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下料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147发布日期:2018-09-28 20:10阅读:3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具体涉及一种效率更高的粉末下料漏斗。



背景技术:

粉末成型压机中具有多个漏斗,如对接外部的下粉漏斗和将称取好重量后的粉末送入成型腔的送粉漏斗,现有技术中的漏斗包括上端的锥形漏斗部分和下端的直筒下料部分,锥形的漏斗部分上相对的两侧壁关于竖直面对称,其下端水平对接直筒下料部分,粉末在锥形漏斗部分的侧壁的引导下向下滑动至直筒下料部分时,相对的两侧壁所引导的粉末相互撞击,且撞击力度相同、方向竖直对称,从而减慢粉末的下降速度,进一步影响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漏斗下料角度而加快下粉效率的漏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下料漏斗,包括锥形的漏斗主体,所述漏斗主体的下端具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漏斗主体为四块侧板形成的锥形结构,四块侧板分为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

优选的,所述右侧板的长度短于左侧板而使其下端高于左侧板的下端,从而形成水平倾斜的下料口。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的下端延伸于右侧板所在平面。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夹角为45°-90°。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端与左侧板交汇于右侧板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而形成三角形的下料口。

优选的,所述漏斗主体为圆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漏斗主体侧面对应下料口活动设置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用于打开或关闭该下料口。

优选的,所述闭合板和/或漏斗主体上对应下料口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于在闭合板关闭下料口时密封漏斗主体与闭合板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漏斗主体的侧面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通过振动而加速下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锥形的漏斗主体下端设置水平倾斜的下料口,在粉末沿漏斗主体的侧壁滑动至下料口时,漏斗主体两侧所引导的粉末相互撞击的力度不同、方向未竖直对称或相反,不会过大的减弱粉末的下降速度,较传统结构,提高了漏斗的下粉效率,并且通过合理地设置下料口的倾斜程度,还可有效地加快下粉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下料漏斗,包括锥形的漏斗主体1,所述漏斗主体1的下端具有下料口2,所述下料口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漏斗主体1为四块侧板形成的锥形结构,四块侧板分为左侧板4、右侧板5、前侧板和后侧板。具体的,所述右侧板5的长度短于左侧板4而使其下端高于左侧板4的下端,从而形成水平倾斜的下料口2。优选的,所述左侧板4的下端延伸于右侧板5所在平面。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夹角在45°-90°之间,如45°、60°、75.5°和90°等。优选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而与左侧版和右侧板5形成四边形的下料口2。此外,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端也可与左侧板4交汇于右侧板5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而形成三角形的下料口2。

此外,所述漏斗主体1侧面对应下料口2活动设置有闭合板3,所述闭合板3用于打开或关闭该下料口2。该闭合板3通过气缸驱动,其运动方向垂直于漏斗主体1的下料方向。进一步的,所述闭合板3和/或漏斗主体1上对应下料口2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于在闭合板3关闭下料口2时密封漏斗主体1与闭合板3之间的间隙。密封条采用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这样在闭合板3关闭下料口2时,密封条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闭合板3与漏斗主体1之间不会撞击,更加安全,也消除了噪音,且闭合时密封性更高。进一步的,所述漏斗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通过振动而加速下料,该振动装置通过震动马达驱动。

本实用新型在锥形的漏斗主体1下端设置水平倾斜的下料口2,在粉末沿漏斗主体1的侧壁滑动至下料口2时,漏斗主体1两侧所引导的粉末相互撞击的力度不同、方向未竖直对称或相反,不会过大的减弱粉末的下降速度,较传统结构,提高了漏斗的下粉效率,并且通过合理地设置下料口2的倾斜程度,还可有效地加快下粉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漏斗主体1内还可设置红外测温装置,通过红外测温装置实时监测漏斗主体1内粉末的温度而控制振动装置的振动强度,更加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将所述漏斗主体1为圆锥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