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压筋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491发布日期:2018-09-01 03: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压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压筋机装置,通过汽缸控制杠杆调节压辊开闭实现对金属板材和塑料板材表面凹凸状线条的压制,尤其适用于对铝合金船体外表面铝板的压筋。



背景技术:

铝合金船外观的美感度往往是通过铝合金船船体外板的筋的造型来体现的,船体外板的筋能够增强铝合金船外板的刚性,在视觉上产生强壮和结实的效果,筋的造型是指船体外板表面凸起的半圆形状线条或其他形状的折角线条,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或具有一定造型的线条能够产生流畅的动态美感;目前,这些线条的造型是常规的折弯机、压力机等加工设备加工出来的,存在加工难度大和模具成本高的缺陷;市面上的压筋机,如中国专利201720708639.4公开的一种风圈压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和轴承座,所述支撑板和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下辊轮,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下侧设置有轴架组件,所述轴架组件上端设置有控制轴架组件与支撑板之间距离的压紧装置,所述轴架组件下端可转动地架设有上辊轮,所述上辊轮和下辊轮上设置有用于压筋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顶端设置有压轮;中国专利201620731708.9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压筋机包括冲床、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定梁组件、第二定梁组件及动梁组件,上料机构的上料箱设置有第一盛料组件,下料机构的接料箱设置有第二盛料组件,第一定梁组件及第二定梁组件均固定设于冲床上,第一定梁组件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梁组件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定位槽,动梁组件活动安装于冲床上,动梁组件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用于移送工件的移料槽,冲床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动梁组件周期性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中国专利201521134397.X公开的一种三角筋通用压筋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模柄、模座、垫板、上夹板、上滑动槽、上活动块、下滑块、下滑槽、下夹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模座固定在模柄上,上活动块顶部在所述上滑动槽内滑动,所述下滑块在所述下滑槽内滑动,所述上活动块底部与下滑块顶部形状相配合;中国专利201520265965.3公开的一种联动式双气缸压筋机包括底座、联动双出杆气缸、定位滑块固定座、定位滑块、气控阀和手动阀,所述的联动双出杆气缸、定位滑块固定座和定位滑块各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联动双出杆气缸连接在定位滑块固定座的外侧,且定位滑块固定座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滑块设置在定位滑块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的底座上方还固定有工件定位托架,所述的气控阀和手动阀均固定在底座下方,所述的气控阀与手动阀之间,以及气控阀与联动双出杆气缸之间均通过气管连接;中国专利201520442482.6公开的一种新型管壁压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有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一端与工作台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挡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挡板上垂直设有液压油缸,所述的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平行设置,同时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二固定档板与第一移动挡板,所述的液压油缸与第一移动挡板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所述的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平行设置,同时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的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三固定档板与第二移动挡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三支撑架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与第二固定挡板和第三固定挡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第一移动挡板与第二移动挡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第一移动挡板通过固定轴与第二移动挡板连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固定轴一端穿过第一移动挡板与第二移动挡板相连,另一端设有大滚轮,所述的电动机包括主机与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挡板和第三固定挡板和主机相连,另一端设有小滚轮;中国专利201520208746.1公开的自动压筋机包括底脚、底座、对中调整结构、输送机构和滚筋成型机构,其中:底座安装在底脚上,底脚固定在车间,底座安装对中调整结构、输送机构和滚筋成型机构;对中调整结构用来调整需要加工的钣金件;输送机构用来输送待加工钣金件进入滚筋成型机构;滚筋成型机构实现在钣金件上辊出需要长度的筋条;所述对中调整结构、输送机构、滚筋成型机构依次排列;中国专利201220097651.3公开的一种可调式金属平板压筋装置包括机架、送料平台、出料平台、送料辊副、压筋辊副、矫正辊副和传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送料平台、出料平台和上机架,所述的上机架设置送料辊副和压筋辊副,所述的送料辊副之主动辊与被动辊上对应设置压料导辊,所述的压筋辊副之主动压筋辊上等距设置可移动式压筋导辊,相应地被动压筋辊上设置压筋辅槽;均不能对船体外板进行压筋操作。因此,基于人工完成压筋操作的难度太大,需要研发设计一种对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特别是船体外板进行压筋的电动压筋机装置,提供美观大方实用的具有刚性的带筋金属板材,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研发设计一种电动压筋机装置,通过汽缸控制杠杆调节压辊开闭实现对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表面凹凸状线条的压制,尤其是实现对铝合金船体外表面铝板的压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动压筋机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支架、气缸、杠杆、转轴、上压辊驱动电机、上固定件、上压辊、上链条、固定横梁、下固定件、下压辊、下链条和下压辊驱动电机;框架式结构的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下端与矩形板状结构的杠杆固定连接,杠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结构的转轴与支架转动式连接,杠杆围绕转轴运动,杠杆上靠近转轴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压辊驱动电机,杠杆上靠近转轴的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圆角V形结构的上固定件,上固定件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上压辊,上压辊驱动电机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上链条与上压辊连接,支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条状结构的固定横梁,固定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圆角倒V形结构的下固定件,下固定件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下压辊,下压辊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下链条与设置在支架的底部的下压辊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缸为单作用气缸;上压辊驱动电机和下压辊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上链条和下链条为传动链;气缸和杠杆的设置位置包括支架的上部、支架的下部和支架的上部与下部,支架的形状根据气缸和杠杆的设置位置选取;固定横梁的设置位置包括支架的上部和支架的下部,支架的上部与下部同时设置气缸和杠杆时,支架上不再设置固定横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电机驱动压辊转动,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板材进料,通过压辊碾压板材表面,采用辊压的方式在板材表面压制出凹凸状线条,达到增强板材美观度和刚性的目的,在压筋过程中,凹凸状线条的深浅和长度通过气缸控制杠杆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其能够压制包括铜板、不锈钢板和碳钢板等的金属板材以及包括ABS、PP和PVC等的塑料板材,尤其适用于压制铝合金船体外板表面的凹凸状线条,节约了压筋成本,提高了压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压制线条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压制线条结束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压制的船体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压制的船体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动压筋机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支架1、气缸2、杠杆3、转轴4、上压辊驱动电机5、上固定件6、上压辊7、上链条8、固定横梁9、下固定件10、下压辊11、下链条12和下压辊驱动电机13;框架式结构的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气缸2,气缸2的下端与矩形板状结构的杠杆3固定连接,杠杆3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结构的转轴4与支架1转动式连接,杠杆3围绕转轴4运动,杠杆3上靠近转轴4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压辊驱动电机5,杠杆3上靠近转轴4的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圆角V形结构的上固定件6,上固定件6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上压辊7,上压辊驱动电机5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上链条8与上压辊7连接,支架1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条状结构的固定横梁9,固定横梁9的上表面设置有圆角倒V形结构的下固定件10,下固定件10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下压辊11,下压辊11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下链条12与设置在支架1的底部的下压辊驱动电机13连接。

