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灯板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0176发布日期:2019-04-05 23:3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面罩灯板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装配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罩灯板的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



背景技术:

面罩与灯板要装配到一起,先要把面罩与离型纸剥离开,再把面罩盖到灯板上,盖好后再把面罩与灯板滚压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目前来说,面罩的剥离、盖滚面罩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手动作业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易损伤产品,原料损耗大,原料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易出现盖的位置不精准、滚的不够结实,需要人工频繁调整,良品率低,进一步增加原料成本。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无须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损坏产品、原料损耗小原料成本低、产品一致性高、良品率高的面罩灯板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人工手动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易损伤产品、原料损耗大原料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需频繁调整、良品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罩灯板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包括机架、电控箱、人机界面、面罩料仓机构、取面罩机构、剥面罩机构、面罩转移机械手、灯板进料轨道和滚面罩机构,所述电控箱设于机架底部,所述人机界面设于机架一侧,所述面罩料仓机构、剥面罩机构按右左分布设置在机架外侧,所述取面罩机构设于面罩料仓机构正上方,所述灯板进料轨道、滚面罩机构按左右分布设置在机架内侧,所述面罩转移机械手设于剥面罩机构与灯板进料轨道之间,所述灯板进料轨道中部两侧都设有定位阻挡器,所述定位阻挡器分别与面罩转移机械手、滚面罩机构电性信号连通。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面罩料仓机构包括面罩升降电机、安装平板、面罩托板和一对导向柱,所述面罩升降电机设于安装平板底部,所述面罩托板设于安装平板上方且底部与面罩升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一对导向柱对称设置在安装平板上,所述面罩托板穿设在一对导向柱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面罩机构包括取面罩电机、取面罩直线导轨、取面罩升降气缸和带一组真空吸盘的取面罩板,所述取面罩电机设于取面罩直线导轨一侧末端,所述取面罩升降气缸卡设在取面罩直线导轨上且与取面罩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取面罩板设于取面罩升降气缸气杆末端。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面罩机构包括进料导板、一组压平轮、一组压平紧固弹簧、驱动电机、胶轮、滚花轴、剥面罩升降气缸、一对导向板、一对导向槽、面罩脱离检测光纤和主体支撑架,所述进料导板设于主体支撑架最前端并延伸向前,所述一组压平轮分别通过一对安装连接板对称设置在主体支撑架两侧且位于进料导板最前端处,所述一组压平紧固弹簧分别通过连接支架抵住连接在一组压平轮上,所述滚花轴固定设置在一对安装连接板之间,所述胶轮设于滚花轴下部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剥面罩升降气缸的气杆通过连接杆与一对安装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导向板对称设置在主体支撑架后端两侧且位于滚花轴前方,所述一对导向槽分别对应设置在一对导向板正下方且均与导向板间隔面罩等厚距离,所述面罩脱离检测光纤设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靠近导向板处,所述面罩脱离检测光纤与驱动电机电性信号连通。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罩转移机械手的取料手臂前端设有真空吸盘。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面罩机构包括滚面罩电机、滚面罩直线导轨、滚面罩升降气缸和滚轮,所述滚面罩升降气缸卡设在滚面罩直线导轨上,所述滚面罩电机驱动滚面罩升降气缸在滚面罩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滚轮通过安装板设于滚面罩升降气缸底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料机械手。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保护罩。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三色指示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面罩的剥离及盖滚集合到一台设备上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损坏产品,原料损耗小原料成本低,产品一致性高,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面罩料仓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取面罩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剥面罩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滚面罩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面罩灯板自动盖滚一体装配机,包括机架1、电控箱2、人机界面3、面罩料仓机构4、取面罩机构5、剥面罩机构6、面罩转移机械手7、灯板进料轨道8和滚面罩机构9,所述电控箱2设于机架1底部,通过电控箱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电路控制,所述人机界面3设于机架1一侧,通过人机界面对电机、气缸等进行参数设置,使用更方便智能,所述面罩料仓机构4、剥面罩机构6按右左分布设置在机架1外侧,所述取面罩机构5设于面罩料仓机构4正上方,所述灯板进料轨道8、滚面罩机构9按左右分布设置在机架内侧,所述面罩转移机械手7设于剥面罩机构6与灯板进料轨道8之间,所述灯板进料轨道8中部两侧都设有定位阻挡器81,所述定位阻挡器81分别与面罩转移机械手7、滚面罩机构9电性信号连通,操作时,面罩先与离型纸剥离开,再转移并盖到灯板上,盖好后再进行滚面罩,滚面罩完成即下料,全部动作完成,下面对所有动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面罩料仓机构4包括面罩升降电机41、安装平板42、面罩托板43和一对导向柱44,所述面罩升降电机41设于安装平板42底部,所述面罩托板43设于安装平板42上方且底部与面罩升降电机41输出轴连接,所述一对导向柱44对称设置在安装平板42上,所述面罩托板43穿设在一对导向柱44上,预先人工手动把面罩原料放到面罩托板上,一叠堆起来,面罩托板先调整好位置,等一个面罩取完后,面罩升降电机启动向上推动面罩托板向上移动面罩厚度等距高度,直到所有面罩取完,再次放入面罩,进而重复上述过程。

