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813发布日期:2018-12-21 20: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线材生产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与拉丝机相配合组装使用,实现高速线材的精准、高效和稳定预处理生产作业。



背景技术:

高速线材是指用高速轧钢机轧制的线制钢材,线材分为螺纹钢和盘圆两种,其中部分盘圆又根据轧机的不同又分为高速线材(高线)和普通线材(普线)两种。高线是指用“高速无扭轧机”轧制的盘条,轧制速度在80-1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1.8-2.5吨,尺寸公差精度高(可达到0.02mm)。

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英文名称为drawing machine,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拉丝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拉丝机(用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塑料拉丝机(用于塑料制品行业中以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空心、实心园丝或扁丝进行深加工的专用成套设备),竹木拉丝机(用于竹木制品行业中制作筷子,牙签,烧烤棒等拉出竹丝,木丝进行再加工的专用设备)等。

金属拉丝机目的是为了把线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产品质量。而高效、稳定和精准的导料结构是拉丝机高质量拉丝作业前提,现有的与高速线拉丝机相配合使用的导料结构,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拉丝机拉丝作业中出现线材拉丝不均匀的现象,直接影响拉丝成品的质量,同时不合理的设计使得拉丝机拉丝预处理效率低等,已不能满足现有高速线材的高标准使用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相配合使用的塑料底座、定位孔、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不锈钢导料套和一组第一调节螺母结构,与拉丝机导料结构的安装部件进行组装,拉丝作业时对线材进行稳定、精准的传输限位,保证对线材进行高效、高质的拉丝。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由塑料底座,及设置在塑料底座内的定位孔,及设置在塑料底座上的线材导料组件组成;所述线材导料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塑料底座上的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内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连接的第一转轴,及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不锈钢导料套,及设置在第一轴承两端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塑料底座内且位于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之间的一组内螺纹连接孔,及分别与一组内螺纹连接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外螺纹连接杆,及分别与一组外螺纹连接杆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竖线材不锈钢限料柱。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内且位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下方的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及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连接的第二转轴,及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一辅助导轮、第二辅助导轮,及设置在第二转轴两端的一组第二调节螺母。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转轴的直径尺寸,第一辅助导轮、第二辅助导轮分别为尼龙导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直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三轴承的直径尺寸或第四轴承的直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塑料底座、定位孔、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不锈钢导料套和一组第一调节螺母结构,与拉丝机导料结构的安装部件进行组装,拉丝作业时对线材进行稳定、精准的传输限位,保证对线材进行高效、高质的拉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安装一组竖线材不锈钢限料柱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的左视或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塑料底座、2-定位孔、3-第一横L形限位板、4-第二横L形限位板、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第一转轴、8-不锈钢导料套、9-第一调节螺母、10-第三轴承、11-第四轴承、12-第二转轴、13-第一辅助导轮、14-第二辅助导轮、15-第二调节螺母、16-竖线材不锈钢限料柱、17-内螺纹连接孔、18-外螺纹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由塑料底座1,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内的定位孔2,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线材导料组件组成;所述线材导料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内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连接的第一转轴7,及设置在第一转轴7上的不锈钢导料套8,及设置在第一轴承5两端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9。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由塑料底座1,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内的定位孔2,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线材导料组件组成;所述线材导料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内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连接的第一转轴7,及设置在第一转轴7上的不锈钢导料套8,及设置在第一轴承5两端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9,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内且位于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之间的一组内螺纹连接孔17,及分别与一组内螺纹连接孔1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外螺纹连接杆18,及分别与一组外螺纹连接杆18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竖线材不锈钢限料柱16。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由塑料底座1,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内的定位孔2,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线材导料组件组成;所述线材导料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塑料底座1上的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内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连接的第一转轴7,及设置在第一转轴7上的不锈钢导料套8,及设置在第一轴承5两端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9,及设置在塑料底座1内且位于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之间的一组内螺纹连接孔17,及分别与一组内螺纹连接孔1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外螺纹连接杆18,及分别与一组外螺纹连接杆18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竖线材不锈钢限料柱16,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L形限位板3、第二横L形限位板4内且位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下方的第三轴承10、第四轴承11,及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10、第四轴承11连接的第二转轴12,及设置在第二转轴12上的第一辅助导轮13、第二辅助导轮14,及设置在第二转轴12两端的一组第二调节螺母15。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所述第一转轴7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转轴12的直径尺寸,第一辅助导轮13、第二辅助导轮14分别为尼龙导轮,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的直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三轴承10的直径尺寸或第四轴承11的直径尺寸。

本结构的应用于拉丝机的导料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塑料底座、定位孔、第一横L形限位板、第二横L形限位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不锈钢导料套和一组第一调节螺母结构,与拉丝机导料结构的安装部件进行组装,拉丝作业时对线材进行稳定、精准的传输限位,保证对线材进行高效、高质的拉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