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618发布日期:2019-03-14 00:3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加工移送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主要应用于工件的在传送过程中的提升和换向传送。



背景技术:

机械工件是组成机械和及其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它在自动化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工件包括零部件的联接,起支承作用的零部件,起润滑作用的润滑系统和密封零部件,传递运动和能量的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在对机械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工件需要依次经过压铸成型、磨砂加工和打孔加工等加工步骤,在进行上述加工步骤的过程中,都需要将工件按照上述加工工序依次进行传送,现有常规的传送机构只能将工件沿直线进行单向传送,因此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若需要将工件沿着生产流水线将上述工序依次完成,所需的传送机构需要很长,因此占用的生产空间也较多,为了解决上述生产技术问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两条或多条传送机构将工件依次进行传送,使得工件在沿着两条或多条传送机构进行传送的过程中能够依次进行加工,现有的工件在相邻的两个传送机构之间一般采用机械手将工件进行抓取后再将工件从前传送机构上平移至后传送机构上,但是机械手在将工件抓取的过程中经常会造成工件滑落而导致工件产生破损,严重的甚至会在工件利用机械手抓取平移的过程中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并且所加工工件的大小尺寸规格不同,在传送不同尺寸规格工件的过程中,需要将机械手根据所抓取工件的尺寸进行调节,调节效率较低且调节过程复杂,导致工件难以连续高效的进行换向传送加工,现有的工件在传送过程中,一般只能沿水平方向进行传送,在存在有高度差的两条传送机构间进行传送时,一般只能采用倾斜设置的过渡传送机构进行连接传送,但是工件在沿着倾斜设置的传送带进行传送,由于工件的重力作用,工件容易沿着倾斜传送带向下偏移滑动,导致工件不能正常高效的在传送过程中提升传送高度,不能满足工件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快速高效的将工件逐个连续的进行转运传送,实现工件在传送过程中提升和换向的工件连续转运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连续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底座、前传送带、后传送带和转运机构,所述前传送带水平设置在转运底座一侧下方,后传送带水平设置在转运底座另一侧上方,转运机构设置在前传送带和后传送带之间的转运底座上,前传送带和后传送带相互垂直,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下转运托盘、上转运托盘、转运电机、吸料机构、上料机构和阻尼机构,所述转运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下托盘转轴和上托盘转轴,下托盘转轴下端与转运底座之间设置有下转轴底座,上托盘转轴下端与转运底座之间设置有上转轴底座,下转运托盘水平固定设置在下托盘转轴上端,上转运托盘水平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上端,所述下托盘转轴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下转轴齿轮,上托盘转轴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上转轴齿轮,下转轴齿轮和上转轴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下转轴齿轮下侧的下托盘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转运齿轮,所述下托盘转轴两侧的转运底座上分别竖直转动连接有主驱动转轴和辅驱动转轴,主驱动转轴上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主驱动齿轮,辅驱动转轴上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辅驱动齿轮,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均为间歇齿轮,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的尺寸规格相同,所述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交替间歇的与转运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驱动齿轮下侧的主驱动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主连接齿轮,辅驱动齿轮下侧的辅驱动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辅连接齿轮,主连接齿轮和辅连接齿轮之间的转运底座上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前连接齿轮和后连接齿轮,主连接齿轮和前连接齿轮啮合连接,前连接齿轮和后连接齿轮啮合连接,后连接齿轮和辅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运电机竖直向上固定设置在转运底座下侧,转运电机驱动主驱动转轴进行转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转轴、上料转板和工件吸板,上料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前传送带一侧的转运底座上,上料转轴下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链轮,主连接齿轮下侧的主驱动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和上料链轮之间采用上料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上料转板水平设置在上料转轴上端,上料转板一端下侧与上料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上料转板另一端下侧水平设置有工件吸板,工件吸板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电磁铁,工件吸板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丝杆,上料转板上设置有与上料转板平行的调节导槽,调节丝杆竖直设置在调节导槽内,上料转板上下两侧的调节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吸料气缸、升降吸板、调节支架和调节气缸,所