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696发布日期:2019-01-13 17:4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路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行业内生产超短零件时,超短零件例如螺钉、螺杆等等,由于胚料轴向长度较短,会出现夹料不稳定,造成胚料产生不规则成型而卡住型腔,导致本工位的坯料不能顺畅地从型腔中退出而进入下一工位。另外,该过程容易导致模具、冲具及送料机构损坏的异常状况。

目前,现有的超短零件成型的带路机构中,在冷镦超短零件时,当夹子模具夹持固定坯料时,夹子模具很容易夹偏或夹不住坯料,进而导致坯料加工损坏或无法加工的情况,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采用该带路机构能够解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包括带路模头,带路模头的上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型腔,型腔的底部穿插有前托主杆,前托主杆的上端部与带路模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前托主杆的下端部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下端部套设在后托主杆的上端部,后托主杆的下端部穿插在一个牙套筒中,后托主杆与牙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前托主杆中部设置有凸环,凸环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牙套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带路机构还包括导向销,导向销穿过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牙套筒的底端部设置有抵挡部并抵住第二贯穿孔。

其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均为弹簧。

其中,抵挡部为两个螺母,牙套筒的底端部设置有外螺纹,螺母与牙套筒的底端部螺纹连接。

其中,两个螺母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工作原理,胚料(图未示)被送至带路模头的型腔后,带路模头上方的动模朝带路模头方向下移至接触胚料,然后,动模继续下移并带动带路模头下移,带路模头的下端部挤压前托主杆,前托主杆下移并与后托主杆的前端部碰触,后托主杆在前托主杆的推动下,后托主杆下移直至后托主杆的凸环与牙套筒的上端面抵触,然后前托主杆不再下移并抵住坯料,使得胚料能够按预定形状被挤压成型,而不会产生不规则的变形而卡住型腔,从而避免出现本工位的坯料不能顺畅送入下一工位的情况,保证生产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后托主杆与牙套筒之间设置有导向销,能够确保带路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解决以往带路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会跑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带路模头1,带路模头1的上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型腔11,型腔11的底部穿插有前托主杆2,前托主杆2的上端部与带路模头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前托主杆2的下端部套设有第二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4的下端部套设在后托主杆5的上端部,后托主杆5的下端部穿插在一个牙套筒7中,后托主杆5与牙套筒7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6;前托主杆2中部设置有凸环51,凸环51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牙套筒7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带路机构还包括导向销8,导向销8穿过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牙套筒7的底端部设置有抵挡部并抵住第二贯穿孔,后托主杆5与牙套筒7之间设置有导向销8,解决以往带路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会跑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均为弹簧,当然了,也可以是硅胶、橡胶等其他具有弹性的零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抵挡部为两个螺母9,牙套筒7的底端部设置有外螺纹,螺母9与牙套筒 7的底端部螺纹连接,其中,两个螺母9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旋向双反的两颗螺母9能够形成良好的自锁结构,进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导向销8脱出。

本实施例的超短零件冷镦加工带路机构的工作原理,胚料(图未示)被送至带路模头1 的型腔11后,带路模头1上方的动模朝带路模头1方向下移至接触胚料,然后,动模继续下移并带动带路模头1下移,带路模头1的下端部挤压前托主杆2,前托主杆2下移并与后托主杆5的前端部碰触,后托主杆5在前托主杆2的推动下,后托主杆5下移直至后托主杆 5的凸环51与牙套筒7的上端面抵触,然后前托主杆2不再下移并抵住坯料,使得胚料能够按预定形状被挤压成型,而不会产生不规则的变形而卡住型腔11,从而避免出现本工位的坯料不能顺畅送入下一工位的情况,保证生产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后托主杆5与牙套筒7之间设置有导向销8,能够确保带路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解决以往带路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会跑偏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