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9884发布日期:2019-01-03 00:01阅读:1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飞机或高速机车结构紧固件连接孔强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衬套挤压强化飞机或高速机车结构紧固件连接孔强度,特别涉及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些人试图将冷挤压孔强化用不锈钢开缝衬套国产化,但都没有成功。除了不锈钢开缝衬套各公英制规格400余种且直径和长度过小不好加工原因外,还因没有真正了解冷挤压工艺原理及严格的技术要求,比如冷挤压是处在严重过盈情况下进行。要求挤压芯棒和开缝衬套的强度很高,衬套内壁涂覆的干膜润滑剂性能和粘附性非常好;挤压后不能出现芯棒断裂或开缝衬套有皱褶或被撕裂而损伤工件的孔壁;另外冷挤压规范规定不锈钢开缝衬套板需要材厚度和现实市场购买的板材出厂状态及厚度会有差异;其次冷挤压强化工艺规范要求涂覆厚度不能超过0.015mm,粘附力强,挤压时不能脱落等。所以没有安排对出厂未热处理的不锈钢板材热处理,没有考虑需要安排调整厚度工序;没有安排开缝衬套成形后要提高强度工序;也没有安排为提高涂覆干膜润滑剂粘附性除对板材酸洗外,还须喷砂、用纯净水清洗涂板材表面处理,及涂覆干膜润滑剂烘烤固化等工序;只是简单的清洗或酸洗后就涂覆干膜润滑剂。所以干膜润滑剂粘附性能也很差,挤压时干膜润滑剂脱落现象。其次是采用简单的钣金成形工艺,采取多次冲压、卷弯,或采取三辊滚压工艺难以成功;等种种原因致使至今都不能实现国产化。

目前国内有些人试图将冷挤压孔强化用不锈钢开缝衬套国产化,但都没有成功。除了不锈钢开缝衬套各公英制规格400余种且直径和长度过小不好加工原因外,还存在如下原因:

1,因没有真正了解冷挤压工艺原理及严格的技术要求,比如冷挤压是处在严重过盈情况下进行。要求挤压芯棒和开缝衬套的强度很高,衬套内壁涂覆的干膜润滑剂性能和粘附性非常好;挤压后不能出现芯棒断裂或开缝衬套有皱褶或被撕裂而损伤工件的孔壁;

2,另外冷挤压规范规定不锈钢开缝衬套板需要材厚度和现实市场购买的板材出厂状态及厚度会有差异;

3,不清楚冷挤压强化工艺规范要求涂覆厚度不能超过0.015mm,粘附力强,挤压时不能脱落等。

4,没有安排对出厂未热处理的不锈钢板材热处理,没有考虑需要安排调整厚度工序;没有安排开缝衬套成形后要提高强度工序;也没有安排为提高涂覆干膜润滑剂粘附性除对板材酸洗外,还须喷砂、用纯净水清洗涂板材表面处理及涂覆干膜润滑剂烘烤固化等工序;只是简单的清洗或酸洗后就涂覆干膜润滑剂。所以干膜润滑剂粘附性能也很差,挤压时干膜润滑剂脱落现象。

5,其次是采用简单的钣金成形工艺,采取多次冲压、卷弯,或采取三辊滚压工艺难以成功,等种种原因致使至今都不能实现国产化。

就目前国内需求品种多量大的情况来看,应在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提升生产能力和规模,采用较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飞机或高速列车连接件上连接孔冷挤压强化的安全性,并延长连接孔使用寿命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需不锈钢开缝衬套规格要求选取原料,根据需要在辊压机上滚压整平调整厚度,经过计算排样裁切成条状待加工原料;

(2)将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酸洗钝化,并对酸洗钝化后的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单面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一面为条状待加工原料加工成开缝衬套的内环面,再用纯净水进行清洗晾干;

(3)在条状待加工原料的一个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然后进行热固化;

(4)根据需要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冲切落料;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通过以下方法计算所得:以初孔直径为基数,计算初孔的周长并减去该周长的2-5%作为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其中初孔指的是结构件上经过精加工待冷挤压的孔;

(5)在冲弯联动组合模上进行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且涂覆干膜润滑剂的表面位于衬套毛坯内部;

(6)对衬套毛坯进行碰圆整形强化;

(7)对碰圆整形强化后的衬套毛坯进行激光标识并进行冲压翻边,边宽1-2mm,锥度为100度,翻边圆弧半径为0.5-2mm;

(8)进行冲压制锥形,形成开缝衬套成品,开缝衬套的锥度为1-2度;

