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773发布日期:2018-08-10 20:32阅读:2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立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H型钢组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结构工业的快速发展,用于钢结构厂房的 H 型钢向精细型和高效型发展。在生产H型钢的过程中,通常利用H型钢组立机进行H型钢的组立拼装。

专利公告号为CN 20448742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H 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突出部,两个突出部上固定连接有门架,门架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上部压紧轮;在横梁的外表面固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配合有两个滑动臂,两个滑动臂分别设置在活塞杆的两侧,每只滑动臂上均安装有腹板夹紧轮;底座上设有输入辊道,输入辊道两侧的突起部上安装翼板夹紧装置。拼装时,先将下翼板水平放置在输入辊道上,在将一块腹板竖直放置在翼板上,通过腹板夹紧轮实现腹板的定位对中和支撑后,操作人员对腹板进行点焊,点焊完成后再在腹板顶侧水平放置上翼板,对上翼板的位置进行调整后,通过上部压紧轮压紧上翼板后,将上翼板与腹板进行点焊。通过上部压紧轮,腹板夹紧轮以及翼部夹紧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对H 型钢的定位,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将上翼板放置在腹板上时,上翼板与腹板接触面积较小,上翼板的大部分都处于悬空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上翼板极易产生倾斜,导致对上翼板进行位置调整和定位时造成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型钢组立机,增加对上翼板的支撑面积,防止放置在腹板顶侧的上翼板产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和门架,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腹板夹紧轮,所述安装架配设有驱动其沿腹板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其联动的支撑件,所述腹板夹紧轮与腹板抵触时所述支撑件顶侧与上翼板底侧抵触,上翼板配设有上翼板夹紧轮,所述门架上设置有驱动上翼板夹紧轮沿腹板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翼板放置在输送辊上后,通过定位液压缸对下翼板进行定位和夹紧后,将腹板垂直放置在下翼板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腹板夹紧轮对腹板进行定位和夹紧,同时带动支撑件移动到位于上翼板下部,通过支撑件增加对上翼板的支撑面积,防止上翼板产生倾斜,以便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翼板夹紧轮对上翼板进行定位调整。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台和设置在支撑台顶侧上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沿腹板厚度方向设置且第一滚筒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支撑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筒对上翼板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便于上翼板的移动,减小上翼板与支撑件之间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配设有驱动其沿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台沿腹板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滑动座,所述支撑台配设有驱动其沿腹板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滑动座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支撑台竖向滑动,安装不同规格的H型钢时,可根据腹板顶侧的实际高度调整支撑台的高度,以便对上翼板进行支撑;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支撑台滑动,从而调整支撑台的位置,以便对上翼板起到更好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沿腹板厚度方向设置且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安装架和支撑件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沿腹板厚度方向设置且与上翼板夹紧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液压缸驱动上翼板夹紧轮移动,从而对上翼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穿接在固定块上的竖向丝杆,所述竖向丝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且与滑动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竖向丝杆,从而调整滑动座和支撑台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沿腹板厚度方向设置的水平丝杆,所述水平丝杆穿过支撑台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水平丝杆转动连接于滑动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水平丝杆,从而调整支撑台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插接有滑条,所述滑条沿腹板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台,所述滑条上固定有辅助支撑块,所述辅助支撑块顶侧与第一滚筒顶侧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较大规格的上翼板时,可通过滑动滑条从而增加对上翼板的支撑面积,从而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加工较小规格的上翼板时,可滑动滑动对其进行收纳,防止辅助支撑块与支撑台对上翼板夹紧轮的移动产生阻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腹板夹紧轮移动对腹板进行定位和夹紧时,同时带动支撑件移动对上翼板进行支撑,防止上翼板产生倾斜,便于对上翼板进行位置调整,方便快捷 ;

