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515发布日期:2018-12-05 19:57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油压机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油压机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生产加工型工厂中常见的一种生产设备,由于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油压机常常与自制的工装模具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对特定工件的施加压力的目的。在使用油压机进行简单件的折弯加工时,工件的折弯角度取决于上模的进给深度和下模的开口的宽度,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根据工件的情况更换不同开口大小的下模,造成在使用中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机折弯工装,能够调节下模用于折弯的开口大小,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各种工件进行折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压机折弯工装,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底板和两块相互平行并与下模底板垂直且滑动连接的折弯壁,折弯壁的滑动方向与折弯壁长度方向相垂直,两块折弯壁和下模底板之间形成了用于工件折弯的折弯槽,下模还设置有对折弯壁和下模底板进行相对固定的固定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油压机进行折弯操作时,将油压机折弯工装固定在油压机工作台上,调节油压机折弯工装下模两个折弯壁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折弯槽开口的大小以适应所要加工的工件,通过固定机构将折弯壁固定在所需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方向与折弯壁长度方向相垂直,折弯壁底部设置有凸块,凸块滑动连接于滑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折弯壁通过下端的凸块和下模底板上滑槽构成滑动连接,从而能通过滑动折弯壁改变两个折弯壁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模底板侧面的长条孔、设置于凸块侧面的连接螺纹孔以及穿过长条孔并与连接螺纹孔相配合的连接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穿过长条孔,通过与凸块上的连接螺纹孔与凸块相连,从能能够依靠连接螺栓和下模底板之间的压紧力将连接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壁包括折弯壁主体和配重块,折弯壁主体上设置有插槽,配重块插接在插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搬运下模时将配重块取下,从而能减轻下模的重量方便搬运,在进行折弯时,安装上配重块,从而增强下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底部设置有定位柱,配重块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通过插槽底部的定位柱和配重块的底部的定位孔的插接,从而起到对配重块定位和防止配重块在滑槽中滑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壁相对于折弯槽外侧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与下模底板上表面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将折弯壁主体与下模底板相连接,通支撑板对折弯壁主体的支撑作用,防止与下模底板滑动连接的折弯壁在折弯过程中受力发生倾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壁主体靠近折弯槽一侧上边沿设置有圆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折弯过程中下模折弯槽两侧与工件接部分对工件造成刮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包括与油压液压缸活塞杆端部连接的连接头和与连接头相连的用来对工件折弯的上刀模,上刀模与连接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件的折弯要求,更换与连接头配合的上刀模,不需要将上模整体从油压机上拆卸,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槽,上刀模上端设置有与连接槽滑动连接的插接头,上刀模通过插接头和连接槽与连接头构成水平滑动连接,连接头上还设置有将上刀模固定在连接头上的固定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刀模上的插接头与连接槽相配合,实现上刀模与连接头的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将上刀模与连接头安装和拆卸,通过连接头上的固定机构将上刀模固定在连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头上的紧固螺纹孔和与紧固螺纹孔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螺杆端部抵接在上刀模与连接头的连接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紧固螺纹孔中的紧固螺栓通过对安装在连接头中的上刀模的压紧,从而将上刀模与连接头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调节下模用于折弯的开口大小,以适应不同工件的折弯;下模通过可拆卸配重块设置,方便对下模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压机折弯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模的爆炸图;

图4为折弯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折弯壁的剖面图;

图6为上模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压机;2、工作台;3、液压缸;31、法兰盘;4、下模;41、折弯壁;411、凸块;412、折弯壁主体;413、配重块;414、插槽;415、定位柱;416、定位孔;42、下模底板;421、滑槽;43、折弯槽;44、支撑板;45、固定机构; 451、长条孔;452、连接螺纹孔;453、连接螺栓;454、垫片;46、圆角;5、上模;51、连接头;511、连接部;512、夹持部;513、连接槽;514、紧固螺纹孔;515、紧固螺栓;516、安装孔;52、上刀模;521、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油压机折弯工装,参照图1,包括下模4和上模5,上模5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油压机1的液压缸3活塞端部的法兰盘31上,下模4通过螺栓固定在油压机1的工作台2上,将需要折弯的工件放置在下模4上,操作油压机1,在液压缸3驱动下,上模5向下进给,通过下模4和上模5和工件的相互作用将工件折弯。

参照图2,下模4包括下模底板42和两块平行设置且与下模底板42相互垂直的折弯壁41,两折弯壁41和下模底板42之间构成了用于折弯的折弯槽43。两块折弯壁41在与其长度垂直方向与下模底板42滑动连接,从而能调节折弯槽43开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工件的折弯要求。下模4还包括固定机构45,固定机构45用于将调整好位置的折弯壁41固定在相应位置。

参照图3,下模底板42上面设置有滑槽421,滑槽421的长度方向与折弯壁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折弯壁41底部设置有凸块411,凸块411滑动连接于滑槽421中,从而折弯壁41能沿滑槽421长度方向在下模底板42上滑动。通过两块折弯壁41在下模底板42上的滑动从而改变折弯槽43的大小,以便适应各种不同工件的折弯要求。

参照图2和图3,折弯壁41相对折弯槽43外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4,支撑板44固定在折弯壁41上,跟随折弯壁41在下模底板42上滑动。支撑板44通过将折弯壁41与下模底板42相连接的方式,从而能对折弯壁4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防止折弯壁41在折弯过程中,由于受力而发生侧向倾翻。折弯壁41相对折弯槽43内侧的上边沿设置有圆角46,通过圆角46的设置能有效减小折弯过程中下模4对工件的接触而造成的刮划。

参照图2和图3,固定机构45包括设置在下模底板42两侧的长条孔451、位于凸块411上的连接螺纹孔452、穿过长条孔451安装在连接螺纹孔452中的连接螺栓453以及套接在连接螺栓453上并且置于连接螺栓453和下模底板42之间的垫片454,通过连接螺栓453和垫片454的紧固,将折弯壁41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从而将折弯槽43开口保持在特定的大小。

参照图4和图5,折弯壁41包括折弯壁主体412和配重块413,折弯壁主体412上设置有插槽414,配重块413插接在插槽414中,插槽414底部还设置有定位柱415,配重块413底部设置有定位孔416,通过定位柱415与定位孔416的插接配合,从而对配重块413起到定位的目的。

参照图6和图7,上模5包括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法兰盘31相连接的连接头51和与连接头51相连的上刀模52。连接头51包括与法兰盘31相连接的连接部511和用来连接上刀模52的夹持部512。连接部511为截面形状与法兰盘31截面形状相同的圆柱体,法兰盘31上有用来安装模具的通孔,连接部511与法兰盘31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法兰盘31上的通孔相配合的安装孔516,通过螺栓和螺母将连接部511与法兰盘31相连,从而将连接头51固定在液压缸3的法兰盘31上面。

参照图6和图7,夹持部512设置有连接槽513,连接槽513的截面形状为L型,上刀模52上设置有与连接槽513截面形状相契合的插接头521,上刀模52通过插接头521与连接槽513的滑动连接配合,从而能方便快捷的将上刀模52在连接头51上安装和拆卸。夹持部513上还设置有紧固螺纹孔514,紧固螺纹孔51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515,述紧固螺栓515螺杆端部抵接在上刀模52与连接头51的连接面上,从而将上刀模52固定在连接头5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