所述原料为1cr17ni7或301高强度不锈钢。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需不锈钢开缝衬套规格要求选取原料,该原料为出厂时未经过热处理的硬料不锈钢板材,进行退火热处理,然后根据需要在辊压机上滚压整平调整厚度,经过计算排样裁切成条状待加工原料;

(2)将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酸洗钝化,并对酸洗钝化后的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单面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一面为条状待加工原料加工成开缝衬套的内环面,再用纯净水进行清洗晾干;

(3)在条状待加工原料的一个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然后进行热固化;

(4)根据需要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冲切落料;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通过以下方法计算所得:以初孔直径为基数,计算初孔的周长并减去该周长的2-5%作为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

(5)在冲弯联动组合模上进行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且涂覆干膜润滑剂的表面位于衬套毛坯内部;

(6)对衬套毛坯进行碰圆整形强化;

(7)对碰圆整形强化后的衬套毛坯进行激光标识并进行冲压翻边,边宽1-2mm,锥度为100度,翻边圆弧半径为0.5-2mm;

(8)进行冲压制锥形,形成开缝衬套成品,开缝衬套的锥度为1-2度;

所述原料为1cr17ni7或301高强度不锈钢。

或者优选地,干膜润滑剂为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或gm-2干膜润滑剂。

或者优选地,干膜润滑剂表面膜呈半干状态,涂覆1-2次,总厚度为0.005-0.015mm。

或者优选地,热固化具体为:将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的条状待加工原料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180-250℃,在此温度下保持2-3小时固化。

或者优选地,喷砂处理为70-120目氧化铝砂粒均匀喷砂。

或者优选地,冲弯联动组合模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凹模包括左弯曲模及右弯曲模,所述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设置有一弧形型腔,两个型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形成工作型腔,所述凸模设置在工作型腔正上方,左弯曲模及右弯曲模位于弧形型腔上方的部分形成挤压入口;

所述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上均设置有一旋转轴,两个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均与工作型腔的中心轴线平行;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底部分别连接有一顶杆,与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相连的顶杆朝向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伸出或者缩回,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分别以设置在左弯曲模和右弯曲模上的旋转轴为旋转轴线转动,进而实现挤压入口张度调节;

凸模和凹模合模,实现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

或者优选地,碰圆具体为:将经冲弯联动成形的衬套毛坯套装在芯轴上;然后将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放置在电磁气动冲压机上进行冲压,电磁气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下半圆弧凹模,电磁气动冲压机的主轴上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上半圆弧凹模,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设置在下圆弧凹模内,且上圆弧凹模和下圆弧凹模合模后组成的模具的中心轴线与芯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电磁冲压机冲压频率为20-40次/分钟,冲击力及冲压时间根据需要设定;驱动电磁冲压机对开缝衬套进行碰圆撞击加工,在加工时,每冲压一下,芯轴沿其周向转动90度。

或者优选地,冲压制锥形,具体是:在冲床主轴上固定套装一锥形凸模,工作台上固定设置一锥形凹模,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相匹配,锥形凸模的锥度为1-1.5°,将经翻边后的开缝衬套翻边一端插套在锥形凸模上,驱动冲床主轴下行,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合模,实现不锈钢开缝衬套制的冲压制锥形。

或者优选地,开缝衬套的外径为3-40mm。

本发明对未经热处理过厚度偏大的不锈钢板材采用热处理、先调整厚度,再经过冲切落料、冲弯碰联动成形强化,对经过热处理的不锈钢板材采用先调整厚度、再经过冲切落料、冲弯碰联动成形强化解决高强度不锈钢薄板成形难的问题。

涂覆干膜润滑剂工作安排在开缝衬套成形前,既方便施工又能确保干膜润滑剂涂覆总厚度为0.005-0.015mm,且易达到喷涂厚度均匀的效果。

在干膜润滑剂涂覆工作前,安排酸洗钝化和喷砂处理需喷涂干膜润滑剂表面,处理后再用纯净水清洗,更好提高干膜润滑剂涂覆后粘附性。

将涂覆干膜润滑剂条状待加工原料室温放置后1-2小时,再放入烘箱保温2-3小时,有利于促进凝结固化,达到增强粘附力。

本发明可制作出高性能、高质量的连接件冷挤压孔强化用开缝衬套,提高了飞机或高速列车连接件上连接孔冷挤压强化的安全性,并延长了连接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弯联动组合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经过冲弯联动成形的衬套毛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碰圆整形强化后的衬套毛坯。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经过翻边处理的衬套毛坯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经过冲压制锥形的开缝衬套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左弯曲模,2-右弯曲模,3-工作型腔,4-挤压入口,5-旋转轴,6-顶杆,7-翻边,8-干膜润滑剂,9-凸模,10-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需不锈钢开缝衬套规格要求,选取原料,若原料为已经经过热处理的原料,则根据需要在辊压机上滚压整平调整厚度,经过计算排样裁切成条状待加工原料;

