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屑器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526发布日期:2018-11-09 21:5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屑器及机床。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鼓励铝合金汽车产业化发展,伴随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铝件的加工问题日益多样化。

通常与排屑器相匹配的接屑框为直接放置在排屑器切削液出口处或通过卡环式进行连接,但铝屑非常细小,经常通过排屑器与接屑框之间的缝隙随切削液流入水箱。该缝隙的大小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放置习惯及切削液冲击力的大小。当安装人员在放置接屑框时未能对准,或者切削液冲击力较大时,会将接屑框冲开,使得缝隙进一步加大,甚至不再起到过滤作用。但是若将接屑框与排屑器的壳体固定连接,则不利于接屑框内的铝屑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屑器及机床,用以实现接屑框与排屑器本体的稳固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屑器,应用于机床,所述排屑器包括:

排屑器本体,包括第一磁性吸附件;

接屑框,包括第二磁性吸附件;

其中,所述接屑框设置于所述排屑器本体上,通过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的吸附连接,所述接屑框与所述排屑器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包括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接屑框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一开口,所述框架本体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接屑框设置的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排屑器本体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接屑框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接屑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

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上开设有一开槽,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开槽内;

与所述容置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屑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与所述接屑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通过螺钉与所述容置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的端面外露于所述开槽的槽口1~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接屑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垫块和与所述第一垫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垫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如上所述的排屑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屑器及机床,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接屑框上设置第二磁性吸附件,使得接屑框在安装于排屑器本体上时,能够通过第二磁性吸附件与排屑器本体上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从而使得接屑框与排屑器本体之间稳固连接,有效解决了切屑液冲击力过大会使接屑框与排屑器本体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屑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屑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 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屑器,应用于机床,所述排屑器包括:

排屑器本体1,包括第一磁性吸附件;

接屑框2,包括第二磁性吸附件3;

其中,所述接屑框2设置于所述排屑器本体1上,通过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吸附连接,所述接屑框2与所述排屑器本体1 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接屑框2上设置第二磁性吸附件3,使得接屑框2在安装于排屑器本体1上时,能够通过第二磁性吸附件3与排屑器本体1 上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从而使得接屑框2与排屑器本体1之间稳固连接,有效解决了切屑液冲击力过大会使接屑框2与排屑器本体1分离的问题。

其中该排屑器适用于铝屑等非磁性材料的切屑形式。通过第一磁性吸附件使得接屑框2紧紧吸附在排屑器的切削液出口处,消除了接屑框2与排屑器之间产生缝隙会使得屑末流入水箱的隐患,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中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可以是单独设置在排屑器的切削液出口附近,使得其在与第二磁性吸附件3连接时还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当然第一磁性吸附件也可以是和壳体一体化的,例如壳体由铁等具有磁性吸附材料制成。其中第二磁性吸附件3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也可以是与接屑框2本体一体设置的,例如将与排屑器的切削液出口处贴合框体由磁铁等磁性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 3包括磁铁。

下面参见图2,所述接屑框2可以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一开口,所述框架本体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滤网4。

其中开口的设置为了与排屑器的切削液出口相配合,使得切屑液通过该出口和接屑框2的开口进入接屑框2,并由滤网4流出,并对屑末等进行过滤。参见图2可知,滤网4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侧面上进行设置。

其中对于开口处靠近框架本体的底部的一端可以设置遮盖板8,从而进一步对屑末进行遮挡,避免其进入水箱。

继续参见图2,其中,所述接屑框2设置的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排屑器本体1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两个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接屑框2 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屑框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垫块和6与所述第一垫块6 相对设置的第二垫块7。设置第一垫块6和第二垫块7可以使得框架本体的底部与安装处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使得流入接屑框2中的切屑液可以更好的通过接屑框2底面上的滤网4流出接屑框2。

下面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通过固定件5与所述接屑框 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件5包括:

容置部51,所述容置部51上开设有一开槽,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固定设置于所述开槽内;

与所述容置部5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52,所述固定部52与所述接屑框2 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部52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接屑框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容置部51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磁性吸附件3可以通过上述的固定件5与接屑框2 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接等方式直接与接屑框2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端面外露于所述开槽的槽口1~2毫米。

其中若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高度和开槽的深度设置为相同,则可能由于制造上的误差使得第二磁性吸附件3内嵌于开槽内,降低吸附连接的强度,故而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端面外露与开槽的槽口,可以合理的避免制造误差,通过该高度可以通过固定件5的安装使得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端面与框架本体的端面平齐。

其中对于第二磁性吸附件3的尺寸可以设置为长度为50~60毫米,宽度为 20~30毫米,高度为10~2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如上所述的排屑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接屑框2上设置第二磁性吸附件3,使得接屑框2在安装于排屑器本体1上时,能够通过第二磁性吸附件3与排屑器本体1上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从而使得接屑框2与排屑器本体1之间稳固连接,有效解决了切屑液冲击力过大会使接屑框2与排屑器本体1分离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