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拉线线夹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807发布日期:2018-09-21 22:5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拉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拉线线夹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设备的野外安装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电力拉线,并且如图3所示,在电力拉线头端还需要安装线夹,现有技术中还是作业人员在野外依靠工具现场折弯拉线并安装线夹,整个操作不仅操作难度较大,效率也较低,费时费力,并且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作业人员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拉线线夹拉装机构,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大大提高了线夹安装效率,尤其适合车间批量生产,满足电力系统的工厂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力拉线线夹拉装机构,包括夹块组件和移动座,在所述移动座靠近所述夹块组件的一端设有拉装端板,且安装作业时,所述拉装端板通过一个销轴与线夹连接,电力拉线绕置于插入线夹的挡块外侧,且非自由端通过所述夹块组件夹紧固定。

在所述移动座与拉装端板相连一端设有第一折弯轮,在所述拉装端板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折弯轮。

在所述移动座与拉装端板相连一端设有一个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一个第一折弯轮。

所述夹块组件和移动座均设置于一个工作台上,在所述工作台下侧设有一个气缸,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气缸驱动移动。

所述气缸的缸杆端部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所述移动座固连,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供所述连接块移动的滑槽。

所述夹块组件包括两个通过夹块气缸驱动闭合夹紧或张开的夹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大大提高了线夹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移动座与拉装端板相连一端设有第一折弯轮,在拉装端板两侧设有第二折弯轮,可实现电力拉线的自动折弯,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车间批量生产,满足电力系统的工厂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动座的驱动示意图,

图3为电力拉线头端的线夹示意图。

其中,1为夹块组件,2为拉装端板,3为移动座,4为第一折弯轮,5为凹口,6为第二折弯轮,7为电力拉线,8为销轴,9为线夹,10为挡块,11为气缸,12为连接块,13为滑槽,14为工作台,15为钎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夹块组件1、移动座3和工作台14,夹块组件1和移动座3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4上,且所述夹块组件1设置于移动座3一端,在所述移动座3靠近所述夹块组件1的端部设有拉装端板2,在所述拉装端板2前端设有通孔,且安装作业时,所述拉装端板2通过一个销轴8同时穿过所述通孔和线夹9上的圆孔实现与线夹9的连接,电力拉线7绕置于插入线夹9的挡块10外侧,且非自由端通过所述夹块组件1夹紧固定,然后所述移动座3带动所述拉装端板2后移,使挡块10和电力拉线7与线夹9完全嵌合完成安装。

如图1~2所示,在所述移动座3与拉装端板2相连一端设有一个凹口5,所述凹口5内设有一个第一折弯轮4,在所述拉装端板2两侧的工作台14上分别固设有第二折弯轮6,使用时先使拉装端板2前移至最大位置处,然后将电力拉线7相应部位绕在第一折弯轮4上,两侧分别由第二折弯轮6与拉装端板2之间穿过,然后移动座3带动拉装端板2后移,使电力拉线7自动折弯。

如图2所示,在所述工作台14下侧设有一个气缸11,所述移动座3通过所述气缸11驱动移动,所述气缸11的缸杆端部通过一个连接块12与所述移动座3固连,在所述工作台14上设有供所述连接块12移动的滑槽13。

所述夹块组件1包括两个通过夹块气缸驱动闭合夹紧或张开的夹块,所述夹块气缸固装于所述工作台14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野外施工时电力拉线7端部需要安装线夹9,具体为电力拉线7绕过一个插入线夹9中的挡块10,并且电力拉线7与挡块10移动压入线夹9中固定,然后电力拉线7伸出的两端部分通过压装钎接管15固连,从而完成整个线夹9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拉装作业时,所述拉装端板2通过一个销轴8与线夹9连接,电力拉线7绕置于插入线夹9内的挡块10外侧,并且非自由端通过所述夹块组件1夹紧固定,然后所述移动座3移动带动拉装端板2后移,使挡块10和电力拉线7与线夹9完全嵌合完成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