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513发布日期:2018-11-30 20:32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方便,提升了人的活动范围和效率,汽车构件的生产涉及的汽车的各个部位,一般都是通过钢板的逐步变形加工而成,现有技术中在处理侧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两套模具,分别进行整形和侧冲孔,才能完成,两套模具需要两个冲床来配合生产才能完成,需要两班人员,占用车间面积也比较大,工件的转运也比较浪费工时,因此来说,对于能源的消耗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说,均为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冲孔机构,包括上部的固定基座和下面的活动冲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基座下部设有倾斜的导向杆,在活动冲体的侧部设有与导向杆匹配的倾斜的导向套,导向套套装在导向杆上形成滑动副,在活动冲体的另一侧设有倾斜的冲头,在活动冲体的下面设有开口向下的V形滑槽驱动面;固定基体的上部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在该导向面两端设有导向杆安装叉体,所述的导向杆两端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在安装叉体内;所述的活动冲体的导向套外侧的表面与固定基座的导向面紧贴形成辅助支撑滑动副。

一种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基体、安装在上模基体下表面上的整形上模、侧冲孔形面定位上模、前面所述的侧冲孔机构,整形上模和形面定位上模均匀分布在上模基体下面的左右半部,在形面定位上模的侧部两端设有两个侧冲孔机构,形面定位上模的侧部两端设有冲头导向外孔,所述的冲孔机构的固定基座通过其上部的安装孔安装在上模基体的下表面,冲孔机构的冲头穿入形面定位模的冲头导向外孔,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基体、安装在下面基体上面的整形下模、侧冲孔形面定位下模,所述的整形下模为凸模,所述的整形上模为凹模,整形下模和整形上模的表面互相匹配,所述的形面定位下模为凸模,形面定位上模为凹模,形面定位下模和形面定位上模的表面互相匹配;在形面定位下模的侧部设有冲头导向内孔,该冲头导向内孔与上述冲头导向外孔位置、大小匹配,在冲头导向内孔的轴线延长线下方设有倾斜的导向驱动滑座,该滑座上表面呈倒V形的滑行面,该滑行面与所述的V形滑槽驱动面大小,形状匹配,

在上模基体的两端和下模基体的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滑杆和滑套。

优选的,所述的下模基体的两端设有方形的凹槽,在该方形凹槽竖向内侧面以及竖向两端侧面设有滑动板,方形凹槽的底面中部竖起所述的两个滑杆,在上模基体的两端设有向下伸出的方向的凸头,该方形的凸头的竖向内侧面以及竖向两端侧面为与上述滑动板配合的滑动面,该方形凸头的形状大小与方形凹槽的大小匹配。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在该导向面两端设有导向杆安装叉体,所述的导向杆两端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在安装叉体内;所述的活动冲体的导向套外侧的表面与固定基座的导向面紧贴形成辅助支撑滑动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将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的整形工序和侧冲孔工序采用一套模具来完成,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从整形下模转移到侧冲孔的形面定位下模上即可,一次冲压实现两个工序的加工,一套模具完成两个工序,能够大幅的降低能耗,同时能够避免工件的远距离搬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避免工件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磕碰的问题,对于保证工件质量有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侧冲孔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冲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侧冲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4中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41.固定基座、142.活动冲体、143.导向杆、144.导向套、145.冲头、146. V形滑槽驱动面、147.安装孔、148.导向面、149.安装叉体、140.压板及螺钉;1.上模、2.下模、11.上模基体、12.整形上模、13.形面定位上模、14.侧冲孔机构、15.凸头、16.滑套、17.滑动面、131.冲头导向外孔、21.下模基体、22.整形下模、23.形面定位下模、24.导向驱动滑座、25.滑杆、26.方向凹槽、27.滑动板、231.冲头导向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3,图中一种侧冲孔机构,包括上部的固定基座和下面的活动冲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基座下部设有倾斜的导向杆,在活动冲体的侧部设有与导向杆匹配的倾斜的导向套,导向套套装在导向杆上形成滑动副,在活动冲体的另一侧设有倾斜的冲头,在活动冲体的下面设有开口向下的V形滑槽驱动面;固定基体的上部设有安装孔。该机构的冲头能够下面的V形滑槽驱动面受到导向面驱动时能够产生滑移,从而驱动冲头冲孔。

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在该导向面两端设有导向杆安装叉体,所述的导向杆两端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在安装叉体内;所述的活动冲体的导向套外侧的表面与固定基座的导向面紧贴形成辅助支撑滑动副。固定基座通过导向面与活动冲体之间滑动接触,能够降低导向杆的横向载荷力度,保护导向杆。

实施例二:参见图1-12,图中一种侧冲孔机构及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整形侧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基体、安装在上模基体下表面上的整形上模、侧冲孔形面定位上模、实施例一所述的侧冲孔机构,整形上模和形面定位上模均匀分布在上模基体下面的左右半部,在形面定位上模的侧部两端设有两个侧冲孔机构,形面定位上模的侧部两端设有冲头导向外孔,所述的冲孔机构的固定基座通过其上部的安装孔安装在上模基体的下表面,冲孔机构的冲头穿入形面定位模的冲头导向外孔,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基体、安装在下面基体上面的整形下模、侧冲孔形面定位下模,所述的整形下模为凸模,所述的整形上模为凹模,整形下模和整形上模的表面互相匹配,所述的形面定位下模为凸模,形面定位上模为凹模,形面定位下模和形面定位上模的表面互相匹配;在形面定位下模的侧部设有冲头导向内孔,该冲头导向内孔与上述冲头导向外孔位置、大小匹配,在冲头导向内孔的轴线延长线下方设有倾斜的导向驱动滑座,该滑座上表面呈倒V形的滑行面,该滑行面与所述的V形滑槽驱动面大小,形状匹配,

在上模基体的两端和下模基体的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滑杆和滑套。

所述的下模基体的两端设有方形的凹槽,在该方形凹槽竖向内侧面以及竖向两端侧面设有滑动板,方形凹槽的底面中部竖起所述的两个滑杆,在上模基体的两端设有向下伸出的方向的凸头,该方形的凸头的竖向内侧面以及竖向两端侧面为与上述滑动板配合的滑动面,该方形凸头的形状大小与方形凹槽的大小匹配。

工作过程:将第n个工件首先放置到整形下模上面,上、下模合模后在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的共同作用下对工件进行冲压整形,然后开模,将整形完成后的第n个工件转移到旁边的侧冲孔下形面定位模上,同时把带整形的第n+1个工件放置到整形下模上面,然后合模,第n+1的整形过程同上,合模后侧冲孔机构中的活动冲体下行过程中其V形滑槽驱动面与下面的滑座上的倒V形的滑行面接触,继续合模,在滑座和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活动冲体沿冲头轴向运动,穿过到冲头导向外孔、第n个工件、冲头导向内孔,从而完成第n个工件的侧冲孔的工作。

本专利将汽车纵梁后段外侧板的整形工序和侧冲孔工序采用一套模具来完成,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从整形下模转移到侧冲孔的形面定位下模上即可,一次冲压实现两个工序的加工,一套模具完成两个工序,能够大幅的降低能耗,同时能够避免工件的远距离搬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避免工件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磕碰的问题,对于保证工件质量有帮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