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166发布日期:2019-01-04 23:0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施工中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用简易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是在施工的过程与植筋机械配合使用,起到调节对植筋部位的深度控制、稳定植筋机械及防滑作用。其连接方式、植筋深度的好坏不仅影响结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

目前在二次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用的最多,随着最近几年房地产发展的升温,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后续二次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机械植筋率直线上升。因使用的植筋机械重量、大小及其效率各地规格及各厂家也不尽相同。采用普通植筋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操作繁琐、配合人员多、及反复拆卸搬运活动操作脚手架等,效率低,极大的制约了施工进度,降低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聚能装置,提高燃气热能利用率的一种延时火焰停留的聚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包括电锤、固定卡箍、手动控制线、托板、上部支撑杆、螺杆、固定夹片、提升杆和下部支撑杆,所述上部支撑杆竖直安装,所述托板与上部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电锤位于托板上表面,电锤与上部支撑杆通过固定卡箍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控制线的一端与电锤的控制开关固定连接;上部支撑杆的下端、下部支撑杆的一端和提升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固定夹片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固定夹片上两个通孔的间距与下部支撑杆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上部支撑杆两个通孔的间距与提升杆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固定夹片两端的通孔分别与上部支撑杆上方的通孔和提升杆上方的通孔通过螺杆贯穿,上部支撑杆下方的通孔与下部支撑杆外侧的通孔通过螺杆贯穿,下部支撑杆和提升杆中侧的通孔通过螺杆贯穿,螺杆的两侧依次对称设有垫圈、弹性垫圈和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杆外径大于通孔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杆上螺母外侧还设有防松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夹片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上部支撑杆和提升杆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部支撑杆、固定夹片、提升杆和下部支撑杆均为矩形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部支撑杆、固定夹片、提升杆和下部支撑杆均为方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固定夹片与螺杆及螺母等连接,采用杠杆原理设计,可根据施工对象的高度通过调整通孔的间距而实现要求。

所述固定卡箍把电锤机身固定在上部支撑杆上端,所述手动控制线一端绑扎在电锤控制开关上,手动控制线的另一端自然下垂,通过拉拽手动控制线实现开启电锤并使电锤开始工作。托板起到固定防滑作用,防止电锤在高速运转中因抖动造成下滑。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支撑杆件长度,在施工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杆处局部视图;

其中:1、电锤,2、固定卡箍,3、手动控制线,4、托板,5、上部支撑杆,6、螺杆,7、固定夹片,8、垫圈,9、弹性垫圈,10、螺母,11、提升杆,12、下部支撑杆,13、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包括电锤1、固定卡箍2、手动控制线3、托板4、上部支撑杆5、螺杆6、固定夹片7、提升杆11和下部支撑杆12,所述上部支撑杆5竖直安装,所述托板4与上部支撑杆5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电锤1位于托板4上表面,电锤1与上部支撑杆5通过固定卡箍2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控制线3的一端与电锤1的控制开关固定连接;上部支撑杆5的下端、下部支撑杆12的一端和提升杆11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固定夹片7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固定夹片7上两个通孔的间距与下部支撑杆12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上部支撑杆5两个通孔的间距与提升杆11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固定夹片7两端的通孔分别与上部支撑杆5上方的通孔和提升杆11上方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上部支撑杆5下方的通孔与下部支撑杆12外侧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下部支撑杆12和提升杆11中侧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螺杆6的两侧依次对称设有垫圈8、弹性垫圈9、螺母10和防松螺母13。螺杆6外径大于通孔内径。固定夹片7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上部支撑杆5和提升杆11两侧。上部支撑杆5、固定夹片7、提升杆11和下部支撑杆12均为矩形钢板。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包括电锤1、固定卡箍2、手动控制线3、托板4、上部支撑杆5、螺杆6、固定夹片7、提升杆11和下部支撑杆12,所述上部支撑杆5竖直安装,所述托板4与上部支撑杆5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电锤1位于托板4上表面,电锤1与上部支撑杆5通过固定卡箍2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控制线3的一端与电锤1的控制开关固定连接;上部支撑杆5的下端、下部支撑杆12的一端和提升杆11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固定夹片7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固定夹片7上两个通孔的间距与下部支撑杆12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上部支撑杆5两个通孔的间距与提升杆11两个通孔的间距相等;所述固定夹片7两端的通孔分别与上部支撑杆5上方的通孔和提升杆11上方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上部支撑杆5下方的通孔与下部支撑杆12外侧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下部支撑杆12和提升杆11中侧的通孔通过螺杆6贯穿,螺杆6的两侧依次对称设有垫圈8、弹性垫圈9、螺母10和防松螺母13。螺杆6外径大于通孔内径。固定夹片7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上部支撑杆5和提升杆11两侧。上部支撑杆5、固定夹片7、提升杆11和下部支撑杆12均为方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固定夹片与螺杆及螺母等连接,采用杠杆原理设计,可根据施工对象的高度通过调整通孔的间距而实现要求。固定卡箍把电锤机身固定在上部支撑杆上端,所述手动控制线一端绑扎在电锤控制开关上,手动控制线的另一端自然下垂,通过拉拽手动控制线实现开启电锤并使电锤开始工作。托板起到固定防滑作用,防止电锤在高速运转中因抖动造成下滑。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便携式植筋机械辅助支撑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支撑杆件长度,在施工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