道,再通过第一送料轨道移动到下个工序代替人工筛选,实现自动筛选、分料、送料功能。

所述第一挡板导向板起导向作用,所述第一送料支撑轨道用于支撑片耳在第一送料轨道上移动,所述连续凸起有利于振动盘的力更好的将夹片送上梯形凸起,所述振动盘为现有技术产品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片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圆筒与第一振动盘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筛选段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梯形凸起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夹片在梯形凸起上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送料轨道与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动筛选分料的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动筛选分料的组装机位置关系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中涉及到的自动选料入模机构,包括机架6、设置于机架6之上的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夹片自动对接入模机构1、蝶形弹簧变形组装机构2、穿销机构3、销钉两端冲扁机构4、成品出料与叠料机构5、以及设置于机架6之上的控制器61,其中,票夹由夹片71、蝶形弹簧和销钉组装而成。

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包括循环轨道、滑动设置于循环轨道之上的多个模具8,每个模具8包括移动载体81、设置于移动载体81之上并列布置的两副子模,每个子模包括一组对称布置用于容纳两个夹片71的滑动夹块83、滑动竖立于两个滑动夹块83之间的顶块84。

优选地,循环轨道为方形,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还包括循环移动缸,循环移动缸设置于方形的循环轨道的端部,循环移动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方形循环轨道一边上各个模具的推动板801,当模具8需要向前移动一个距离时,位于方形的循环轨道的各个端角处的循环移动缸连续动作,推动板801带动方形循环轨道上一排的模具同时向前移动一个距离,这样,实现了模具8在方形循环轨道之上的循环移动。

进一步地,移动载体81上并列开设有两个用于子模坐落的坐落槽82,在移动载体81上穿设有一组穿过坐落槽82的平行导柱85,滑动夹块83滑动设置于平行导柱85之上,在平行导柱85上位于坐落槽82槽壁和滑动夹块83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86,在夹片71插入滑动夹块83和顶块84之间的间隙时,滑动夹块83能够压缩弹簧86在平行导柱85上移动,实现对夹片71的夹持,同时,在夹片71拔出时,在弹簧86的作用下,滑动夹块83能够自动复位。

更进一步地,滑动夹块83的相对侧面为楔形,在移动载体81上位于滑动夹块83之间设置有三角块87,三角块87的外侧壁和滑动夹块83的楔形面相接触,通过设置三角块87,避免两个滑动夹块83之间出现碰撞。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夹片自动对接入模机构1包括一组夹片送料器11、与夹片送料器11连接的直线振动器12、位于直线振动器12上方的夹片夹取支架121、位于直线振动器12下方的夹片入模支座17、设置于夹片入模支座17之上与夹片夹取支架121连接的送料缸124,在夹片夹取支架121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夹片夹取缸122,每个夹片夹取缸122与取料夹123连接,在夹片入模支座17的外侧壁上位于直线振动器12外端的正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一夹片导料槽131、第二夹片导料槽132、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和第二夹片导料槽132之间形成第一导料板141、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之间形成第二导料板142,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和第三夹片导料槽133之间形成第三导料板143,第一导料板141和第二导料板142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第一导料板141下端和第二导料板142下端上分别形成有凸起18,在第三导料板143上设置有入模缸15,入模缸15的输出端上铰接有一组对称布置的连杆151,在夹片入模支座17上位于入模缸15的下方设置有一转轴153,转轴153上转动设置有一组对称布置的分料压块152,每个分料压块152和对应的连杆151下端铰接,在夹片入模支座17上位于第一夹片导料槽13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料组件,在夹片入模支座17上位于第四夹片导料槽13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挡料组件,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分别包括挡料座、滑动设置于导料座之内的挡料块161、推动挡料块161移动的挡料缸162,挡料块161的外端上侧面呈楔形。

本发明的夹片自动对接入模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将装载有模具8循环移动至分料压块152的下方,一组夹片送料器11将夹片71分四路送入直线振动器12之上,送料缸124带着夹片夹取支架121在直线振动器12上方移动,夹片夹取缸122动作,取料夹123将对应的夹片71夹持住,随后,夹片71移动至夹片入模支座17外侧壁的上端处,夹片71沿着对应的夹片导料槽下行,本发明通过并列设计四个夹片导料槽,实现两组票夹的同步组装,在夹片入模过程中,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和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内的夹片位置略低于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的夹片位置,在夹片入模之前,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上的挡料块161将对应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的夹片挡住,实现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的夹片逐个入模,同时,入模缸15通过连杆带着分料压块152外端向上摆动,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和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内的夹片移动至第一导料板141下端和第二导料板142两侧的凸起18处时,入模缸15推动分料压块152向下摆动,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和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内下端夹片71上的穿设销钉部位首先掠过凸起18,此时,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内最下端夹片上的穿设销钉部位位于凸起18的上方,随着分料压块152的继续向下摆动,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内夹片推动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内夹片掠过凸起18,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内夹片推动第四夹片导料槽134内夹片掠过对应的凸起18,这样,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内夹片上的穿设销钉部位位于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内夹片上的穿设销钉部位的外侧,第四夹片导料槽134内夹片上的穿设销钉部位位于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内夹片上的穿设销钉部位的外侧,最后,在分料压块152的压力作用下,第二夹片导料槽132内的夹片和第一夹片导料槽131内的夹片先后进入模具8的滑块压块83和顶块84之间,第三夹片导料槽133和第四夹片导料槽134内的夹片也同时先后进入模具8内,夹片入模后,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将模具8移动至蝶形弹簧变形组装机构2下方准备蝶形弹簧的组装。

本发明的包括机架6和与机架6固定连接的夹片送料器11,所述夹片送料器11包括第一振动盘300,所述第一振动盘300设有第一圆筒301,所述第一圆筒301内侧壁由下至上螺旋固定设有第一旋转轨道302,所述第一旋转轨道302下端设有第一筛选段303,所述第一筛选段303滑动设有夹片71,所述夹片71包括片体304和与片体304固定的片耳305,所述第一旋转轨道302设有梯形凸起308,所述梯形凸起308设有梯形斜面307,所述梯形斜面307设有连续凸起306,所述梯形凸起308设有第一弯曲部314,所述第一弯曲部314下方设有第一送料轨道309,所述第一送料轨道309设有第一轨道挡板310。

所述第一轨道挡板310设有第一挡板导向板312,所述第一送料轨道309设有第一送料支撑轨道313。

首选通过第一筛选段303筛除片耳305朝上的夹片71,因为片耳305朝上的夹片71会被振动盘震落,再通过梯形斜面307移动到梯形凸起308上,之后通过第一弯曲部314使夹片71滑入第一送料轨道309,再通过第一送料轨道309移动到下个工序代替人工筛选,实现自动筛选、分料、送料功能。

所述第一送料轨道309与直线振动器12连接,是指产品经第一送料轨道309之后移动至直线振动器12,在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所述第一挡板导向板312起导向作用,所述第一送料支撑轨道313用于支撑片耳305在第一送料轨道309上移动,所述连续凸起306有利于振动盘的力更好的将夹片71送上梯形凸起308,所述振动盘为现有技术产品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所述第一送料轨道309与直线振动器12连接,是指产品经第一送料轨道309之后移动至直线振动器12,在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综上,本发明的夹片71由一组夹片送料器11自动选向输送,夹片71输送至夹片夹取支架121处,取料夹123将夹片71自动分料到各个夹片导料槽内,由分料压块152将夹片71压入模具8内,模具循环移动组件80将模具8移动至蝶形弹簧变形组装机构2下方进行蝶形弹簧的组装,从而实现了票夹的自动组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