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767发布日期:2018-09-21 22:54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尤其是小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之一,汽车在设计制造时,大量使用钣金类零件,大到汽车车身,小到门锁支架,由于汽车钣金零件结构复杂、精度等级高,往往采用压力机冲压成型,而不能采用传统折弯成型。冲裁是冲压成型的一种基本工艺之一,是一种从板料上分离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毛坯的冲压方法,由于冲裁后的零件往往直接从冲裁模具中向外滑落,呈不规则性,操作人员不得不手动将零件耙出并拾起码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一定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来解决手动将零件耙出并拾起码放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包括冲裁模具、支撑座、机架、固定座、第一气缸、滑座、支撑导向机构、放置机构、第二气缸、推盘、限位架、储存盒,所述的支撑座位于冲裁模具底部,所述的支撑座与冲裁模具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机架位于支撑座底部,所述的机架与支撑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机架左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与机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气缸位于固定座左侧,所述的第一气缸与固定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座位于第一气缸右侧且位于机架上端,所述的滑座与第一气缸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座可以沿机架左右滑动,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数量为4件,从左至右、从前至后均布于支撑座内侧顶部,所述的放置机构位于滑座上端且贯穿支撑导向机构,所述的放置机构与滑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气缸位于支撑座右侧,所述的第二气缸与支撑座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推盘位于第二气缸下端,所述的推盘与第二气缸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架位于机架右侧,所述的限位架与机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储存盒放置于限位架上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座还设有落料孔,所述的落料孔贯穿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还包括方形柱、限位孔、钢球、堵头,所述的方形柱位于支撑座内侧顶部,所述的方形柱与支撑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方形柱还设有限位孔,所述的钢球位于限位孔内侧,所述的堵头位于钢球外侧且伸入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形柱还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贯穿方形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置机构还包括框架、放置盒、弹片、导向条、连接块,所述的放置盒位于框架上端,所述的放置盒与框架铆接相连,所述的弹片位于放置盒内侧,所述的弹片与放置盒铆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条位于框架外侧,所述的导向条与框架焊接相连,所述的连接块位于框架下端且位于滑座上端,所述的连接块与框架焊接相连且与滑座通过螺栓相连,安装时,导向条穿过限位槽且与钢球接触,当第一气缸带动放置机构移动时,钢球在限位孔中转动,使得放置机构运动平顺,无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架还设有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框架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架还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不贯穿限位架主体,定位槽用于储存盒的定位及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存盒还设有拉手,所述拉手数量为2件,对称布置于储存盒,通过拉手可以方便的对储存盒进行搬运。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工作时,冲裁模具冲裁后的零件经设置在支撑座上的落料孔落在放置机构内的放置盒内,对称布置的件弹片将零件自动对中并阻止零件继续下落,随后,第一气缸带动与滑座固连的放置机构沿机架右移,从而将放置机构推出,随后,第二气缸推动压盘下移伸入放置盒内将零件推出,零件落入储存盒内储存,从而完成自动码放。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将冲裁模具冲裁后的零件自动收集及码放,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无需操作人员手伸入操作部位拾取零件,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支撑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冲裁模具1、支撑座2、机架3、固定座4、第一气缸5、滑座6、支撑导向机构7、放置机构8、第二气缸9、推盘10、限位架11、储存盒12、落料孔201、方形柱701、限位孔702、钢球703、堵头704、限位槽705、框架801、放置盒802、弹片803、导向条804、连接块805、加强板806、定位槽1101、拉手12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包括冲裁模具1、支撑座2、机架3、固定座4、第一气缸5、滑座6、支撑导向机构7、放置机构8、第二气缸9、推盘10、限位架11、储存盒12,所述的支撑座2位于冲裁模具1底部,所述的支撑座2与冲裁模具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机架3位于支撑座2底部,所述的机架3与支撑座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固定座4位于机架3左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4与机架3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气缸5位于固定座4左侧,所述的第一气缸5与固定座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座6位于第一气缸5右侧且位于机架3上端,所述的滑座6与第一气缸5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座可6以沿机架3左右滑动,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7数量为4件,从左至右、从前至后均布于支撑座2内侧顶部,所述的放置机构8位于滑座6上端且贯穿支撑导向机构7,所述的放置机构8与滑座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气缸9位于支撑座2右侧,所述的第二气缸9与支撑座2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推盘10位于第二气缸9下端,所述的推盘10与第二气缸9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架11位于机架3右侧,所述的限位架11与机架3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储存盒12放置于限位架11上端,所述的支撑座2还设有落料孔201,所述的落料孔201贯穿支撑座2,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7还包括方形柱701、限位孔702、钢球703、堵头704,所述的方形柱701位于支撑座2内侧顶部,所述的方形柱701与支撑座2螺纹相连,所述的方形柱701还设有限位孔702,所述的钢球703位于限位孔702内侧,所述的堵头704位于钢球703外侧且伸入限位孔702内,所述的方形柱701还设有限位槽705,所述的限位槽705贯穿方形柱701,所述的放置机构8还包括框架801、放置盒802、弹片803、导向条804、连接块805,所述的放置盒802位于框架801上端,所述的放置盒802与框架801铆接相连,所述的弹片803位于放置盒802内侧,所述的弹片803与放置盒802铆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条804位于框架801外侧,所述的导向条804与框架801焊接相连,所述的连接块805位于框架801下端且位于滑座6上端,所述的连接块805与框架801焊接相连且与滑座6通过螺栓相连,安装时,导向条804穿过限位槽705且与钢球703接触,当第一气缸5带动放置机构8移动时,钢球703在限位孔702中转动,使得放置机构8运动平顺,无冲击,所述的框架801还设有加强板806,所述的加强板806与框架801焊接相连,所述的限位架11还设有定位槽1101,所述的定位槽1101不贯穿限位架11主体,定位槽1101用于储存盒12的定位及限位,所述的储存盒12还设有拉手1201,所述拉手1201数量为2件,对称布置于储存盒12,通过拉手1201可以方便的对储存盒12进行搬运,该用于冲裁模具的自动取料码放装置,工作时,冲裁模具1冲裁后的零件经设置在支撑座2上的落料孔201落在放置机构8内的放置盒802内,对称布置的4件弹片803将零件自动对中并阻止零件继续下落,随后,第一气缸5带动与滑座6固连的放置机构8沿机架3右移,从而将放置机构8推出,随后,第二气缸9推动压盘10下移伸入放置盒802内将零件推出,零件落入储存盒12内储存,从而完成自动码放。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将冲裁模具1冲裁后的零件自动收集及码放,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无需操作人员手伸入操作部位拾取零件,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