(2)将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酸洗钝化,并对酸洗钝化后的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单面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一面为条状待加工原料加工成开缝衬套的内环面,再用纯净水进行清洗晾干;

(3)在条状待加工原料的一个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进行热固化;

(4)根据需要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冲切落料;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通过以下方法计算所得:以初孔直径为基数,计算初孔的周长并减去该周长的2-5%作为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

(5)在冲弯联动组合模上进行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且涂覆干膜润滑剂8的表面位于衬套毛坯内部;

(6)对衬套毛坯进行碰圆整形强化;

(7)对碰圆整形强化后的衬套毛坯进行激光标识并进行冲压翻边7,边宽1-2mm,锥度为100度,翻边7圆弧半径为0.5-2mm;

(8)进行冲压制锥形,形成开缝衬套成品,开缝衬套的锥度为1-2度;

所述原料为1cr17ni7或301高强度不锈钢。

干膜润滑剂8为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或gm-2干膜润滑剂8。

干膜润滑剂8表面膜呈半干状态,再涂覆1-2次,总厚度为0.005-0.015mm。

热固化具体为:将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的条状待加工原料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180-250℃,在此温度下保持2-3小时固化。

喷砂处理为70-120目氧化铝砂粒均匀喷砂。

冲弯联动组合模包括凸模9和凹模,所述凹模包括左弯曲模1及右弯曲模2,所述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设置有一弧形型腔,两个型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形成工作型腔3,所述凸模设置在工作型腔3正上方,左弯曲模1及右弯曲模2位于弧形型腔上方的部分形成挤压入口4;

所述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上均设置有一旋转轴5,两个旋转轴5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旋转轴5的中心轴线均与工作型腔3的中心轴线平行;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底部分别连接有一顶杆6,与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相连的顶杆6朝向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伸出或者缩回,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分别以设置在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上的旋转轴5为旋转轴5线转动,进而实现挤压入口4张度调节;

凸模9和凹模合模,实现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10的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

或者优选地,碰圆具体为:将经冲弯联动成形的衬套毛坯套装在芯轴上;然后将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放置在电磁气动冲压机上进行冲压,电磁气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下半圆弧凹模,电磁气动冲压机的主轴上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上半圆弧凹模,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设置在下圆弧凹模内,且上圆弧凹模和下圆弧凹模合模后组成的模具的中心轴线与芯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电磁冲压机冲压频率为20-40次/分钟,冲击力及冲压时间根据需要设定;驱动电磁冲压机对开缝衬套进行碰圆撞击加工,在加工时,每冲压一下,芯轴沿其周向转动90度。

冲压制锥形,具体是:在冲床主轴上固定套装一锥形凸模,工作台上固定设置一锥形凹模,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相匹配,锥形凸模的锥度为1-1.5°,将经翻边7后的开缝衬套翻边7一端插套在锥形凸模上,驱动冲床主轴下行,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合模,实现不锈钢开缝衬套制的冲压制锥形。

开缝衬套的外径为3-40mm。

若原料未进行热处理,则采用如下方法加工: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需不锈钢开缝衬套规格要求选取原料,该原料为出厂时未经过热处理的硬料不锈钢板材,进行退火热处理,然后根据需要在辊压机上滚压整平调整厚度,经过计算排样裁切成条状待加工原料;

(2)将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酸洗钝化,并对酸洗钝化后的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单面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一面为条状待加工原料加工成开缝衬套的内环面,再用纯净水进行清洗晾干;

(3)在条状待加工原料的一个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进行热固化;

(4)根据需要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进行冲切落料;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通过以下方法计算所得:以初孔直径为基数,计算初孔的周长并减去该周长的2-5%作为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的宽度;

(5)在冲弯联动组合模上进行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且涂覆干膜润滑剂8的表面位于衬套毛坯内部;

(6)对衬套毛坯进行碰圆整形强化;

(7)对碰圆整形强化后的衬套毛坯进行激光标识并进行冲压翻边7,边宽1-2mm,锥度为100度,翻边7圆弧半径为0.5-2mm;

(8)进行冲压制锥形,形成开缝衬套成品,开缝衬套的锥度为1-2度;