如图3所示,所述取面罩机构5包括取面罩电机51、取面罩直线导轨52、取面罩升降气缸53和带一组真空吸盘的取面罩板54,所述取面罩电机51设于取面罩直线导轨52一侧末端,所述取面罩升降气缸53卡设在取面罩直线导轨52上且与取面罩电机51输出轴连接,所述取面罩板54设于取面罩升降气缸53气杆末端,取面罩时,先通过升降气缸把取面罩板下降到面罩原料处,真空吸盘吸真空把面罩原料吸取,吸取面罩后升降气缸向上运动,电机启动推动升降气缸在直线导轨上移动直至放面罩位置,升降气缸向上运动把面罩放好,真空吸盘放气,面罩放下取面罩完成,等待后续作业。

如图4,所述剥面罩机构6包括进料导板61、一组压平轮621、一组压平紧固弹簧622、驱动电机63、胶轮641、滚花轴642、剥面罩升降气缸65、一对导向板66、一对导向槽67、面罩脱离检测光纤68和主体支撑架69,所述进料导板61设于主体支撑架69最前端并延伸向前,所述一组压平轮621分别通过一对安装连接板623对称设置在主体支撑架69两侧且位于进料导板61最前端处,所述一组压平紧固弹簧622分别通过连接支架抵住连接在一组压平轮621上,所述滚花轴642固定设置在一对安装连接板之间,所述胶轮641设于滚花轴642下部且通过驱动电机63驱动转动,所述剥面罩升降气缸65的气杆通过连接杆与一对安装连接板623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导向板66对称设置在主体支撑架69后端两侧且位于滚花轴642前方,所述一对导向槽67分别对应设置在一对导向板66正下方且均与导向板66间隔面罩等厚距离,可根据面罩厚度来调整导向板与导向槽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面罩使用需求,剥离前,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压平轮、滚花轴、安装连接板整体向上运动,离型纸向前搭接到胶轮处,剥面罩升降气缸再带动整体向下运动,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胶轮转动,通过胶轮与滚花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滚花轴转动,一个属于主动、另一属于从动,通过胶轮与滚花轴的转动使面罩与离型纸脱离开实现面罩剥离,面罩剥离开后进入到导向板与导向槽之间并继续向前运动,所述面罩脱离检测光纤68设于主体支撑架69上且位于靠近导向板66处,所述面罩脱离检测光纤68与驱动电机63电性信号连通,当面罩向前移动并触碰到面罩脱离检测光纤时则表示面罩已经完全剥离,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一个面罩就剥离完成。

其中,所述面罩转移机械手7的取料手臂前端设有真空吸盘,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吸取面罩,。

灯板通过灯板进料轨道送入,当到达并碰到第一个定位阻挡器时即停止向前并定位好,同时给面罩转移机械手发送指令,面罩转移机械手接到指令后先移动到剥面罩工位处把面罩取下,取到面罩后再转移到并盖到灯板上,面罩盖到灯板上后再继续向前移动直到碰到第二个定位阻挡器,停止移动并定位好,同时发送指令给滚面罩机构,滚面罩机构准备

如图5所示,所述滚面罩机构9包括滚面罩电机91、滚面罩直线导轨92、滚面罩升降气缸93和滚轮94,所述滚面罩升降气缸93卡设在滚面罩直线导轨92上,所述滚面罩电机91驱动滚面罩升降气缸93在滚面罩直线导轨92上移动,所述滚轮94通过安装板设于滚面罩升降气缸93底部,通过电机带动升降气缸及滚轮移动到面罩灯板处,升降气缸向下运动靠近产品,通过滚轮进行滚面罩作业,滚面罩完成后升降气缸上升回到初始位置,进而重复上述动作。

本发明中,一体装配机还包括下料机械手,滚面罩完成后所有作业即完成,通过下料机械手自动下料,无需人工手动操作。

本发明中,一体装配机还包括保护罩和三色指示灯,通过保护罩保证操作作业过程中不对操作者产生危害,通过三色指示灯可快速了解设备使用状态,使用操作更便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面罩的剥离及盖滚集合到一台设备上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损坏产品,原料损耗小原料成本低,产品一致性高,良品率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