述吸料气缸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上转运托盘上方外侧,吸料气缸输出端竖直设置有往复活塞杆,往复活塞杆下端水平转动连接有调节底座,升降吸板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底座下侧,升降吸板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吸料电磁铁,所述调节支架水平固定设置在升降吸板一侧的上转运托盘下侧,调节支架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竖直向上穿过上转运托盘,上转运托盘上下两侧的升降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所述调节支架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调节气缸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支架一侧,调节气缸输出端与平移齿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吸板外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齿条相适配的圆形齿条,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阻尼支架、阻尼连板和拉紧气缸,阻尼支架竖直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一侧的转运底座上,阻尼连板卷绕设置在上托盘转轴外侧,阻尼连板一端上下两侧分别铰连接于阻尼支架,阻尼支架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拉紧气缸,拉紧气缸输出端铰连接于阻尼连板另一端中部,所述阻尼连板内侧表面贴合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的直径为转运齿轮直径的两倍,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外侧均设置有占整个弧长1/4长度的齿状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托盘转轴上侧的转运底座上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套筒,上托盘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转轴套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转运机构设置在前传送带和后传送带之间的转运底座上,使能利用转运机构将前传送带上的工件逐个转运放置至后传送带上,实现工件在传送过程中的提升和换向,通过转运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下托盘转轴和上托盘转轴,下转运托盘水平固定设置在下托盘转轴上端,上转运托盘水平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上端,下托盘转轴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下转轴齿轮,上托盘转轴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上转轴齿轮,下转轴齿轮和上转轴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使得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能够始终同步相向进行转动,利用下托盘转轴下端与转运底座之间设置有下转轴底座,上托盘转轴下端与转运底座之间设置有上转轴底座,提高了下托盘转轴和上托盘转轴的转动稳定性,确保下转运托盘和上转运托盘能够水平平稳的进行转动,利用上托盘转轴上侧的转运底座上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套筒,上托盘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转轴套筒,确保尺寸规格较长的上托盘转轴能够稳定的进行转动,避免上转运托盘在承载重物后产生偏斜,通过下转轴齿轮下侧的下托盘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转运齿轮,主驱动转轴上端的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转轴上端的辅驱动齿轮均为间歇齿轮,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交替间歇的与转运齿轮啮合连接,主驱动转轴下端的主连接齿轮和辅驱动转轴下端的辅连接齿轮之间的转运底座上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前连接齿轮和后连接齿轮,转运电机竖直向上固定设置在转运底座下侧,利用转运电机驱动主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使得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能够同步相向进行转动,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能够交替驱动转运齿轮,使能实现下转运托盘和上转运托盘往复平稳的进行转动,利用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的直径为转运齿轮直径的两倍,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外侧均设置有占整个弧长1/4长度的齿状表面,使得在将工件转运的过程中,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均能实现半圆形角度的转动,使能将工件从一端水平平稳的转运至另一端,并且在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交替驱动转运齿轮的过程中,在交替驱动转运齿轮时,中间存有一定的时间间隙,使得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能够实现短暂的停转,使得上料机构能将工件放置至下转运托盘上,吸料机构能将下转运托盘上的工件吸附固定,在吸料机构随着上转运托盘转运至后传送带上侧时,吸料机构能将工件放置至后传送带上,确保工件的整个转运过程有序进行,通过上料转轴下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链轮,主连接齿轮下侧的主驱动转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和上料链轮之间采用上料链条传动连接,上料转板一端下侧水平设置有工件吸板,工件吸板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电磁铁,使得上料转轴能够在转运电机的驱动下依次有序连续进行转动,使得上料转板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前传送带上的工件逐个放置至下转运托盘上,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