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管机出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276发布日期:2018-10-09 21:5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管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缩管机出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缩管机是在常态下对管件端面进行扩管及缩管,管材缩口是将管坯端部直径缩小的成型工艺。管坯在轴向力作用进入变形区,在变形区内产生切向收缩的缩口塑性变形,然后进入稳定区,最终形成缩小的端部直径。管材扩口是将管坯端部直径扩大的一种成形工艺,扩口形状可为锥形、筒形,管坯在轴向力作用下进入变形区,在变形区内产生切向拉伸的扩口塑性变形,然后进入稳定变形区,最终成形。

缩管机被广泛运用于管件接插、汽车油管、风管、水管、空调管等连接部位的加工成型,是理想的管端成型加工设备,加工形状包括:凸、凹节,长扁,正方,拓斜,V形,开口肘,平口肘等依产品化制造成成型模具。

现目前,在采用缩管机对管材进行扩管及缩管的过程中,会在缩管机的出料端安排专门的操作人员对已完成加工的管材进行托接,且对一些长度较长的管材进行加工时,会安排两个人同时托接出料管材,以避免管材悬空导致自身产生变形,影响加工质量;在这其中,采用人力的方式在缩管机出料端对出料进行托接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力浪费严重的缺点。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浪费的缩管机出料输送平台,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浪费的缩管机出料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缩管机出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点在于,所述机架设置于缩管机的出料侧;在机架上端设有出料支承结构,所述出料支承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呈间隔设置的托承机构,所述托承机构上端形成在出料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支承端,支承端到缩管机出料端距离小于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长度,并能够对管状构件进行竖向支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缩管机的出料端设置一个机架,并在机架上设置一个用于对缩管机加工完成的管状构件进行托接支承的出料支承结构,能够使得缩管机的对管状构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节约专门安排在缩管机的出料端用于对已完成加工的管材进行托接的工作人员。并且将出料支承结构设置成一个以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呈间隔设置的托承机构,即使是对一些长度较长的管材进行加工时,也能够有效的对管件进行托接。从而具有能够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浪费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托承机构上端在出料方向形成两个支承端,较远位置的支承端到缩管机出料端距离小于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长度且大于二分之一管状构件长度。

这样,设置的托承机构能够更好的对管状构件进行支承,使得管状构件从缩管机输出后,最大的悬空的长度不差过其自身长度的二分之一,本装置能够使得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的变形量更小,加工质量更高。

作为优化,所述托承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轮安装架,在所述支撑轮安装架上可竖向转动的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端面垂直于所述管状构件轴向设置,并且所述支撑轮左右成对的设置于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的两侧;左右成对设置的支撑轮之间形成所述支承端并能够对所述管状构件形成线接触支承。

这样,在对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进行托接支承时,采用成对设置的支撑轮,能够使得管状构件更好的沿缩管机的输送路径方向移动,具有更好的调整管状构件轴心的作用,同时更加的平稳;并且支撑轮与管状构件是线接触支承,管状构件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小,对管状构件自身的损害更小,不会影响管状构件的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轮安装架呈开口向上设置的槽钢形结构,在支撑轮安装架内部的两端各自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转轴安装在支撑轮安装架上设有的呈水平设置的条形安装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具有螺纹结构,并且在转轴的两端各自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内端各自与支撑轮安装架上对应的侧面相贴支承。

这样,支撑轮的安装结构简单,方便支撑轮的安装。能够方便通过调整两转轴之间的间距以达到调整支撑轮外圆周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状构件进行支承。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支承结构还包括安装架竖向调整结构,所述安装架竖向调整结构包括下端安装在机架上的竖杆下段,在竖杆下段的外部呈套筒式套设有竖杆上段,且所述支撑轮安装架固定连接于竖杆上段的上端,在竖杆上段上连接有在水平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的内端能够抵接于竖杆下段的外壁上。

这样,能够方便对间隔设置的各组支撑轮在竖向上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前后的各组支撑轮能够具有高度差,方便加工完成后的管状构件的输出,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支承结构还包括间隔所述机架上表面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设置,且所述竖杆下段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杆上;并且在机架与横杆之间设置有调整横杆竖向高度的横杆上下调整结构。

这样,方便对各组支撑轮同时进行竖向高度的调整,以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好应用于不同型号的缩管机,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作为优化,所述横杆上下调整结构包括下端与机架相连的支撑杆下段,在支撑杆下段的外部呈套筒式套设有支撑杆上段,且横杆连接于支撑杆上段的上端;在支撑杆下段上连接有在水平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内端能够抵接于支撑杆上段的外壁上。

这样,横杆上下调整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对各组支撑轮的竖向高度同时进行调整,并且调整后方便对支撑轮的位置进行锁定。

作为优化,在机架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的一侧壁上连接有垂直向外的第一水平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段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的外端;在支撑杆上段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支撑杆,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杆平行于第一水平支撑杆设置,且第二水平支撑杆的内端延伸到机架上表面的中心且与横杆固定相连。

这样,整个横杆能够悬空,不与机架的上端面接触,节省机架上端面的空间。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轮上的与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相对的一端具有倒圆角。

