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187发布日期:2018-11-02 23:1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



背景技术:

光源控制器是机器视觉光源控制器主要目的是给光源供电,控制光源的亮度并控制光源照明状态,还可以通过给控制器触发信号来实现光源的频闪,进而大大延长光源的寿命。

微波热压炉用模具是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经常使用的一种模具,但是现代的这类模具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模具升温较慢,导致加工生产效率较低,另外该模具在成型的时候需要进行冲压,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巨大冲击力,容易对模具主体造成损坏。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波热压炉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包括石墨模具主体、上压头和下压头,所述模具的外侧套设有碳化硅套筒,石墨模具主体的内侧套设有石墨套筒;所述石墨套筒的上端设置有上压头,上压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杆,冲杆设置在石墨套筒内,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垫片;所述石墨套筒的下方设置有下压头,下压头的上端设置在石墨套筒内,下压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垫片;所述下压头的下端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套座,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动板,浮动板通过多根缓冲弹簧与套座的底面固定连接,套座的内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压头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与套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包括上表层、中间芯层和下表层,上表层、中间芯层和下表层之间依次通过异氰酸脂胶粘结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冲杆的外径与石墨套筒的内径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垫片与上垫片之间在石墨套筒内形成冲腔。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浮动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由多层木片呈纵向铺装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芯层由多层木片呈横向铺装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元器件放在冲腔内部,通过微波加热碳化硅套筒,碳化硅套筒将热量传递给石墨套筒,石墨套筒在将热量传递给元器件,元器件本身吸收微波能量产生热量,通过碳化硅套筒的加热和元器件本身产生热量,能够使得元器件快速达到烧结温度,提高了加工效率,然后进行压制成型,在压制过程中,浮动板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在滑槽内上下浮动,从而减小装置产生的冲击与震动,另外承重板通过上表层、中间芯层和下表层组成,而上表层和下表层由多层木片呈纵向铺装而成,中间芯层由多层木片呈横向铺装而成,从而使得承重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不容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中承重板的俯视图。

图3为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中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光源控制器用电子元器件微波热压炉用模具,包括石墨模具主体 4、上压头1和下压头8,所述模具4的外侧套设有碳化硅套筒3,石墨模具主体4的内侧套设有石墨套筒5;所述石墨套筒5的上端设置有上压头1,上压头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杆2,冲杆2设置在石墨套筒5内,冲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垫片6;所述石墨套筒5 的下方设置有下压头8,下压头8的上端设置在石墨套筒5内,下压头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垫片15;所述下压头8的下端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杆9,支撑杆9的外侧套设有套座10,支撑杆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动板12,浮动板12通过多根缓冲弹簧13与套座10的底面固定连接,套座10的内侧面开设有滑槽11;所述下压头8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板14,承重板14与套座1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14包括上表层18、中间芯层 17和下表层16,上表层18、中间芯层17和下表层16之间依次通过异氰酸脂胶粘结而成。

上述,冲杆2的外径与石墨套筒3的内径相互配合。

上述,下垫片15与上垫片6之间在石墨套筒5内形成冲腔7。

上述,滑槽11与浮动板12滑动连接。

上述,上表层18和下表层16由多层木片呈纵向铺装而成。

上述,中间芯层17由多层木片呈横向铺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元器件放在冲腔7内部,通过微波加热碳化硅套筒3,碳化硅套筒3将热量传递给石墨套筒5,石墨套筒5在将热量传递给元器件,元器件本身吸收微波能量产生热量,通过碳化硅套筒3的加热和元器件本身产生热量,能够使得元器件快速达到烧结温度,然后进行压制成型,在压制过程中,浮动板12在缓冲弹簧13的作用下在滑槽11内上下浮动,从而减小装置产生的冲击与震动,另外承重板14通过上表层 18、中间芯层17和下表层16组成,而上表层18和下表层16由多层木片呈纵向铺装而成,中间芯层17由多层木片呈横向铺装而成,从而使得承重板14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不容易发生变形。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