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挤压脱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3285发布日期:2019-02-10 13:5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挤压脱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末脱水和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二次挤压脱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使用广泛的一种吸附剂,各类行业年使用量相当可观,活性炭利用具有很强的经济、环境效益,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

当前的粉末活性炭再生领域,作为再生的预处理,是将含水率55-60%的湿炭加热干燥后,进行下一步再生。55-60%的湿炭特征是外观干燥,看不到水分,直接挤压,也不能挤出水分。传统的加热干燥的工艺是,湿炭被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或用高温蒸气的热量加热,使水分蒸发,设备庞大,能耗极高,而且蒸发的废气粉尘需要收集处理;能耗太大,废气排放量大。而炭粉的输送需要完整的另一套设备完成,尤其是对于这种半湿炭,传统的设备输送不但效率不高,而且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虽然55-60%的半湿炭直接被挤压已经无法挤出水分,但经过搅拌后,却能被挤出水分。基于此,本发明开拓性地提出了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二次挤压脱水--输送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挤压脱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料斗、螺旋推送桨叶、搅拌叶片、传动齿轮电机、液压缸、料斗-管道转接盒、压滤输送管道;

所述过滤料斗垂直设置,通过所述料斗-管道转接盒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滤输送管道连通;

所述过滤料斗中设置有中轴,所述搅拌叶片、螺旋推送桨叶依次设置在所述中轴上,所述传动齿轮电机与所述中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中轴转动;

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料斗-管道转接盒端部,液压缸的推头能贯穿整个料斗-管道转接盒,直到进入压滤管道的端部,通过其往复运动的推力,用于将连续经由所述过滤料斗进入料斗-管道转接盒内的物料压送进所述压滤输送管道,并使其在压滤输送管道内被挤压、推送。

本发明采用具有滤布覆盖层的网筛孔的过滤料斗,通过横截面为斜面,外形为直线型的搅拌叶片预先对湿炭进行搅拌,然后用特殊的依次首尾相接的半椭圆状叶片组成具有搅拌和输送功能的螺旋推送桨叶,在搅拌和输送过程中实现水穿过过滤料斗的孔和滤布排出,而将炭粉拦截;同时螺旋推送桨叶将湿炭推送到压滤管道中,通过液压缸的推力将湿炭向前推送,在推送过程中,每一段的湿炭在液压缸推力作用和强大管道阻力相互挤压作用下,水将穿过料斗-管道转接盒和压滤管道的表面的孔和滤布被排出,而将炭粉拦截。通过以上三个部件表面的压滤,实现了炭和水通过机械挤压的方式分离,同时完成炭粉在管道内的输送。

本发明填补了一项粉末活性炭中湿炭机械搅拌挤压脱水的空白,充分利用含水率为55%左右的炭粉在搅拌后,能被挤出水分这一发现,合理地进行机械设计,采用机械的办法降低含水率,实现部分炭粉和水的分离,相比传统的干燥方法,直接将能耗降低,单纯的将机械能进行转化,没有热能的损耗,不会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水,即减少了能量损失,而且也更环保,该发明还能高效完成物料输送,节约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推送桨叶及搅拌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压滤输送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该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见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粉末活性炭半湿炭机械搅拌挤压脱水输送装置,包括过滤料斗1、螺旋推送桨叶2、传动齿轮电机3、液压缸4、料斗-管道转接盒5、压滤输送管道6,搅拌叶片7;过滤料斗1垂直设置,通过料斗-管道转接盒5与水平设置的压滤输送管道6连通;过滤料斗1中设置有中轴,搅拌叶片7、螺旋推送桨叶2依次设置在中轴上,传动齿轮电机3与中轴连接,用于控制中轴转动;液压缸4设置在料斗-管道转接盒5端部,液压缸4的推头能贯穿整个料斗-管道转接盒5,直到进入压滤管道6的端部,通过其往复运动的推力,用于将连续经由过滤料斗1进入料斗-管道转接盒5内的物料压送进压滤输送管道6,并使其在压滤输送管道6内被挤压、推送。