这样,相对于支撑轮没有倒圆角的结构,降低支撑轮与管状构件产生切割的风险,并且有利于管状构件的输送。

作为优化,在机架的上端设有管材输送平台,且所述管材输送平台位于托承机构的下方;所述管材输送平台包括多个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间隔设置的滚筒,且所述滚筒通过位于机架上端的滚筒安装架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滚筒安装架为矩形结构框架,在所述滚筒安装架水平方向的四个端点处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脚形成所述机架。

这样,管状构件从支撑轮掉落到输送平台上,输送平台能够对管状构件进行输送,能够达到节约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并且整个机架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未显示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缩管机出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于缩管机的出料侧;在机架1上端设有出料支承结构,所述出料支承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呈间隔设置的托承机构,所述托承机构上端形成在出料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支承端,支承端到缩管机出料端距离小于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长度,并能够对管状构件进行竖向支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缩管机的出料端设置一个机架,并在机架上设置一个用于对缩管机加工完成的管状构件进行托接支承的出料支承结构,能够使得缩管机的对管状构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节约专门安排在缩管机的出料端用于对已完成加工的管材进行托接的工作人员。并且将出料支承结构设置成一个以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呈间隔设置的托承机构,即使是对一些长度较长的管材进行加工时,也能够有效的对管件进行托接。从而具有能够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浪费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承机构上端在出料方向形成两个支承端,较远位置的支承端到缩管机出料端距离小于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长度且大于二分之一管状构件长度。

这样,设置的托承机构能够更好的对管状构件进行支承,使得管状构件从缩管机输出后,最大的悬空的长度不差过其自身长度的二分之一,本装置能够使得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的变形量更小,加工质量更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承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轮安装架,在所述支撑轮安装架上可竖向转动的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端面垂直于所述管状构件轴向设置,并且所述支撑轮左右成对的设置于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的两侧;左右成对设置的支撑轮之间形成所述支承端并能够对所述管状构件形成线接触支承。

这样,在对缩管机出料端输出的管状构件进行托接支承时,采用成对设置的支撑轮,能够使得管状构件更好的沿缩管机的输送路径方向移动,具有更好的调整管状构件轴心的作用,同时更加的平稳;并且支撑轮与管状构件是线接触支承,管状构件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小,对管状构件自身的损害更小,不会影响管状构件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轮安装架2呈开口向上设置的槽钢形结构,在支撑轮安装架内部的两端各自设置有转轴4,所述支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转轴4安装在支撑轮安装架2上设有的呈水平设置的条形安装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具有螺纹结构,并且在转轴的两端各自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内端各自与支撑轮安装架上对应的侧面相贴支承。

这样,支撑轮的安装结构简单,方便支撑轮的安装。能够方便通过调整两转轴之间的间距以达到调整支撑轮外圆周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状构件进行支承。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支承结构还包括安装架竖向调整结构,所述安装架竖向调整结构包括下端安装在机架上的竖杆下段5,在竖杆下段的外部呈套筒式套设有竖杆上段6,且所述支撑轮安装架固定连接于竖杆上段的上端,在竖杆上段上连接有在水平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锁紧螺母7,第一锁紧螺母的内端能够抵接于竖杆下段的外壁上。

这样,能够方便对间隔设置的各组支撑轮在竖向上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前后的各组支撑轮能够具有高度差,方便加工完成后的管状构件的输出,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支承结构还包括间隔所述机架1上表面设置的横杆8,所述横杆8的长度方向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设置,且所述竖杆下段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杆上;并且在机架与横杆之间设置有调整横杆竖向高度的横杆上下调整结构。

这样,方便对各组支撑轮同时进行竖向高度的调整,以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好应用于不同型号的缩管机,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上下调整结构包括下端与机架相连的支撑杆下段9,在支撑杆下段9的外部呈套筒式套设有支撑杆上段10,且横杆连接于支撑杆上段10的上端;在支撑杆下段上连接有在水平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二锁紧螺母11,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内端能够抵接于支撑杆上段的外壁上。

这样,横杆上下调整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对各组支撑轮的竖向高度同时进行调整,并且调整后方便对支撑轮的位置进行锁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机架上的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的一侧壁上连接有垂直向外的第一水平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下段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12的外端;在支撑杆上段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支撑杆13,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杆平行于第一水平支撑杆设置,且第二水平支撑杆13的内端延伸到机架上表面的中心且与横杆8固定相连。

这样,整个横杆能够悬空,不与机架的上端面接触,节省机架上端面的空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轮3上的与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相对的一端具有倒圆角。

这样,相对于支撑轮没有倒圆角的结构,降低支撑轮与管状构件产生切割的风险,并且有利于管状构件的输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机架1的上端设有管材输送平台,且所述管材输送平台位于托承机构的下方;所述管材输送平台包括多个沿缩管机出料路径方向间隔设置的滚筒14,且所述滚筒通过位于机架上端的滚筒安装架15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滚筒安装架为矩形结构框架,在所述滚筒安装架水平方向的四个端点处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脚16形成所述机架。

这样,管状构件从支撑轮掉落到输送平台上,输送平台能够对管状构件进行输送,能够达到节约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并且整个机架结构更加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