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6161发布日期:2018-10-30 22: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稳装置。



背景技术:

短电弧加工技术又称为短电弧切削加工技术,在大型轧辊、水泥磨辊、立磨辊、渣浆泵叶轮等修理、再制造行业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短电弧是一种介于电火花和电弧之间的放电状态,其脉冲宽度为毫秒级,峰值电流较大(100-5000A),每次放电都是电火花和短电弧混合放电。短电弧加工是指在具有一定气、液比例且带压力的混合物工作介质的作用下,利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受激发短电弧放电群组或混合有火花放电的放电群组,来蚀除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的一种电加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强焰流、电子流、离子流、弧流混合放电加工方法。在短电弧切削设备技术领域,目前已研发成功的数控短电弧复合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刀具多为碳棒,由于刀具过长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刀具会出现一定的摆动,从而影响加工中心的实际加工精度,进而降低了加工工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扶稳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刀具的摆动幅度的扶稳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稳装置,该装置包括:

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连接杆,驱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

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块、调整杆和连接部,调整块转动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使调整块绕连接杆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块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件,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相互连通,调整杆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件能够插入第一固定孔中,并顶接于调整杆,用于固定调整杆的位置,连接部包括连接块和内套,内套转动连接于连接块,内套具有套孔,用于固定刀具,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调整杆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内套。

优选地,调整块还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固定件,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互连通,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使调整块绕连接杆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二固定件插入第二固定孔,并顶接于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杆。

优选地,调整机构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两端,固定环穿过并卡接于连接杆,用于固定调整块的位置。

优选地,连接块包括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固定连接于调整杆的另一端,轴承具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内环固定连接于内套。

优选地,连接部还包括连通管和接口,连通管设置在轴承座内,连通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轴承座的一侧延伸,第二端朝向轴承座的底部延伸,接口设置在第一端,用于接入水管。

优选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直线模组,电机连接于直线模组,用于向直线模组提供动力,直线模组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地,直线运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块和安装块,安装块固定连接于直线模组,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块和安装块之间,固定块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块,用于固定连接杆。

优选地,直线模组为双轨直线模组。

优选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直线运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连接杆,驱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块、调整杆和连接部,调整块转动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使调整块绕连接杆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块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件,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相互连通,调整杆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件能够插入第一固定孔中,并顶接于调整杆,用于固定调整杆的位置,连接部包括连接块和内套,内套转动连接于连接块,内套具有套孔,用于固定刀具,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调整杆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内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数控短电弧复合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刀具多为刀具,由于刀具过长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刀具会出现一定的摆动,从而影响加工中心的实际加工精度,进而降低了加工工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本技术方案中,驱动部驱动连接杆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使调整块调整杆和连接部能够沿着连接杆的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内套套装在刀具上,刀具在产生摆动时,由于刀具始终限定在内套内,通过直线运动机构和调整机构的相互配合,从而降低刀具的摆动幅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达到了提高刀具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稳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稳装置,该装置包括:

直线运动机构1,直线运动机构1包括驱动部11和连接杆12,驱动部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2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

