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093发布日期:2019-02-19 18:1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



背景技术: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早在公元前100年前后,中国就出现了水轮机的雏形——水轮,用于提灌和驱动粮食加工器械。现代水轮机则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尾水管道排向下游。水头越高、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在水轮机的制造过程中,导叶内环端面需进行钻孔加工,由于导叶内环尺寸较大,加工过程中搬运困难,在加工机械上的装取也极其费力,导致其钻孔加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能固定在水轮机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处,并且以该中心孔为参照,来进行钻孔加工,不仅解决了钻孔模具的定位问题,而且确保了加工的孔相对于导叶内环中心孔的位置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包括模板、钻套、锁紧盘和卡爪;所述钻套嵌入固定于模板内,用于对钻头进行径向限位;所述卡爪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模板的内侧面,卡爪至少有三个,模板内侧面对应每个卡爪设有一个滑槽,各个滑槽由模板中心呈放射状延伸至模板边缘;锁紧盘设于模板内部,锁紧盘朝向卡爪的一侧设有端面螺纹,卡爪上设有与端面螺纹连接的卡齿,使用时将模板贴在导叶内环的端面上,卡爪伸进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内,通过转动锁紧盘带动各个卡爪移动,卡在导叶内环的中心孔的内壁,实现模板的固定定位,钻头穿过模板上的钻套对导叶内环进行钻孔加工。

进一步,所述滑槽均匀分布,即各个滑槽围绕模板的中心均匀布置,使相邻两个滑槽之间的夹角一致,使各个卡爪能够均匀的顶在导叶内环的中心孔的内壁,整体受力均匀,定位稳定。

进一步,所述滑槽为燕尾槽,卡爪上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滑块,使卡爪与滑槽之间单自由度滑动配合,整体性好。

进一步,所述卡爪朝向模板边缘的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内壁相同,增大卡爪与导叶内环中心孔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定位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锁紧盘的中心设有伸出至模板外侧面的凸台;所述凸台表面设有一字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能固定在水轮机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处,并且以该中心孔为参照,来进行钻孔加工,不仅解决了钻孔模具的定位问题,而且确保了加工的孔相对于导叶内环中心孔的位置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水轮机导叶内环钻孔模具,包括模板、钻套、锁紧盘和卡爪;所述钻套嵌入固定于模板内,用于对钻头进行径向限位;所述卡爪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模板的内侧面,卡爪至少有三个,模板内侧面对应每个卡爪设有一个滑槽,各个滑槽由模板中心呈放射状延伸至模板边缘;锁紧盘设于模板内部,锁紧盘朝向卡爪的一侧设有端面螺纹,卡爪上设有与端面螺纹连接的卡齿,使用时将模板贴在导叶内环的端面上,卡爪伸进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内,通过转动锁紧盘带动各个卡爪移动,卡在导叶内环的中心孔的内壁,实现模板的固定定位,钻头穿过模板上的钻套对导叶内环进行钻孔加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均匀分布,即各个滑槽围绕模板的中心均匀布置,使相邻两个滑槽之间的夹角一致,使各个卡爪能够均匀的顶在导叶内环的中心孔的内壁,整体受力均匀,定位稳定,所述滑槽为燕尾槽,卡爪上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滑块,使卡爪与滑槽之间单自由度滑动配合,整体性好,所述卡爪朝向模板边缘的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导叶内环的中心孔内壁相同,增大卡爪与导叶内环中心孔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定位稳定性,所述锁紧盘的中心设有伸出至模板外侧面的凸台;所述凸台表面设有一字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