构的转运部件都使用转运电机进行驱动,能够确保转运部件的运动同步性和平稳性,通过工件吸板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丝杆,上料转板上设置有与上料转板平行的调节导槽,调节丝杆竖直设置在调节导槽内,上料转板上下两侧的调节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使得工件吸板能够根据工件的尺寸规格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节,使能将多种尺寸规格的工件从前传送带上转运至下转运托盘上,通过吸料气缸输出端的往复活塞杆下端水平转动连接有调节底座,升降吸板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底座下侧,升降吸板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吸料电磁铁,利用吸料气缸竖直驱动升降吸板,使能将下转运托盘上的工件利用升降吸板吸附固定,利用调节支架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调节气缸输出端与平移齿条一侧固定连接,升降吸板外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齿条相适配的圆形齿条,使能在利用上转运托盘将工件转运至后传送带上侧时,利用调节气缸水平推动平移齿条,使得平移齿条能够驱动升降吸板进行转动,使能调节工件的放置工位,确保工件能够准确的放置至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并且在吸料气缸驱动升降吸板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平移齿条与升降吸盘为脱离状态,避免影响升降吸板正常的升降吸附工件,利用调节支架水平固定设置在升降吸板一侧的上转运托盘下侧,调节支架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竖直向上穿过上转运托盘,上转运托盘上下两侧的升降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使得调节支架能够利用升降丝杆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调节,当升降吸板为了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工件转运的需要调节升降高度时,调节支架也能根据升降吸板的竖直位置做适应性调整,使能满足多种尺寸规格工件的调节放置工位的需要,通过阻尼连板卷绕设置在上托盘转轴外侧,阻尼连板一端上下两侧分别铰连接于阻尼支架,阻尼支架一侧的拉紧气缸输出端铰连接于阻尼连板一端中部,阻尼连板内侧表面贴合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层,利用拉紧气缸拉动阻尼连板,使得阻尼连板内侧的阻尼橡胶层与上托盘转轴紧密接触而产生阻尼停转的效果,使得在主驱动齿轮和辅驱动齿轮交替驱动转运齿轮进行转动的间隙,当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利用拉紧气缸拉动阻尼连板使得上托盘转轴迅速停止,避免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在驱动间隙过程中时能够避免由于惯性而产生转动偏移,确保上转运托盘和下转运托盘能够准确平稳的进行转动,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高效的将工件逐个连续的进行转运传送,实现工件在传送过程中提升和换向,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齿轮及其附属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转板和工件吸板的连接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转运底座,2. 前传送带,3. 后传送带,4. 下转运托盘,5. 上转运托盘,6. 转运电机,7. 吸料机构,8. 上料机构,9. 阻尼机构,10. 下托盘转轴,11. 上托盘转轴,12. 下转轴底座,13. 上转轴底座,14. 下转轴齿轮,15. 上转轴齿轮,16. 转运齿轮,17. 主驱动转轴,18. 辅驱动转轴,19. 主驱动齿轮,20. 辅驱动齿轮,21. 主连接齿轮,22. 辅连接齿轮,23. 前连接齿轮,24. 后连接齿轮,25. 上料转轴,26. 上料转板,27. 工件吸板,28. 上料链轮,29. 驱动链轮,30. 上料链条,31. 上料电磁铁,32. 调节丝杆,33. 调节导槽,34. 调节螺母,35. 吸料气缸,36. 升降吸板,37. 调节支架,38. 调节气缸,39. 往复活塞杆,40. 调节底座,41. 吸料电磁铁,42. 升降丝杆,43. 升降螺母,44. 平移齿条,45. 圆形齿条,46. 阻尼支架,47. 阻尼连板,48. 拉紧气缸,49. 阻尼橡胶层,50. 转轴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底座1、前传送带2、后传送带3和转运机构,前传送带2水平设置在转运底座1一侧下方,后传送带3水平设置在转运底座1另一侧上方,转运机构设置在前传送带2和后传送带3之间的转运底座1上,前传送带2和后传送带3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构包括下转运托盘4、上转运托盘5、转运电机6、吸料机构7、上料机构8和阻尼机构9,转运底座1上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下托盘转轴10和上托盘转轴11,下托盘转轴10下端与转运底座1之间设置有下转轴底座12,上托盘转轴11下端与转运底座1之间设置有上转轴底座13,下转运托盘4水平固定设置在下托盘转轴10上端,上转运托盘5水平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11上端,本实用新型的下托盘转轴10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下转轴齿轮14,上托盘转轴11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上转轴齿轮15,下转轴齿轮14和上转轴齿轮15相互啮合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转轴齿轮14下侧的下托盘转轴10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转运齿轮16,下托盘转轴10两侧的转运底座1上分别竖直转动连接有主驱动转轴17和辅驱动转轴18,主驱动转轴17上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主驱动齿轮19,辅驱动转轴18上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辅驱动齿轮20,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均为间歇齿轮,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的尺寸规格相同,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交替间歇的与转运