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551发布日期:2019-03-09 01:0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缠绕垫片是一种由一定几何截面(如v型或w型)的成型钢带与非金属带交替缠绕而成的组合型平垫片。在金属缠绕垫片的内侧和外侧,均由几圈钢带组成,内侧钢带开端与外侧钢带末端通过碰焊将缠绕垫片形成一个整体。金属缠绕垫片充分利用了成型钢带的耐热性、压缩回弹性,同时通过成型钢带与非金属带的组合,使金属缠绕垫片具有了非金属填充带优良的密封性能。金属缠绕垫片在一般条件下均可采用,尤其是用于有应力松弛、温度和压力有波动,冲击以及震动条件下的法兰密封。由于金属缠绕垫片属于复合叠加型结构,为此,在金属缠绕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钢带裁切成宽度较小的钢片带,在对钢带进行裁切的过程中,往往会将钢带输送到切割设备中进行切割,从而进行最后的包装。然而在将钢带输送到切割设备的切割辊下时,在通过切割轮与钢带相抵触,对钢带进行裁切时,往往会因为相互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钢带发生偏移、起伏,从而使得钢带在切割时发生偏移,不能沿着直线对钢带进行裁切,影响产品质量。如一专利号为zl201520399605.2(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43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切带机》其包括了机架、切割装置、下刀模和驱动切割装置上下移动的冲压气缸,还包括一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与冲压气缸的气缸杆固连,其旋转轴朝下,旋转轴的下端与切割装置固连,可驱动切割装置旋转,切割装置包括刀具模块和冲压头,冲压头固连在旋转轴的下端,刀具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冲压头下方,刀具模块为冷切或热切刀模块,刀具可以是直条形刀片、折线形刀片、弧形刀片或者由两种以上上述形状的刀片组合而成,虽然其能切割出各种形状断边的条带,冷切、热切均可,但仍然不能解决钢带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起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切割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的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切割过程中能快速进行切割的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包括有送料机构,用于输送待切割的缠绕带;

切割机构,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游,用于切割缠绕带;

绕卷机构,位于所述切割机构的下游,用于绕卷切割后的子缠绕带;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有:

上导向辊,所述上导向辊具有至少两个以一定的间隔布置的上环形刀,所述上环形刀的周边具有上刀刃,相邻的所述上环形刀之间形成有上环形槽;

下导向辊,位于所述上导向辊之下,并与所述上导向辊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缠绕带穿过的缝隙,所述下导向辊具有对应于上环形槽、并与所述上环形刀交错设置的下环形刀,所述下环形刀的周边具有下刀刃,相邻的所述下环形刀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环形刀对应的下环形槽;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导向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上设置有用于将切割后的子缠绕带顶出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可以起到将切割后的子缠绕带顶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海绵或是弹簧。该弹性件还能缓冲下刀刃和上刀刃之间的刚性连接。

为了实现待切割的缠绕带通过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之间的摩擦传动,所述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游,并且所述上导向辊相对支架转动的方向与所述下导向辊相对支架转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卷绕切割后的子缠绕带,所述绕卷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呈圆环型的绕卷壳,每个绕卷壳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一绕卷盘和第二绕卷盘,第一绕卷盘和第二绕卷盘之间形成有容纳切割后的子缠绕带的腔体,而第一绕卷盘和第二绕卷盘均包括有内环壁和外环壁,第一绕卷盘和第二绕卷盘的内环壁共同围成有用于容纳、供切割后的子缠绕带卷绕的卷绕芯的中央腔体,所述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筋,所述卷绕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从而实现切割后的子缠绕带进入所述腔体并卷绕于卷绕芯。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防止所述绕卷壳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脱离的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的顶压板、能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末端的手柄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压板和手柄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顶压板始终具有顶向绕卷壳的趋势。该顶压板能防止绕卷壳在绕卷的过程中脱离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为了便于不同型号的缠绕带进行区分,还包括有位于所述送料机构下游的染色机构,所述染色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支撑辊筒;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辊筒上侧的至少一个染色辊筒,所述染色辊筒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相邻的所述染色辊筒之间进行摩擦传动,所述染色辊筒包括有与所述支撑辊筒相邻的第一染色辊筒,所述第一染色辊筒与所述支撑辊筒之间具有一个能供待切割的缠绕带穿过的第二间隙,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染色辊筒滴落染料的储料装置。通过储料装置向第一染色辊筒滴落染料,从而通过第一染色辊筒与支撑辊筒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将染料涂布于待切割的缠绕带上。