本实施例的过滤料斗1表面设置有若干网筛状小孔,且内表面设置有滤布覆盖层;本实施例的料斗-管道转接盒5由若干组或若干段管道通过密封连接而成,料斗-管道转接盒5表面设置有若干网筛状小孔,且内表面设置有滤布覆盖层;本实施例的压滤输送管道6表面设置有若干网筛状小孔,且内表面设置有滤布覆盖层;本实施例的装置还配置有收集出水的盘子和排水的管道。

本实施例的料斗-管道转接盒5既在过滤料斗1底部与过滤料斗1相通,也与压滤管道6端部相通。

本实施例的螺旋推送桨叶2由若干首尾相接的半椭圆状叶片组成;本实施例的搅拌叶片7设置有若干组,均由横截面为斜面的直叶片组成。

本实施例运行的过程为:

1、将含水率为55-60%的湿炭被投加到过滤料斗1中;

2、在传动齿轮电机3带动下,通过搅拌叶片7预先对湿炭进行搅拌;

3、然后湿炭下坠进入螺旋推送桨叶2段,其旋转运动使湿炭在过滤料斗1中被强力搅拌,从固态状转变为具有流动性的粘稠状态,并且在螺旋推送桨叶2的作用下被持续挤压,此过程中,会有水从过滤料斗1的表面被排出;

4、当液压缸4的活塞被收回过程中,在螺旋桨叶2的持续挤压下,湿炭从过滤料斗1中进入到料斗-管道转接盒5中;

5、当液压缸4的活塞被推出时,进入料斗-管道转接盒5中的湿炭将被推入压滤管道6,同时水分被从转接盒表面被排出;

6、全部进入压滤管道6中湿炭在沿着管道被推送的同时,受到液压缸4的推力和湿炭自身在压滤管道6内阻力的挤压作用,湿炭中的水分在挤压作用下,被从压滤管道6外表面排出,并且油缸推力会克服管道阻力将炭粉压滤管道出料口输送;

7、最终可得到含水率为40%左右的湿炭,并完成炭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的输送。

本实施例的搅拌叶片7由横截面为斜面的直叶片组成。其主要作用在于搅拌。经过板框挤压后含水率为55-60%活性炭,在物理特性上基本呈粉末状态,直接挤压是不可能有水分出来的,但是经过搅拌后,物理特性会发生改变,整体呈浆糊状,水分可以被挤出,这是本发明的核心发现。

本实施例的螺旋推送桨叶2由依次首尾相接的半椭圆状叶片组成,在传动齿轮电机3带动下,螺旋推送桨叶2的旋转运动使湿炭在过滤料斗1中继续加强搅拌,从固态状转变为具有流动性的粘稠状态,并且在螺旋推送桨叶2的推动作用下实现推送。这个叶片的形状也是设计的核心,它不同于一般的连续螺旋叶片,其优点在于任何情况它都不会造成传动齿轮电机3堵转现象。当物料被液压缸4的活塞处于伸出状态时,物料被堵在料斗内,叶片的推送功能自动切换成搅拌功能,加强湿料的搅拌、挤压效果,造成更多水分被挤出。

本实施例通过外壳加滤布的设计,同时具有炭粉脱水和输送两种功能,使水可以在受任意挤压力时被向外挤出。

本发明充分利用半湿干态粉末炭被搅拌后,水分可以被挤出的这一发现,针对性设计了搅拌和挤压功能,在物料的搅拌和推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脱水,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先挤干,再输送的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减少了设备的投资与占地面积,减少了人员维护操作,在本领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除以上功能以外,由于有螺旋推送桨叶的设计,具将物料推出料斗的功能,这一点解决了现有料斗,靠物料的自重或其他机械方式,在垂直布置的料斗内不出料,经常堵塞的问题,尤其半湿粉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