调整机构2,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块21、调整杆22和连接部23,调整块21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2的另一端,用于使调整块21绕连接杆12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块2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孔212和第一固定件213,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212相互连通,调整杆22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件213能够插入第一固定孔212中,并顶接于调整杆22,用于固定调整杆22的位置,连接部23包括连接块231和内套232,内套23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231,内套232具有套孔236,用于固定刀具9,连接块231固定连接于调整杆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内套2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直线运动机构1包括驱动部11和连接杆12,驱动部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2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块21、调整杆22和连接部23,调整块21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2的另一端,用于使调整块21绕连接杆12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块2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孔212和第一固定件213,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212相互连通,调整杆22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件213能够插入第一固定孔212中,并顶接于调整杆22,用于固定调整杆22的位置,连接部23包括连接块231和内套232,内套23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231,内套232具有套孔236,用于固定刀具9,连接块231固定连接于调整杆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内套232,相对于现有技术,数控短电弧复合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刀具9多为刀具9,由于刀具9过长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刀具9会出现一定的摆动,从而影响加工中心的实际加工精度,进而降低了加工工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本技术方案中,驱动部11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使调整块21调整杆22和连接部23能够沿着连接杆12的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内套232套装在刀具9上,刀具9在产生摆动时,由于刀具9始终限定在内套232内,通过直线运动机构1和调整机构2的相互配合,从而降低刀具9的摆动幅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达到了提高刀具9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直线运动机构1的作用是使调整机构2沿着连接杆12的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直线运动机构1包括驱动部11和连接杆12,驱动部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2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驱动部11能够使连接杆12上下直线,因此,连接杆12与驱动部1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直线运动机构1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运动,通过直线模组可以使调整机构2始终处于直线运动;调整机构2的作用是限定和调整刀具9的摆动幅度,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块21、调整杆22和连接部23,调整块21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2的另一端,用于使调整块21绕连接杆12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块2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孔212和第一固定件213,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212相互连通,调整杆22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件213能够插入第一固定孔212中,并顶接于调整杆22,用于固定调整杆22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固定件213能够顶接调整杆22,使调整块21与调整杆22的相对位置固定,连接部23包括连接块231和内套232,内套23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231,用于穿过刀具9,连接块231固定连接于调整杆22的另一端,驱动部11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使调整块21调整杆22和连接部23能够沿着连接杆12的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内套232套装在刀具9上,刀具9在产生摆动时,由于刀具9始终限定在内套232内,通过直线运动机构1和调整机构2的相互配合,从而降低刀具9的摆动幅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达到了提高刀具9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调整块21还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孔215和第二固定件214,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孔215相互连通,连接杆1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使调整块21绕连接杆12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二固定件214插入第二固定孔215,并顶接于连接杆12,用于固定连接杆1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调整块21和连接杆12的连接方式,连接杆12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二通孔中,也就是说,调整块21能够绕着连接杆12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二固定件214能够顶接连接杆12,进而达到固定连接杆12和调整块21的位置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调整机构2还包括固定环24,固定环24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两端,固定环24穿过并卡接于连接杆12,用于固定调整块2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调整机构2,增加了固定环24,固定环24的作用是固定调整块21在连接杆12上的位置,使调整块21不会沿着连接杆12的轴向的方向进行移动,固定环24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两端,固定环24穿过并卡接于连接杆12,也就是说,固定环2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两端,固定环24可以采用卡簧,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装置,只要能够限制调整块21在连接杆12上的轴向方向的位置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连接块231包括轴承233和轴承座234,轴承座234固定连接于调整杆22的另一端,轴承233具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234,内环固定连接于内套23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连接块231,连接块231包括轴承233和轴承座234,轴承座234固定连接于调整杆22的另一端,轴承233具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234,内环固定连接于内套232,也就是说,当调整块21进行转动时,内套232和刀具9不会受到调整块21的转动的影响,同时,内环和内套232之间为固定连接,当刀具9产生摆动时,内套232和内环会使刀具9固定,进而达到降低刀具9摆动的幅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连接部23还包括连通管和接口235,连通管设置在轴承座234内,连通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轴承座234的一侧延伸,第二端朝向轴承座234的底部延伸,接口235设置在第一端,用于接入水管。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连接部23,增加了连通管和接口235,连通管设置在轴承座234内,连通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轴承座234的一侧延伸,第二端朝向轴承座234的底部延伸,接口235设置在第一端,水管通过接口235与连通管相连接,使冷却水通过连通管流向轴承座234底部的加工工件,进而达到使加工工件冷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部11包括电机13和直线模组14,电机13连接于直线模组14,用于向直线模组14提供动力,直线模组1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2的一端,用于驱动连接杆12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驱动部11,驱动部11包括电机13和直线模组14,电机13可以采用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可使速度、位置精度控制的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13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可以使调整机构2上下运动精准定位;直线模组14可以使调整机构2始终处于直线运动,可以很好保证调整机构2上下运动的直线性,进而达到使连接杆12和调整机构2始终处于直线运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直线运动机构1还包括固定块15和安装块16,安装块16固定连接于直线模组14,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块15和安装块16之间,固定块15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块16,用于固定连接杆1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直线运动机构1,增加了固定块15和安装块16,安装块16通常固定在直线模组14上,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块15和安装块16之间,固定块15与安装块16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螺栓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而达到使连接杆12和直线模组14相对固定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直线模组14为双轨直线模组。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直线模组14为双轨直线模组,双轨直线模组作为目前市面使用最广泛的直线运动机构,可以很好保证扶稳器上下运动的直线性。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固定块15包括第一固定块151和第二固定块152,第一固定块151和第二固定块152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块16。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固定块15,两个固定块15分别与安装块16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进而达到提高连接杆12与直线模组14之间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当然,固定块15可以具有多个,只要能够起到固定连接杆12与直线模组14的作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