为了实现储料装置向第一染色辊筒滴落染料时更加均匀地涂布于待切割的缠绕带上,所述染色辊筒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染色辊筒之上的第二染色辊筒和第三染色辊筒,所述第二染色辊筒与所述第一染色辊筒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染色辊筒和第三染色辊筒之间的外周面互相接触进行摩擦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之间还设有导向辊筒,所述导向辊筒有两个分别为位于所述第一染色辊筒的上游的第一导向辊筒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染色辊筒的下游的第二导向辊筒,所述待切割的缠绕带经所述第一导向辊筒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筒导向所述的切割机构。同时还利用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将待切割的缠绕带导向切割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分切装置的结构通过送料机构、切割机构、绕卷机构实现流水线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另外,切割装置的上导向辊的上环形刀和下导向辊的下环形刀相交错,通过下导向辊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使得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相互转动,由于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环形刀的刀刃间配合较为紧密,因而可通过上环形刀和下环形刀交错以切割待切割的缠绕带,该装置能满足较薄的待切割的缠绕带的切缝要求,切缝后的缠绕带平整、洁净、切缝的尺寸精度高,切缝的密度也可做得比较大,此外,该切割机构的结构也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割机构中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机构和染色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染色机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绕卷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绕卷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绕卷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缠绕带的分切装置包括有用于输送待切割的缠绕带10的送料机构1、位于送料机构1的下游并用于切割待切割的缠绕带的切割机构2,以及位于切割机构2的下游并用于绕卷切割后的缠绕带10的绕卷机构,其中,切割机构2包括有上导向辊21,该上导向辊21具有多个以一定的间隔布置的上环形刀22,上环形刀22的周边具有上刀刃221,相邻的上环形刀22之间形成有上环形槽23,还包括有位于上导向辊21之下的下导向辊24,下导向辊24与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显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该下导向辊24与上导向辊21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穿过的缝隙,下导向辊24具有对应于上环形槽23、并与上环形刀22交错设置的下环形刀25,下环形刀25的周边具有下刀刃251,相邻的下环形刀25之间形成有与上环形刀22对应的下环形槽26,通过下导向辊24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使得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相互转动,由于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环形刀的刀刃间配合较为紧密,因而可通过上环形刀22和下环形刀25交错以切割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为了能将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顶出,上环形槽23和/下环形槽26上设置有用于将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顶出的弹性件如海绵(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优选为上环形槽23和下环形槽26均设有海绵,该海绵还可以缓冲上环形刀22和下环形刀25之间的刚性碰撞。

为了实现待切割的缠绕带10通过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之间的摩擦传动,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通过支架5设置在送料机构1的下游,并且上导向辊21相对支架5转动的方向与下导向辊24相对支架5转动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卷绕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绕卷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呈圆环型的绕卷壳30,该绕卷壳30的数量可根据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的数量决定,其中每个绕卷壳30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之间形成有容纳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的腔体303,而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均包括有内环壁304和外环壁305,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的内环壁304共同围成有用于容纳、供切割后的缠绕带10卷绕的卷绕芯308的中央腔体306,内环壁304和外环壁305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筋307,卷绕芯308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从而实现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进入腔体303并卷绕于卷绕芯308,为了分别卷绕通过上导向辊21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以及下导向辊24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绕卷机构具有两个,并上下间隔设置,分别为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分别通过其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转动,从而实现绕卷。更好地,为了防止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上的绕卷壳30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脱离的顶紧机构6,顶紧机构6包括有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的顶压板61、能拆卸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末端的手柄62以及连接在顶压板61和手柄62之间的弹性件63如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使得顶压板61始终具有顶向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的趋势,该顶压板61能防止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在绕卷的过程中脱离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不易发生起伏,还包括有位于送料机构1和切割机构2之间的压持机构8,切割机构2通过支架5设置在送料机构1的下游,支架5包括有相对设置,并呈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板51和第二支板52,压持机构8包括有呈“凸”字型的压持板81,压持板81的凸出部811局部伸入第一支板51和第二支板52之间,压持机构8还包括有位于压持板81之下的支撑板82,压持板81的水平部812与支撑板82的第一水平边缘821相连接,并且压持板81的水平部812与支撑板82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进入切割机构2的第一间隙810,同时,为了实现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不易发生起伏,支撑板82于第一水平边缘821上游的第二水平边缘822上设有压持条83,压持条83与支撑板82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进入压持板81的第二间隙820,支撑板82还具有连接第一水平边缘821和第二水平边缘822的第一侧边缘823和第二侧边缘824,并且第一侧边缘823或第二侧边缘824上设置有能相对支撑板82移动的压持块84,第一侧边缘823和/或第二侧边缘824上设置有固定件85,以及连接在该固定件85上、并驱动压持块84相对固定件85滑移的驱动件86,压持块84能辅助压持条83压持待切割的缠绕带10,同时,压持块84还能相对支撑板82的第一水平边缘821和第二水平边缘822滑移,以适合不同宽度的待切割的缠绕带10。