本实施例涉及的支架1、杠杆3和固定横梁9选取槽钢或角钢制作;气缸2为单作用气缸;转轴4、上固定件6和下固定件10的材质为碳钢;上压辊驱动电机5和下压辊驱动电机13为减速电机,上压辊驱动电机5驱动上压辊7旋转,下压辊驱动电机13驱动下压辊11旋转;上压辊7和下压辊11的圆周外围形状根据所需压制的筋的形状选取;上链条8和下链条12为传动链。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动压筋机装置使用时,开启气缸2、上压辊驱动电机5和下压辊驱动电机13,将板材送至上压辊7与下压辊11之间,上压辊驱动电机5驱动上压辊7逆时针旋转,下压辊驱动电机13驱动下压辊11顺时针旋转,上压辊7与下压辊11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板材水平移动,同时,板材在经过上压辊7与下压辊11之间时被上压辊7和下压辊11碾压出凹凸的线条形状,板材通过上压辊7与下压辊11之间到达压制终点位置时,气缸2带动杠杆3围绕转轴4向上转动,杠杆3在向上转动的同时抬起上压辊7,使上压辊7与下压辊11不再接触,完成压制;压制凹凸线条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杠杆3抬起的高度能够调整线条的深浅;在压制下一块板材前,通过气缸2和杠杆3放下上压辊7使上压辊7再次与下压辊11接触时,如此往复进行多块板材的线条压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动压筋机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支架1、上压辊驱动电机5、上固定件6、上压辊7、上链条8、下固定件10、下压辊11、下链条12、下压辊驱动电机13、下气缸14、下杠杆15、下转轴16和上固定横梁17;框架式结构的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14,下气缸14的上端与矩形板状结构的下杠杆15固定连接,下杠杆15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结构的下转轴16与支架1转动式连接,下杠杆15围绕下转轴16运动,下杠杆15上靠近下转轴16的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压辊驱动电机13,下杠杆15上靠近下转轴16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圆角倒V形结构的下固定件10,下固定件10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下压辊11,下压辊驱动电机13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下链条12与下压辊11连接,支架1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条状结构的上固定横梁17,上固定横梁17的下表面设置有圆角倒V形结构的上固定件6,上固定件6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上压辊7,上压辊7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上链条8与设置在支架1的顶部的上压辊驱动电机5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动压筋机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支架1、气缸2、杠杆3、转轴4、上压辊驱动电机5、上固定件6、上压辊7、上链条8、下固定件10、下压辊11、下链条12、下压辊驱动电机13、下气缸14、下杠杆15和下转轴16;框架式结构的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气缸2,气缸2的下端与矩形板状结构的杠杆3固定连接,杠杆3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结构的转轴4与支架1转动式连接,杠杆3围绕转轴4运动,杠杆3上靠近转轴4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压辊驱动电机5,杠杆3上靠近转轴4的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圆角V形结构的上固定件6,上固定件6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上压辊7,上压辊驱动电机5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上链条8与上压辊7连接,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14,下气缸14的上端与矩形板状结构的下杠杆15固定连接,下杠杆15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结构的下转轴16与支架1转动式连接,下杠杆15围绕下转轴16运动,下杠杆15上靠近下转轴16的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压辊驱动电机13,下杠杆15上靠近下转轴16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圆角倒V形结构的下固定件10,下固定件10中套设圆形结构的下压辊11,下压辊驱动电机13通过圆环形结构的下链条12与下压辊11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