所述原料为1cr17ni7或301高强度不锈钢。

干膜润滑剂8为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或gm-2干膜润滑剂8。

干膜润滑剂8表面膜呈半干状态,该状态指的是用手轻轻触碰,有柔软感,且不黏手的状态,涂覆1-2次,总厚度为0.005-0.015mm。

热固化具体为:将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的条状待加工原料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180-250℃,在此温度下保持2-3小时固化。

喷砂处理为70-120目氧化铝砂粒均匀喷砂。

冲弯联动组合模包括凸模9和凹模,所述凹模包括左弯曲模1及右弯曲模2,所述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设置有一弧形型腔,两个型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形成工作型腔3,所述凸模设置在工作型腔3正上方,左弯曲模1及右弯曲模2位于弧形型腔上方的部分形成挤压入口4;

所述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上均设置有一旋转轴5,两个旋转轴5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旋转轴5的中心轴线均与工作型腔3的中心轴线平行;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底部分别连接有一顶杆6,与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相连的顶杆6朝向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伸出或者缩回,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分别以设置在左弯曲模1和右弯曲模2上的旋转轴5为旋转轴5线转动,进而实现挤压入口4张度调节;

凸模9和凹模合模,实现对对条状待加工原料落料10的冲弯联动成形,形成衬套毛坯。

碰圆具体为:将经冲弯联动成形的衬套毛坯套装在芯轴上;然后将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放置在电磁气动冲压机上进行冲压,电磁气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下半圆弧凹模,电磁气动冲压机的主轴上安装有相应规格的上半圆弧凹模,套装有衬套毛坯的芯轴设置在下圆弧凹模内,且上圆弧凹模和下圆弧凹模合模后组成的模具的中心轴线与芯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电磁冲压机冲压频率为20-40次/分钟,冲击力及冲压时间根据需要设定;驱动电磁冲压机对开缝衬套进行碰圆撞击加工,在加工时,每冲压一下,芯轴沿其周向转动90度。

冲压制锥形,具体是:在冲床主轴上固定套装一锥形凸模,工作台上固定设置一锥形凹模,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相匹配,锥形凸模的锥度为1-1.5°,将经翻边7后的开缝衬套翻边7一端插套在锥形凸模上,驱动冲床主轴下行,锥形凸模和锥形凹模合模,实现不锈钢开缝衬套制的冲压制锥形。开缝衬套的外径为3-40mm。

实施例一:

图1-6图所示,是冷挤压孔强化用开缝衬

制作规格代码cbs-8-3-n-16f,适用初孔直径为0.283-0.286in(7.1882-7.2644mm),长度为1in(25.4mm)开缝衬套用于挤压强化紧固件孔5/16in(7.9375mm)为例并包括步骤如下:根据冷挤压规范要求使用选择厚度0.008in.(0.2mm)1cr17ni7高强度不锈钢薄板;因该钢板出厂已经过热处理且厚度符合要求,所以直接排样裁切成条块。排样前依据压前初孔直径的最小及最大直径均值计算套管落料尺寸,展开宽度尺寸为21.78mm,长度1in(25.4mm)加翻边7宽度,约27.4mm。排样时使不锈钢开缝衬套的长度轴向与不锈钢板/带卷长度方向一致。在不锈钢板料在涂覆干膜润滑剂8前应经过.酸洗钝化、然后用100目氧化铝砂粒单面采用喷砂机喷砂处理,再经纯净水清洗晾干后给经制备好的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室温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200℃,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固化。涂覆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的板料经过冲切落料、冲弯联动一次成形外径7.322mm的圆筒,见图1和图2;再经碰圆整形强化形成外径为0.272in(6.93.mm)不锈钢开套管,见图3。开缝衬套经过制作规格代码标识后,进行冲压翻边7处理,边宽1-2mm,锥度100°,圆弧半径为1mm,见图4;再经过冲压制锥形达到锥度2°,见图5和图6,上端翻边根部搭边处外径为7.03mm,不搭边处外径为6.75mm;下端外径搭边处外径为6.82mm,不搭边处外径6.45mm,至此完成该冷挤压孔强化用开缝衬套全部制作。

