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移动尾架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8822发布日期:2018-12-19 06: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移动尾架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床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机床的尾架的移动方式大多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由人工手动驱动,此类机床大多在尾架和导轨之间具有锁止结构,从而在锁止结构放开时可由人工拖拽尾架;此类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但具有一定的劳动强度、且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对尾架移动后的位置精度难以控制。

二是由人工和驱动设备结合,如国家局于2012年2月22日公告的一份名为“移动尾架手动离合器”、申请号为“20101013896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该案由人工完成尾架的解锁以及锁止,并由电机驱动尾架运动;此类结构形式对尾架移动后的位置可进行精确控制,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使用成本高、且无法对传统机床进行改造。

三是由加装的辅助设备驱动尾架运动或停止,如国家局于2017年6月23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车床尾架动力进给装置”、申请号为“201510092066.2”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该案中尾架的动作全部由动力进给装置带动;此类结构形式同样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使用成本高、且无法对传统机床进行改造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且可实现全程自动操作,同时,可直接在机床的现有结构上进行方便改装,从而易于推广的具有可移动尾架的机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床本体、尾架、尾架导轨、刀架和刀架导轨,所述尾架导轨和刀架导轨均固定连接在机床本体上、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尾架滑动连接在尾架导轨上,所述刀架滑动连接在刀架导轨上;

所述刀架朝向尾架的端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有固定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朝向尾架的一侧设有联动杆;

所述尾架的一侧设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空心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联动杆同轴心的联动孔。

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齿条一、齿条二、齿轮和隔板,所述尾架的一侧还设有位于联动组件下放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定位弹簧和定位块;

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箱体中、且与联动杆相垂直,所述齿条一和齿条二均穿设所述隔板、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齿条一、齿条二、联动杆三者相互平行,所述齿条一的中心线处于联动孔之内,所述齿轮通过铰接座铰接在隔板的一侧、且齿轮的两侧分别与齿条一和齿条二相啮合;

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于定位孔中、且定位销的顶端与齿条二固定相连,所述定位弹簧空套所述齿条二、且抵在隔板和定位销之间;所述定位块的中部铰接于尾架的一侧,所述定位块的顶面的一侧位于定位销的下方、且定位块的顶面另一侧贴合所述尾架导轨。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所述定位块呈v字形,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尾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箱体下方的转轴,所述转轴处于定位销和尾架导轨之间的区域中,所述铰接孔套接所述转轴;

v字形的所述定位块具有两个顶面,其中一个顶面与尾架导轨相贴合,另一个顶面与定位销的轴心线相交。

所述定位块与尾架导轨相贴合的一个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所述隔板具有两个,两所述隔板平行设置,所述齿轮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其中一隔板的一侧,所述齿条一、齿条二均穿设两所述隔板。

本发明中各部件可直接加装于传统的机床中,改装方便、易于推广;同时,本案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此外,本案中对尾架的动力提供以及行程控制均可借助现有的刀架得以实现,位置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制造成本低且使用难度低。因此,本案中通过刀架带动尾架移动的技术方案从整体上来说具有结构精巧、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可直接在机床的现有结构上进行方便改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立体图;

图中1是机床本体,2是尾架,21是箱体,210是联动孔;

221是定位销,222是定位弹簧,223是定位块,224是转轴;

23是齿条一,24是齿条二,25是齿轮,26是隔板;

3是尾架导轨,4是刀架,41是直线驱动机构,42是联动杆,5是刀架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7所示,包括机床本体1、尾架2、尾架导轨3、刀架4和刀架导轨5,所述尾架导轨3和刀架导轨5均固定连接在机床本体上1、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尾架2滑动连接在尾架导轨3上,所述刀架4滑动连接在刀架导轨5上;

所述刀架4朝向尾架2的端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有固定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41,所述直线驱动机构41朝向尾架2的一侧设有联动杆42;

所述尾架2的一侧设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空心的箱体21,所述箱体21的顶部开设有与联动杆42同轴心的联动孔210。使用时,可先控制刀架滑动(现有技术中的刀架均有用于对其驱动的驱动装置以及行程控制装置),使得联动杆对准联动孔;再开启直线驱动机构(可与刀架的驱动装置共享动力源以及信号收发装置),使得联动杆下行伸入联动孔中,即使得此后刀架可与尾架同步平移;待尾架平移到位后(其平移的距离可借助刀架中的行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可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使联动杆反向运动与箱体分离,从而使得尾架停止,而刀架则可自动动作,完成对工件的切削加工。本案中各部件可直接加装于传统的机床中,改装方便、易于推广;同时,本案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此外,本案中对尾架的动力提供以及行程控制均可借助现有的刀架得以实现,位置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制造成本低且使用难度低。因此,本案中通过刀架带动尾架移动的技术方案从整体上来说具有结构精巧、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可直接在机床的现有结构上进行方便改装等优点。

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齿条一23、齿条二24、齿轮25和隔板26,所述尾架2的一侧还设有位于联动组件下放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221、定位弹簧222和定位块223;

所述隔板26固定连接在箱体21中、且与联动杆42相垂直,所述齿条一23和齿条二24均穿设所述隔板26、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齿条一23、齿条二24、联动杆42三者相互平行,所述齿条一23的中心线处于联动孔210之内(确保联动杆伸入箱体之后可撞击齿条一),所述齿轮25通过铰接座铰接在隔板26的一侧、且齿轮25的两侧分别与齿条一23和齿条二24相啮合;这样,当联动杆伸入箱体并撞击齿条一后,齿条一的快速下行可先带动在齿轮旋转,再带动齿条二上行;

所述箱体2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221穿设于定位孔中、且定位销221的顶端与齿条二24固定相连,所述定位弹簧222空套所述齿条二24、且抵在隔板26和定位销221之间;所述定位块223的中部铰接于尾架2的一侧,所述定位块223的顶面的一侧位于定位销221的下方、且定位块223的顶面另一侧贴合所述尾架导轨3。这样,当联动杆未下行时,如图5所示,定位销将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抵在定位块上,从而使得定位块保持朝向尾架导轨反转的运动趋势,进而在定位块和尾架导轨的摩擦力影响下使得尾架和尾架导轨保持静止,实现尾架的定位;当联动杆下行、齿条二上行时,如图4所示,则将克服定位弹簧的作用力驱使定位销与定位块分离,使得定位块与尾架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减小,从而使得后续刀架移动时可带动尾架一同顺利的平移。综上所述,即可在联动杆下行伸入箱体时,使得刀架、尾架同步运动,而联动杆上行缩回与箱体分离时,尾架则可保持不动。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图中为清楚示意,仅示出了气缸一种形式。

所述定位块223呈v字形,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尾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箱体21下方的转轴224,所述转轴224处于定位销221和尾架导轨3之间的区域中,所述铰接孔套接所述转轴224;

v字形的所述定位块223具有两个顶面,其中一个顶面与尾架导轨相贴合,另一个顶面与定位销的轴心线相交。从而使得定位块的用料更少、质量更小且动作更为稳定、可靠。

所述定位块与尾架导轨相贴合的一个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从而使得定位销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抵住定位块的其中一个顶面时,定位块的另一个顶面可与尾架导轨之间保持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显著提升了后续工件加工时尾架的稳定性。

所述隔板具有两个,两所述隔板平行设置,所述齿轮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其中一隔板的一侧,所述齿条一、齿条二均穿设两所述隔板。从而确保了齿条一、齿条二动作时的直线性,避免了齿条一、齿条二在动作过程中出现偏移、偏转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