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744发布日期:2018-09-21 22: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折弯机。



背景技术:

角担是截面为直角的长条钢材,属建造用和机械用碳素结构钢,是复杂断面的型钢钢材,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幕墙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制造等。角担是通过将钢材薄板裁剪再折弯生产出来的,现有的折弯机需要人工进料、卸料,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进料、卸料时操作疏忽容易给技术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给企业、技术人员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续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折弯机,包括下模,所述下模水平放置,所述下模顶部设有水平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均设有若干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两端与所述下模转动连接,所述下模顶部两端通过支撑臂分别铰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外套有链条,所述链条与两个所述链轮啮合,所述链条外部固连有上模段,所述上模段首尾相连布满整个所述链条,一端的所述链轮同轴连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连有上模电机,所述上模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皮带轮相连,所述上模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一侧的地面上,所述下模的进料端设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装置顶部设有动力室,所述送料装置顶部设有进料槽且所述进料槽两侧分别设有送料辊,所述送料辊轴线竖直设置,所述送料辊的轴转动连结在所述动力室的内壁上,两个所述送料辊的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动力室的内壁上,所述动力室内底部固设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杆相连。

两侧的所述传送辊的夹角为78度。

所述主动皮带轮与所述从动皮带轮的传动比为1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送料辊转动,将裁剪成条状钢材薄板输送至下模的凹槽上,钢材薄板被上、下模挤压折弯后随上模向出料端移动并从出料端排出,折弯机可连续折弯,实现了自动的进料、卸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操作失误给技术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降低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1-下模;2-链轮;3-链条;4-上模段;5-从动皮带轮;6-上模电机;7-主动皮带轮;8-传送辊;9-送料装置;901-动力室;902-送料辊;903-送料电机;904-传动杆;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连续折弯机,包括下模1,所述下模1水平放置,所述下模1顶部设有水平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均设有若干传送辊8,所述传送辊8的两端与所述下模1转动连接,所述下模1顶部两端通过支撑臂分别铰接有链轮2,两个所述链轮2外套有链条3,所述链条3与两个所述链轮2啮合,所述链条3外部固连有上模段4,所述上模段4首尾相连布满整个所述链条3,一端的所述链轮2同轴连有从动皮带轮5,所述从动皮带轮5通过传动皮带连有主动皮带轮7,所述主动皮带轮7连有上模电机6,所述上模电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皮带轮7相连,所述上模电机6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1一侧的地面上,所述下模1的进料端设有送料装置9,所述送料装置9与所述下模1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装置9顶部设有动力室901,所述送料装置9顶部设有进料槽且所述进料槽两侧分别设有送料辊902,所述送料辊902轴线竖直设置,所述送料辊902的轴转动连结在所述动力室901的内壁上,两个所述送料辊902的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有传动杆904,所述传动杆904转动连接在所述动力室901的内壁上,所述动力室901内底部固设有送料电机903,所述送料电机903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杆904相连。

两侧的所述传送辊8的夹角为78度。

所述主动皮带轮7与所述从动皮带轮5的传动比为10: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送料电机903运转,通过传动杆904带动送料辊902转动,两侧的送料辊902夹住钢材薄板并将其输送至下模1上,上模电机6运转,通过主动皮带轮7、从动皮带轮5以及皮带带动链轮2转动,从而使链条3转动,上模段4随链条3运动到下模1的进料端并将钢材折弯并使钢材随上模段4一起向出料端移动,折弯后的钢材从下模1的出料端收集,这种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操作失误给技术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