实施例2

制作规格代码cbs-12-0-n-24f适用初孔直径为0.359-0.362in(9.119-9,1948mm),长度1-7/16in(36.5mm)开缝衬套用于挤压强紧固件孔直径为3/8(9.525mm)紧固件孔为例并包括步骤如下:根据规范要求选择使用厚度为0.01in(0.25mm)301高强度不锈钢薄板。该301不锈钢薄板出厂已经过热处理,且厚度符合要求,所以直接裁切成条块。排样前依据挤压前初孔直径的最小及最大直径均值计算套管落料尺寸,展开宽度尺寸为27.602mm,长度1-7/16in(36.5mm加翻边宽度约38mm);排样时使不锈钢开缝衬套的长度轴向与不锈钢板/带卷长度方向一致。在不锈钢板料在涂覆干膜润滑剂8前应经过.酸洗钝化和.用100目氧化铝砂粒单面采用喷砂机喷砂处理,再经纯净水清洗晾干后给经制备好的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室温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200℃,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固化。涂覆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的板料经过冲切落料、冲弯联动一次成形外径为9.32mm的开缝衬套毛坯;再经碰圆整形强化形成外径为0.351in(8.790mm)衬套毛坯,开缝衬套经过制作规格代码标识后.进行冲压翻边7处理,边宽1.5mm,锥度100°,圆弧半径1mm;再经过冲压制锥形达到锥度2°,见图5和图6,上端翻边7根部搭边处外径为8.89mm,不搭边处外径为8.68mm;下端口部不搭边处外径为8.82mm,不搭边处外径为8.68mm。至此完成该冷挤压孔强化用不锈钢开缝衬套全部制作。

实施例3

制作规格代码cbs-14-1-n-32f适用初孔直径为0.437-0.440in(11.0998-11,176mm)长度2in(50.8mm)开缝衬套用于挤压强化紧固件孔直径为29/64in(11.509mm)件孔为例并包括步骤如下:根据规范要求选择使用厚度0.01in(0.25mm)301高强度不锈钢薄板。该301不锈钢薄板出厂已经过热处理,且厚度符合要求,所以直接裁切成条块。排样前依据挤压前初孔的最小及最大直径均值计算套管落料尺寸,展开宽度尺寸为33.57mm,长度2in(50.8mm加翻边7宽度约52mm);排样时使不锈钢开缝衬套的长度轴向与不锈钢板/带卷长度方向一致。在不锈钢板料在涂覆干膜润滑剂8前应经过.酸洗钝化和用100目氧化铝砂粒单面喷砂处理,再经纯净水清洗晾干后给经制备好的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室温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200℃,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固化。涂覆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的板料经过冲切落料、冲弯联动一次成形外径为10.883mm的衬套毛坯,再经碰圆整形强化制成外径为0.421in(10.69mm)的陈涛毛片。经过制作规格代码标识后.进行冲压翻边7处理,边宽1.5mm,锥度100°,圆弧半径1mm;再经过冲压制锥形达到锥度2°,见图5和图6,上端翻边7根部搭边处外径为10.84mm,不搭边处外径为10.42mm;下端口外径搭边处外径为10.32mm,不搭边处外径为10.05mm。至此完成该冷挤压孔强化用不锈钢开缝衬套全部制作。

实施例四

制作规格代码cbs-18-3-n-32f适用初孔直径为0.583-0.586in(14.8082-14.884mm)长度2in(50.8mm)开缝衬套用于挤压强化紧固件孔直径为5/8in(15.875mm)件孔为例并包括步骤如下:根据规范要求选择使用厚度0.012in(0.3048mm)1cr17n7高强度不锈钢薄板。该1cr17ni7不锈钢薄板出厂未经过热处理的硬料薄板带材,虽然厚度符合要求,但需要进行退火热处理。经过光亮退火后裁切成条块;排样前依据挤压前初孔的最小及最大直径均值计算套管落料尺寸,展开宽度尺寸为44.753mm,长度2in(50.8mm加翻边7宽度约52mm);排样时使不锈钢开缝衬套的长度轴向与不锈钢板/带卷长度方向一致。在不锈钢板料在涂覆干膜润滑剂8前应经过.酸洗钝化和用100目氧化铝砂粒单面喷砂处理,再经纯净水清洗晾干后给经制备好的表面涂覆干膜润滑剂8;然后室温放置1-2小时后移动放入烘箱内,烘箱温度调升至200℃,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固化。涂覆二硫化钼干膜润滑剂8的板料经过冲切落料、冲弯联动一次成形外径为14.885mmmm的衬套毛坯,再经碰圆整形强化制成外径为0.560in(14.245mm)的衬套毛坯。经过制作规格代码标识后.进行冲压翻边7处理,边宽1.5mm,锥度100°,圆弧半径1mm;再经过冲压制锥形达到锥度2°,见图5和图6,上端翻边7根部搭边处外径为14.565mm,不搭边处外径为14.345mm;下端口外径搭边处外径为13.22mm,不搭边处外径为12.15mm。至此完成该冷挤压孔强化用不锈钢开缝衬套全部制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