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543发布日期:2019-03-19 22:4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紧固件冷镦冲压模具冲压技术领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特殊零件成型模具的生产工艺是同时整形产品头部及冲产品内四角孔,整个产品头部全部被模具封闭,成形产品内四角孔时材料流动受阻,冲棒和推管受力非常大,极易损坏。

目前紧固件冷镦锻行业成形类似特殊异形零件均是采用常规成形工艺,即整形产品头部外十二齿时同时成形内四角孔槽,但是此成形工艺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第五工位四角冲棒模具极易损坏,寿命只能生产三千个产品左右,造成四角成型冲棒寿命低的原因是因为第五工位同时要整形产品头部花齿和全封闭状态下成形产品内四角孔,导致挤压的材料没有流动的空间,不可避免会折断或拉断四角冲棒模具。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既确保产品质量,又能大大提升模具寿命,以便能稳定、持久、正常量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包括凸模模套和凹模模垫,所述凸模模套内腔包括内四角槽成形凸模、头部齿形凸模和头部成形凸模;所述凹模模垫内腔包括凹模模芯,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之间通过产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四角槽成形凸模的顶端设置有冲头。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齿形凸模内腔设置有凸模模垫、凸模弹簧、冲棒和头部束齿部件;所述凸模弹簧设置在所述凸模套膜底部的内模,所述凸模模垫顶端设置有凸台卡在凸模模套内壁、剩余设置在所述凸模模垫内,所述冲棒抵接所述凸模模垫的顶端、另一端抵接所述头部束齿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成形凸模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凸模模垫、顶料顶针、第一冲棒和推管;所述第一凸模模垫包括推动凸模横垫、凸模横垫内壁和主凸模横垫,所述凸模横垫内壁设置在所述凸模横套内腔中,所述推动凸模横垫设置在所述凸模横垫内壁内,且可在其内壁上滑动,所述主凸模横垫的一端抵接所述凸模横垫内壁;所述主凸模横垫上穿设有所述顶料顶针,所述顶料顶针的一端抵接所述主凸模横垫;所述推管抵接在所述主凸模横垫的一端,另一端抵接产品;所述第一冲棒设置在所述推管的内腔且可沿着所述推管的内壁来回滑动,其一端抵接所述主凸模横垫,所述第一冲棒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成形产品头部内四角孔工序中模具外面开放式成形产品内四角槽,极大地减轻四角冲头模具受力。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预成产品头部花齿工序中缩产品头部十二齿,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整形产品头部工序中整形产品头部花齿;同时通过工位特殊模具设计,重点解决了产品在成形过程中传递可能发生转动及内四角孔尺寸变化的问题,产品头部整形和成形产品头部内四角槽分开,避免常规工艺在完全在封闭状态下成形内四角槽,大大减少模具受力,从而达到提升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成形产品头部内四角孔工序的模具图;

图2为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预成产品头部花齿工序的模具图;

图3为为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整形产品头部工序的模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特殊零件成型模具,应用在五金紧固件行业冷镦成型类似特殊异性零件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法领域。

一种特殊零件成型模具,包括凸模模套4和凹模套管1,所述凸模模套内腔包括如图1所示的内四角槽成形凸模、如图2所示的头部齿形凸模和如图3所示的头部成形凸模。所述凹模套管1内腔包括凹模模芯2和凹模模垫3,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之间通过产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成形产品头部内四角孔工序,所述内四角槽成形凸模的顶端设置有冲头5。模具外面开放式成形产品内四角槽,极大地减轻四角冲头模具受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预成产品头部花齿工序,所述头部齿形凸模内腔设置有凸模模垫7、凸模弹簧8、冲棒9和头部束齿部件10;所述凸模弹簧设置在所述凸模套膜底部的内模,所述凸模模垫顶端设置有凸台卡在凸模模套内壁、剩余设置在所述凸模模垫内,所述冲棒抵接所述凸模模垫的顶端、另一端抵接所述头部束齿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为保护头部内四角孔和整形产品头部工序,所述头部成形凸模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凸模模垫13、顶料顶针12、第一冲棒14和推管15;所述第一凸模模垫包括推动凸模横垫131、凸模横垫内壁132和主凸模横垫133,所述凸模横垫内壁设置在所述凸模横套内腔中,所述推动凸模横垫设置在所述凸模横垫内壁内,且可在其内壁上滑动,所述主凸模横垫的一端抵接所述凸模横垫内壁;所述主凸模横垫上穿设有所述顶料顶针,所述顶料顶针的一端抵接所述主凸模横垫;所述推管抵接在所述主凸模横垫的一端,另一端抵接产品;所述第一冲棒设置在所述推管的内腔且可沿着所述推管的内壁来回滑动,其一端抵接所述主凸模横垫,所述第一冲棒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产品。

图2的工位缩产品头部十二齿,图3的工位整形产品头部花齿,同时通过图2和图3工位特殊模具设计,重点解决了产品在成形过程中传递可能发生转动及内四角孔尺寸变化的问题,产品头部整形和成形产品头部内四角槽分开,避免常规工艺在完全在封闭状态下成形内四角槽,大大减少模具受力,从而达到提升模具寿命。

优点是产品内四角孔在前面工位已经成形,冲棒只是保护孔不变形,工位只需整形产品头部花齿及介子,整形产品头部时基本上没有什么材料流动,推管受力较小,模具寿命时间长。改良了以往同时整形产品头部及冲产品内四角孔,整个产品头部全部被模具封闭,成形产品内四角孔时材料流动受阻,冲棒和推管受力非常大,极易损坏。

采用新型成形工艺和特殊模具结构设计,使工位的模具寿命从生产三千左右提升至生产二十万左右,大幅度增加了模具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产更加稳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