齿轮16啮合连接,主驱动齿轮19下侧的主驱动转轴17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主连接齿轮21,辅驱动齿轮20下侧的辅驱动转轴18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辅连接齿轮22,主连接齿轮21和辅连接齿轮22之间的转运底座1上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前连接齿轮23和后连接齿轮24,主连接齿轮21和前连接齿轮23啮合连接,前连接齿轮23和后连接齿轮24啮合连接,后连接齿轮24和辅连接齿轮22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电机6竖直向上固定设置在转运底座1下侧,转运电机6驱动主驱动转轴17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8包括上料转轴25、上料转板26和工件吸板27,上料转轴25竖直转动连接于前传送带2一侧的转运底座1上,上料转轴25下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链轮28,主连接齿轮21下侧的主驱动转轴17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驱动链轮29,驱动链轮29和上料链轮28之间采用上料链条30传动连接,上料转板26水平设置在上料转轴25上端,上料转板26一端下侧与上料转轴25上端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转板26另一端下侧水平设置有工件吸板27,工件吸板27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电磁铁31,工件吸板27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丝杆32,上料转板26上设置有与上料转板26平行的调节导槽33,调节丝杆32竖直设置在调节导槽33内,上料转板26上下两侧的调节丝杆3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34。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料机构7包括吸料气缸35、升降吸板36、调节支架37和调节气缸38,吸料气缸35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上转运托盘5上方外侧,吸料气缸35输出端竖直设置有往复活塞杆39,往复活塞杆39下端水平转动连接有调节底座40,升降吸板36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底座40下侧,升降吸板36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吸料电磁铁41,调节支架37水平固定设置在升降吸板36一侧的上转运托盘5下侧,调节支架37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升降丝杆42,升降丝杆42竖直向上穿过上转运托盘5,上转运托盘5上下两侧的升降丝杆4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43,调节支架37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44,调节气缸38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支架37一侧,调节气缸38输出端与平移齿条44一侧固定连接,升降吸板36外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齿条44相适配的圆形齿条4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机构9包括阻尼支架46、阻尼连板47和拉紧气缸48,阻尼支架46竖直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11一侧的转运底座1上,阻尼连板47卷绕设置在上托盘转轴11外侧,阻尼连板47一端上下两侧分别铰连接于阻尼支架46,阻尼支架46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拉紧气缸48,拉紧气缸48输出端铰连接于阻尼连板47另一端中部,阻尼连板47内侧表面贴合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层49。

本实用新型的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的直径为转运齿轮16直径的两倍,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外侧均设置有占整个弧长1/4长度的齿状表面,使得在将工件转运的过程中,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均能实现半圆形角度的转动,使能将工件从一端水平平稳的转运至另一端,并且在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的过程中,在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时,中间存有一定的时间间隙,使得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能够实现短暂的停转,使得上料机构8能将工件放置至下转运托盘4上,吸料机构7能将下转运托盘4上的工件吸附固定,在吸料机构7随着上转运托盘5转运至后传送带3上侧时,吸料机构7能将工件放置至后传送带3上,确保工件的整个转运过程有序进行。本实用新型的上托盘转轴11上侧的转运底座1上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套筒50,上托盘转轴11竖直转动连接于转轴套筒50,确保尺寸规格较长的上托盘转轴11能够稳定的进行转动,避免上转运托盘5在承载重物后产生偏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转运机构设置在前传送带2和后传送带3之间的转运底座1上,使能利用转运机构将前传送带2上的工件逐个转运放置至后传送带3上,实现工件在传送过程中的提升和换向,通过转运底座1上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下托盘转轴10和上托盘转轴11,下转运托盘4水平固定设置在下托盘转轴10上端,上转运托盘5水平固定设置在上托盘转轴11上端,下托盘转轴10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下转轴齿轮14,上托盘转轴11中部水平固定设置有上转轴齿轮15,下转轴齿轮14和上转轴齿轮15相互啮合连接,使得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能够始终同步相向进行转动,利用下托盘转轴10下端与转运底座1之间设置有下转轴底座12,上托盘转轴11下端与转运底座1之间设置有上转轴底座13,提高了下托盘转轴10和上托盘转轴11的转动稳定性,确保下转运托盘4和上转运托盘5能够水平平稳的进行转动,利用上托盘转轴11上侧的转运底座1上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套筒50,上托盘转轴11竖