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8652发布日期:2018-10-16 18: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内枪体的钻杆用于钻孔作业,枪体竖直固定于数控机床设备内,钻杆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但是钻杆周向无支撑导致钻杆在大扭矩工作的情况下,容易打滑,无法实现稳定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从而实现钻杆稳定工作无打滑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包括钻杆本体、设于钻杆本体外壁的钻杆支架组件;所述钻杆本体包括上杆部,所述上杆部的外壁周向的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有与所述上杆部外壁成20°-30°夹角的倾斜面,所述上杆部的外壁位于凹陷部的斜下方设有定位槽,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内侧面之间形成90°转角,所述钻杆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抵接倾斜面,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部抵接定位槽内。

具体的,所述钻杆本体内设有旋转杆。

具体的,所述钻杆本体还包括下杆部,所述上杆部和所述下杆部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

具体的,所述倾斜面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形成凸台。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丝。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钻杆支架组件旋紧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钻杆支架组件旋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在钻杆支架组件内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将倾斜面和定位槽抵持,由于倾斜面和定位槽所处竖直面为直角,增加了钻杆本体的稳定性能;同时,倾斜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钻杆本体在大扭矩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发生打滑问题,可以稳定输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上杆部、11下杆部、12凹陷部、2倾斜面、21凸台、3定位槽、4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数控枪钻杆定位结构,包括钻杆本体、设于钻杆本体外壁的钻杆支架组件;

钻杆本体内设有旋转杆(图中未示出),钻杆本体包括上杆部1和下杆部11,上杆部1和下杆部11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

上杆部1的外壁周向的设有凹陷部12,凹陷部12内设有与上杆部1外壁成20°-30°夹角的倾斜面2,倾斜面2的端部与凹陷部12之间形成凸台21;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2内设有与上杆部1外壁成20°夹角的倾斜面2;

上杆部1的外壁位于凹陷部12的斜下方设有定位槽3,本实施例定位槽3为方形结构;定位槽3的内侧面竖直贴合设于上杆部1的外壁;

倾斜面2与定位槽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90°转角;

钻杆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41,第一固定件4的顶部抵接倾斜面2,第二固定件41的顶部抵接定位槽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41均为螺丝,第一固定件4与钻杆支架组件旋紧固定,第二固定件41与钻杆支架组件旋紧固定。

应用本实施例时,通过在钻杆支架组件内设置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41,分别将倾斜面2和定位槽3抵持,由于倾斜面2和定位槽3所处竖直面为直角,增加了钻杆本体的稳定性能;同时,倾斜面2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钻杆本体在大扭矩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发生打滑问题,可以稳定输出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