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863发布日期:2019-04-29 11:5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母机被广泛使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床的功能越来越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机床产生的问题也大大增加,所以机床的种种问题已成为社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制造商、用户)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员的健康、财产的损失,而且还直接影响机床产品在市场的销售和竞争。随着社会对劳动者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评价机床的优劣,除了考核其性能和质量外,其安全是否有可靠保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必须考虑机床安全设计、安全制造、安全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机床加工时,床底部角落容易积屑,时间长了,容易堆积,会阻碍机床内部水循环、损伤工作台面。加上许多加工碎屑及粉尘会附着机床四周钣金壁上,长时间会导致机床内部环境恶化,窗口透明玻璃失去透光性。同时机床内壁会不间断掉落脏屑及粉尘,会引发工作台及主轴损坏,导致机床整体加工精度下降,传统的机床防护机构的钣金外壳都是用板材焊接、拼接组装,若果焊接时,无法做到完全密闭,就有可能导致切削液外漏,从而二次影响外部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由前防水板、右防水板、左防水板、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构成,所述前防水板、右防水板、左防水板、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机床的外壁上,所述机床的一端设有收集箱,所述前防水板、右防水板、左防水板、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的板体上均设有引流槽,所述前防水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左防水板引流口和右防水板引流口,所述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的一端分别设有前防水板衔接口,所述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后防水板引流口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所述前防水板两端的左防水板引流口和右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一端的前防水板衔接口嵌合连接,所述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上的左后防水板引流口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一端的衔接口嵌合连接,所述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另一端均设有收集箱引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箱的收集口上设有过滤隔网,所述过滤隔网的网壁分别与收集口的四周衔接壁密封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防水板和左防水板的板体结构相同,所述右防水板和左防水板在机床两端固定位置对应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板体结构相同,所述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在机床两侧固定位置对应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防水板的两端的左防水板引流口和右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上的前防水板衔接口嵌合结构匹配一致,所述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上的左后防水板引流口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上的衔接口嵌合结构匹配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防护的钣金外壳的添加,通过钣金外壳上优化的沟槽结构和不同板体之间的引流结构的设计,会将切削液和加工铁屑回流到所收集的收集箱内,可以有效避免板材焊接时,出现的渗漏以及二次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该钣金外壳结构简单,涉及成本较低,装配简单,方便日常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前防水板、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左防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的前防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右后防水板-5,收集箱-6,引流槽-7,左后防水板引流口-8,前防水板衔接口-9,左防水板引流口-10,右防水板引流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由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构成,所述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机床的外壁上,所述机床的一端设有收集箱6,所述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的板体上均设有引流槽7,所述前防水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左防水板引流口10和右防水板引流口11,所述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的一端分别设有前防水板衔接口9,所述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后防水板引流口8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所述前防水板1两端的左防水板引流口10和右防水板引流口11分别与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一端的前防水板衔接口9嵌合连接,所述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上的左后防水板引流口8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一端的衔接口嵌合连接,所述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另一端均设有收集箱引流口。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箱6的收集口上设有过滤隔网,所述过滤隔网的网壁分别与收集口的四周衔接壁密封焊接。通过过滤隔网的设计,有效的对加工铁屑和切削液进行有效的隔离,从而实现了分类处理。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防水板2和左防水板3的板体结构相同,所述右防水板2和左防水板3在机床两端固定位置对应一致。相同结构且位置对应一致的右防水板和左防水板,确保了机床两端的板体结构的一致性,同时也确保了与前防水板衔接结构的对应性。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板体结构相同,所述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在机床两侧固定位置对应一致。相同结构且位置对应一致的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确保了左后防水板和右后防水板分别与左防水板和右防水板嵌合结构对应的一致性。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防水板1的两端的左防水板引流口10和右防水板引流口11分别与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上的前防水板衔接口9嵌合结构匹配一致,所述左防水板3和右防水板2上的左后防水板引流口8和右后防水板引流口分别与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上的衔接口嵌合结构匹配一致。防水板之间衔接端口匹配一致,确保了切削液的传输,避免了出现漏液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防护的钣金外壳,首先将机床周边安装本钣金外壳,通过螺丝将钣金外壳的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固定,在固定的同时,确保了前防水板1的两端的左防水板引流口10和右防水板引流口11分别与右防水板2和左防水板3一端的前防水板衔接口9进行嵌合,同时也要确保左后防水板4和右后防水板5的一端衔接口与右防水板2和左防水板3一端的引流口进行嵌合,当底座冲洗装置和刀具外冷装置,使用时,板体内的引流槽7能有效将加工铁屑和切削液引导到液体和铁屑引入收集箱6内,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防护结构无法做到完全密闭,导致切削液外漏。

本实用新型的前防水板1,右防水板2,左防水板3,左后防水板4,右后防水板5,收集箱6,引流槽7,左后防水板引流口8,前防水板衔接口9,左防水板引流口10,右防水板引流口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机床防护机构的钣金外壳都是用板材焊接、拼接组装,若果焊接时,无法做到完全密闭,就有可能导致切削液外漏,从而二次影响外部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本防护的钣金外壳的添加,通过钣金外壳上优化的沟槽结构和不同板体之间的引流结构的设计,会将切削液和加工铁屑回流到所收集的收集箱内,可以有效避免板材焊接时,出现的渗漏以及二次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该钣金外壳结构简单,涉及成本较低,装配简单,方便日常的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