为了便于不同型号的缠绕带10进行区分,还包括有位于压持机构8和送料机构1之间的染色机构7,染色机构7包括工作台71,工作台71上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安装板72;安装板72之间设有支撑辊筒73;以及位于支撑辊筒73上侧的至少一个染色辊筒,染色辊筒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相邻的染色辊筒之间进行摩擦传动,染色辊筒包括有与支撑辊筒73相邻的第一染色辊筒74,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之间具有一个能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穿过的第三间隙741,安装板72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的储料装置75,通过储料装置75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从而通过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将染料涂布于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上,为了实现储料装置75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时更加均匀地涂布于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上,染色辊筒还包括有位于第一染色辊筒74之上的第二染色辊筒76和第三染色辊筒77,第二染色辊筒76与第一染色辊筒74之间以及第二染色辊筒76和第三染色辊筒77之间的外周面互相接触进行摩擦传动,安装板72之间还设有导向辊筒,导向辊筒有两个分别为位于第一染色辊筒74的上游的第一导向辊筒78以及位于第一染色辊筒74的下游的第二导向辊筒79,待切割的缠绕带10经第一导向辊筒78穿过第三间隙741后被染色后继而经第二导向辊筒79导向压持机构8,同时还利用第一导向辊筒78和第二导向辊筒79将待切割的缠绕带10导向压持机构8。

本实施例中用于缠绕带10的分切装置的动力源均来源于驱动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卷绕的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显示),切割装置的上导向辊21与下导向辊24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穿过的缝隙,同时,位于切割装置上游的染色机构7通过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以及第二染色辊筒76和第三染色辊筒77之间的相互摩擦传动,继而驱动送料机构1向染色机构7输送待切割的缠绕带10,具体的切割过程如下:按照流水线的方向,待切割的缠绕带10的一端从送料机构1抽出,绕过染色机构7的第一导向辊筒78并穿过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之间的第三间隙741后继而经第二导向辊筒79导向压持机构8、再经过压持机构8的第二间隙820和第一间隙810后穿过切割机构2的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之间,经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导向辊24转动,使得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相互转动,由于上导向辊21和下导向辊24环形刀的刀刃间配合较为紧密,因而可通过上环形刀22和下环形刀25交错以切割待切割的缠绕带10,而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经工作人员分别对应地绕卷在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的绕卷壳30上,最后经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转动,最终实现待切割的缠绕带10的染色、切割以及绕卷,另外,第一绕卷机构3和第二绕卷机构4的绕卷壳30均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绕卷盘组成,各个绕卷盘均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之间形成有容纳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的腔体303,而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均包括有内环壁304和外环壁305,第一绕卷盘301和第二绕卷盘302的内环壁304共同围成有用于容纳、供切割后的缠绕带10卷绕的卷绕芯308的中央腔体306,内环壁304和外环壁305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筋307,卷绕芯308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从而实现切割后的子缠绕带11进入腔体303并卷绕于卷绕芯308,由于第二驱动装置作为整体缠绕带10的分切装置的动力源,从而待切割的缠绕带10经送料机构1进入染色机构7,该染色机构7的染色辊筒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相邻的染色辊筒之间进行摩擦传动,染色辊筒包括有与支撑辊筒73相邻的第一染色辊筒74,第一染色辊筒74上设置有以将染料压于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上的凸筋740,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之间具有一个能供待切割的缠绕带10穿过的第二间隙820,安装板72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的储料装置75,通过储料装置75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从而通过第一染色辊筒74与支撑辊筒73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将染料涂布于待切割的缠绕带10上,最后再经第一导向辊筒78穿过第二间隙820后继而经第二导向辊筒79导向压持机构8,更好地为了控制储料装置75向第一染色辊筒74滴落染料的量,在储料装置75与第一染色辊之间设置有开关75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