直转动连接于转轴套筒40,确保尺寸规格较长的上托盘转轴11能够稳定的进行转动,避免上转运托盘5在承载重物后产生偏斜,通过下转轴齿轮14下侧的下托盘转轴10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转运齿轮16,主驱动转轴17上端的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转轴18上端的辅驱动齿轮20均为间歇齿轮,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交替间歇的与转运齿轮16啮合连接,主驱动转轴17下端的主连接齿轮21和辅驱动转轴18下端的辅连接齿轮22之间的转运底座1上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前连接齿轮23和后连接齿轮24,转运电机6竖直向上固定设置在转运底座1下侧,利用转运电机6驱动主驱动转轴17进行转动,使得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能够同步相向进行转动,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能够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使能实现下转运托盘4和上转运托盘5往复平稳的进行转动,利用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的直径为转运齿轮16直径的两倍,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外侧均设置有占整个弧长1/4长度的齿状表面,使得在将工件转运的过程中,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均能实现半圆形角度的转动,使能将工件从一端水平平稳的转运至另一端,并且在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的过程中,在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时,中间存有一定的时间间隙,使得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能够实现短暂的停转,使得上料机构8能将工件放置至下转运托盘4上,吸料机构7能将下转运托盘4上的工件吸附固定,在吸料机构7随着上转运托盘5转运至后传送带3上侧时,吸料机构7能将工件放置至后传送带3上,确保工件的整个转运过程有序进行,通过上料转轴25下端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链轮28,主连接齿轮21下侧的主驱动转轴17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驱动链轮29,驱动链轮29和上料链轮28之间采用上料链条30传动连接,上料转板26一端下侧水平设置有工件吸板27,工件吸板27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料电磁铁31,使得上料转轴25能够在转运电机6的驱动下依次有序连续进行转动,使得上料转板26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前传送带2上的工件逐个放置至下转运托盘4上,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构的转运部件都使用转运电机6进行驱动,能够确保转运部件的运动同步性和平稳性,通过工件吸板27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丝杆32,上料转板26上设置有与上料转板26平行的调节导槽33,调节丝杆32竖直设置在调节导槽33内,上料转板26上下两侧的调节丝杆3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34,使得工件吸板27能够根据工件的尺寸规格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节,使能将多种尺寸规格的工件从前传送带2上转运至下转运托盘4上,通过吸料气缸35输出端的往复活塞杆39下端水平转动连接有调节底座40,升降吸板36水平固定设置在调节底座40下侧,升降吸板36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吸料电磁铁41,利用吸料气缸35竖直驱动升降吸板36,使能将下转运托盘5上的工件利用升降吸板36吸附固定,利用调节支架37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平移齿条44,调节气缸38输出端与平移齿条44一侧固定连接,升降吸板36外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齿条44相适配的圆形齿条45,使能在利用上转运托盘5将工件转运至后传送带3上侧时,利用调节气缸38水平推动平移齿条44,使得平移齿条44能够驱动升降吸板36进行转动,使能调节工件的放置工位,确保工件能够准确的放置至后传送带3上进行传送,并且在吸料气缸35驱动升降吸板36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平移齿条44与升降吸盘36为脱离状态,避免影响升降吸板36正常的升降吸附工件,利用调节支架37水平固定设置在升降吸板36一侧的上转运托盘5下侧,调节支架37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升降丝杆42,升降丝杆42竖直向上穿过上转运托盘5,上转运托盘5上下两侧的升降丝杆4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43,使得调节支架37能够利用升降丝杆42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调节,当升降吸板36为了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工件转运的需要调节升降高度时,调节支架37也能根据升降吸板36的竖直位置做适应性调整,使能满足多种尺寸规格工件的调节放置工位的需要,通过阻尼连板47卷绕设置在上托盘转轴11外侧,阻尼连板47一端上下两侧分别铰连接于阻尼支架46,阻尼支架46一侧的拉紧气缸48输出端铰连接于阻尼连板47一端中部,阻尼连板47内侧表面贴合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层49,利用拉紧气缸48拉动阻尼连板47,使得阻尼连板47内侧的阻尼橡胶层49与上托盘转轴11紧密接触而产生阻尼停转的效果,使得在主驱动齿轮19和辅驱动齿轮20交替驱动转运齿轮16进行转动的间隙,当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利用拉紧气缸48拉动阻尼连板47使得上托盘转轴11迅速停止,避免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在驱动间隙过程中时能够避免由于惯性而产生转动偏移,确保上转运托盘5和下转运托盘4能够准确平稳的进行转动。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快速高效的将工件逐个连续的进行转运传送,实现工件在传送过程中提升和换向,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