2、支撑台的高度和位置均可调整,以便组立不同规格的H型钢时支撑件对上翼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门架;3、下翼板;4、上翼板;5、腹板;6、定位液压缸;7、输送辊;8、下翼板夹紧轮;9、压紧液压缸;10、上压紧轮;11、安装架;12、腹板夹紧轮;13、第一液压缸;14、支撑件;15、上翼板夹紧轮;16、第二液压缸;17、支撑台;18、滚筒;19、滑动座;20、固定块;21、竖向丝杆;22、滑槽;23、滑块;24、水平丝杆;25、滑条;26、辅助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H型钢组立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门架2;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H型钢的输送辊7,底座1固定设置有定位液压缸6,定位液压缸6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下翼板夹紧轮8;门架2上固定有压紧液压缸9,压紧液压缸9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上压紧轮10;腹板5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上安装有腹板夹紧轮5,安装架11配设有驱动其沿腹板5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将下翼板3放置在输送辊7上后,通过定位液压缸6驱动下翼板夹紧轮8对下翼板3进行定位和夹紧后,将腹板5垂直放置在下翼板3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腹板夹紧轮5对腹板5进行定位和夹紧后,将腹板5与下翼板3焊接,将上翼板4水平放置在腹板5上,将上翼板4的位置调整好,通过上压紧轮10压紧固定上翼板4后,将上翼板4与腹板5焊接。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门架2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缸13,第一液压缸13的伸缩杆沿腹板5厚度方向设置且与安装架11固定连接。

安装架11上设置有与其联动的支撑件14,腹板夹紧轮5与腹板5抵触时所述支撑件14顶侧与上翼板4底侧抵触;上翼板4配设有上翼板夹紧轮15,门架2上设置有驱动上翼板夹紧轮15沿腹板5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上翼板夹紧轮15推动上翼板4移动时与支撑件14未接触。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门架2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缸16的伸缩杆沿腹板5厚度方向设置且与上翼板夹紧轮15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13驱动腹板夹紧轮5移动夹紧腹板5时,带动支撑件14移动,安装上翼板4时,支撑件14与上翼板4抵触,通过支撑件14对上翼板4进行支撑,防止对支撑件14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倾斜,通过第二液压缸16驱动上翼板夹紧轮15移动多上翼板4的位置进行调整后,通过上压紧轮10压紧上翼板4即可将上翼板4与腹板5焊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件14包括支撑台17和设置在支撑台17顶侧上的滚筒18,滚筒18沿腹板5厚度方向设置且滚筒18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支撑台17。通过滚筒18对上翼板4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便于上翼板4的移动,减小上翼板4与支撑件14之间的摩擦。腹板夹紧轮5夹紧腹板5时,支撑台17靠近腹板5的一侧与腹板5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在上翼板4与腹板5连接处进行焊接工作。

安装架11上设置有滑动座19,滑动座19配设有驱动其沿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支撑台17沿腹板5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滑动座19,支撑台17配设有驱动其沿腹板5厚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件。

安装架11上固定有固定块20,第一驱动件包括穿接在固定块20上的竖向丝杆21,竖向丝杆21与固定块20螺纹连接且与滑动座19转动连接。通过竖向丝杆21驱动滑动座19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支撑台17竖向滑动,安装不同规格的H型钢时,可根据腹板5顶侧的实际高度调整支撑台17的高度,以便对上翼板4进行支撑。

滑动座19上沿腹板5厚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2,支撑台17上带有位于滑槽22内并沿滑槽22滑动的滑块23,第二驱动件包括沿腹板5厚度方向设置的水平丝杆24,水平丝杆24穿过滑块23且与其螺纹连接,水平丝杆24转动连接于滑动座19。根据不同规格的上翼板4,可通过转动第二丝杆带动滑块23滑动,从而调整支撑台17的位置,以便对上翼板4起到更好支撑作用。

支撑台17上插接有滑条25,滑条25沿腹板5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台17,所述滑条25上固定有辅助支撑块26,辅助支撑块26顶侧与滚筒18顶侧齐平,滑条25通过螺钉与支撑台17固定。加工较大规格的上翼板4时,可通过滑动滑条25从而增加对上翼板4的支撑面积,从而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加工较小规格的上翼板4时,可滑动滑动对其进行收纳,防止辅助支撑块26与支撑台17对上翼板夹紧轮15的移动产生阻碍。

具体工作过程:将下翼板3放置在输送辊7上后,通过定位液压缸6对下翼板3进行定位和夹紧后,将腹板5垂直放置在下翼板3上,第一液压缸13驱动腹板夹紧轮5对腹板5进行定位夹紧后,将腹板5与下翼板3焊接,将上翼板4水平放置在腹板5和滚筒18上,通过上翼板夹紧轮15对上翼板4进行定位夹紧后,通过上压紧轮10压压紧上翼板4,将上翼板4与腹板5焊接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